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1371发布日期:2021-03-30 20:2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随着对节能环保的高要求,汽车发动机这种核心部件是对节能的关键性技术,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性能不稳定,存在灵敏性迟钝情况,燃油消耗量大,噪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包括:主动轴、主动板、从动板、隔板、进油孔、回油孔、双金属感温器、回油孔控制弹片、密封圈和前盖,所述主动板安装在主动轴的端部,所述隔板与从动板一同旋转,所述主动板与从动板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隔板与前盖之间形成贮存腔,所述隔板上有油孔并且通过双金属感温器控制其开合,所述油孔处设置将其打开或者关闭的阀片,所述从动板上设置回油孔并且通过回油孔控制弹片单向控制其开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进油孔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从动板为外壳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金属感温器受热变形带动阀片转动打开进油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热温度为70-9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的端部设置导磁柱。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板的边缘设置刮油斜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通过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剪切粘力传递扭矩,实现油孔的开合,从而完成硅油回油控制线路,对电控硅油离合器进行耦合和分离的控制,既保证了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又能够降低负荷高速运转时冷却风扇消耗的功率,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节约燃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包括:主动轴1、主动板2、从动板3、隔板4、进油孔5、回油孔6、双金属感温器7、回油孔控制弹片8、密封圈9和前盖10,前盖10上的螺旋形双金属片感温器,其感受热而产生变形来控制阀片从而控制硅油进入工作腔12结合主动轴1驱动风扇。

所述主动轴1的端部设置导磁柱,所述主动板2安装在主动轴1的端部,所述主动板2的边缘设置刮油斜齿,所述隔板4与从动板3一同旋转,所述主动板2与从动板3之间形成工作腔12,所述隔板4与前盖10之间形成贮存腔11,所述隔板4上有油孔并且通过双金属感温器7控制其开合,所述油孔处设置将其打开或者关闭的阀片,所述从动板3上设置回油孔6并且通过回油孔控制弹片8单向控制其开合,防止硅油反向倒流,所述受热温度为70-90℃,所述双金属感温器7受热变形带动阀片转动打开进油孔5,所述密封圈9设置在进油孔5处,防止漏油。

优选地,所述从动板3为外壳结构。

工作原理:

(1)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升高时,双金属感温器7受热变形,迫使阀片轴转动,打开从动板3上进油孔5,从动板3与前盖10之间贮存的硅油便流入主动板2与从动板3之间的工作腔12,离合器接合,风扇转速升高,空气温度越高,进油孔5开度越大,风扇转速就越快;

(2)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下降时,双金属感温器7恢复原状,阀片关闭进油孔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硅油经回油孔6从工作腔12返回储油腔,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变得很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主动板、从动板、隔板、进油孔、回油孔、双金属感温器、回油孔控制弹片、密封圈和前盖,所述主动板安装在主动轴的端部,所述隔板与从动板一同旋转,所述主动板与从动板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隔板与前盖之间形成贮存腔,所述隔板上有油孔并且通过双金属感温器控制其开合,所述油孔处设置将其打开或者关闭的阀片,所述从动板上设置回油孔并且通过回油孔控制弹片单向控制其开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进油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板为外壳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感温器受热变形带动阀片转动打开进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受热温度为7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的端部设置导磁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板的边缘设置刮油斜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包括:主动轴、主动板、从动板、隔板、进油孔、回油孔、双金属感温器、回油孔控制弹片、密封圈和前盖。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电控硅油风扇回油装置,通过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剪切粘力传递扭矩,实现油孔的开合,从而完成硅油回油控制线路,对电控硅油离合器进行耦合和分离的控制,既保证了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又能够降低负荷高速运转时冷却风扇消耗的功率,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节约燃料。

技术研发人员:汤自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奥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8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