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1367发布日期:2021-03-30 20:2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导风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技术领域,涉及导风罩。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运行提供机械动力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发动机内部的温度不断升高。尤其针对柴油发动机来说,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会自动停止工作,这无疑会对发动机本身或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此,需要在柴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其降温,确保其能稳定、持续地工作。

目前,柴油发动机较为常见的冷却方式为风冷,即在发动机的缸体一侧设置风扇进行风冷降温,风扇外罩设一个导风罩用于控制冷却风的流向。现有的导风罩包括一个具有开口的壳体,壳体的顶部具有进风口,壳体侧部设有出风缺口,壳体内固定有能将从进风口处进入到壳体内的外部风引导至出风缺口处的引风板,使得外部风能从出风缺口处吹向发动机的头部处进行冷却,具体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21993017.6所公开的柴油发动机导风罩。

这类导风罩均只能通过引入外部风来对发动机进行散热,散热速度较慢、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想到在壳体的侧部简单地开设若干排气口,使发动机内部的热量能够借助排气口向外排出来加强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导风罩,解决了散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导风罩,包括顶部贯穿设置有通孔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侧部贯穿设置有出风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侧部还贯穿设置有若干排气口,排气口的左侧/右侧内壁固连有向本体侧部外倾斜的挡片,挡片呈方形,挡片的上下边分别具有与排气口的上下侧内壁相固连的片状连接部。

导风罩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外并将风扇罩住,且出风缺口朝向缸体的头部。风扇转动,使外部风从本体的通孔处进入到本体内侧,然后经本体侧部的出风缺口吹向缸体的头部,以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在本导风罩中,除通孔外,本体侧部还贯穿设置有若干排气口,各排气口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更好地向外排出进行散热,加强了通风散热性。同时,相比于简单的设置排气口而言,本导风罩还在排气口的左侧/右侧内壁固连有向本体侧部外倾斜的挡片,挡片上下边分别具有与排气口的上下侧内壁相固连的片状连接,挡片既能起到热量从本体内经排气口排出本体外的导向作用,同时又使飞起的泥浆、沙石等经排气口进入本体内对设备造成损坏。

在上述的导风罩中,各排气口沿周向均布,且各挡片的倾斜方向相同。

各排气口沿周向均布,使得本导风罩能向四周进行排气,进一步加快了散热。

在上述的导风罩中,所述的挡片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且挡片由本体内壁向外冲压而成。

挡片由本体内壁直接向外冲压而成,制造更加方便、结构强度也更高。

在上述的导风罩中,所述的本体内固定有圆弧形的引风板,引风板的内端贴近本体的内侧壁,引风板的外端位于出风缺口处并朝远离本体内侧壁方向弯曲。

外部风从通孔处进入到本体内后,通过引风板能将外部风引导至出风缺口处,从而确保外部风能顺利吹向发动机的缸体头部。引风板的外端朝远离本体内侧壁方向弯曲,使得外部风能在出风缺口处被压缩以加大流速,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在上述的导风罩中,所述的引风板上侧沿具有若干凸片一,各凸片一与本体内侧顶壁相贴靠并通过焊接固定,引风板的外端具有向本体靠近出风缺口处内侧壁弯折的连接片,连接片的端部固连有凸片二,凸片二与本体的内侧壁相贴靠并通过焊接固定。

凸片一与凸片二的设置,使得引风板能牢固地固定在本体内,以确保对外部风进行稳定地引导。同时,连接片的设置使得引风板的外端处能始终保持住朝远离本体内侧壁方向弯曲,保证冷却效果。

在上述的导风罩中,所述的本体顶部具有安装平面,通孔设于安装平面中心,安装平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安装孔。

导风罩固定在发动机上,然后将启动器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的配合安装固定在导风罩的安装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导风罩通过在本体侧部贯穿设置若干排气口,各排气口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更好地向外排出进行散热,加强了通风散热性。同时,在排气口内壁固连向本体侧部外倾斜的挡片,挡片上下边分别具有与排气口的上下侧内壁相固连的片状连接,挡片既能起到热量从本体内经排气口排出本体外的导向作用,同时又使飞起的泥浆、沙石等经排气口进入本体内对设备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导风罩的示意图。

图2是本导风罩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导风罩的内侧示意图。

图5是本导风罩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1、本体;1a、通孔;1b、出风缺口;1c、排气口;1d、安装平面;1e、安装孔;2、挡片;2a、片状连接部;3、引风板;3a、凸片一;3b、连接片;3c、凸片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导风罩,包括开口朝下的本体1,本体1顶部贯穿设置有通孔1a,本体1侧部贯穿设置有出风缺口1b,出风缺口1b与本体1的开口处向连通。本体1顶部具有安装平面1d,通孔1a设于安装平面1d的中心处,安装平面1d上沿周向均布有安装孔1e。本体1侧部还贯穿设置有若干排气口1c,排气口1c的左侧(或右侧)内壁固连有向本体1侧部外倾斜的挡片2,挡片2呈方形,挡片2的上下边分别具有与排气口1c的上下侧内壁相固连的片状连接部2a。具体来说,排气口1c沿周向分布,各挡片2的倾斜方向相同;挡片2与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挡片2由本体1内壁向外冲压而成。

如图4和图5所示,本体1内固定有圆弧形的引风板3,引风板3的内端贴近本体1的内侧壁,引风板3的外端位于出风缺口1b处并朝远离本体1内侧壁方向弯曲。引风板3的上侧沿具有若干凸片一3a,各凸片一3a与本体1内侧顶壁相贴靠并通过焊接固定。引风板3的外端具有向本体1靠近出风缺口1b处内侧壁弯折的连接片3b,连接片3b的端部固连有凸片二3c,凸片二3c与本体1的内侧壁相贴靠并通过焊接固定。

将导风罩的本体1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外并将发动机上的风扇罩住,并确保出风缺口1b朝向缸体的头部,用于辅助启动发动机的启动器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孔1e的配合安装固定在本体1的安装平面1d上。当用户通过操作启动器启动发动机时,风扇会开始转动,使外部风从通孔1a处进入到本体1内,然后借助固定于本体1内的引风板3有序地将外部风直接引导至出风缺口1b处,进而使外部风能顺利吹向发动机的缸体头部,以对其进行冷却。由于引风板3的外端朝向远离本体1内侧壁方向弯曲,使得外部风引导至出风缺口1b处时能被压缩,这样一来就能加大外部风的流速,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热量,除了通过将外部风引入到缸体的头部处进行散热外,本导风罩还在本体1的侧部设置若干排气口1c,各排气口1c使得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更快速地向外排出进行散热,从而加强了通风散热性。同时,在排气口1c的左侧/右侧内壁固连有向本体1侧部外倾斜的挡片2,挡片2上下边分别具有与排气口1c的上下侧内壁相固连的片状连接,挡片2既能起到热量从本体1内经排气口1c排出本体1外的导向作用,同时又使飞起的泥浆、沙石等经排气口1c进入本体1内对设备造成损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