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罩片体同轴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4826发布日期:2021-02-20 19:3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罩片体同轴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导流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罩片体同轴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导流罩是指风机轮毂的外保护罩,由于在风机迎风状态下,气流会依照导流罩的流线型均匀分流,故称导流罩,轮毂罩的结构一般分为整体型导流罩、分体型导流罩两大类。常见的分体型导流罩是由三片罩体部件和一个罩头部件用机械连接的方法拼合而成。
[0003]
目前,有些分体型导流罩外形成异形,组装时无法以外形保证同心,时常出现三片导流罩组装后无法达到同轴状态,组装后呈现椭圆状态,导致导流罩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性能要求,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罩片体同轴度调整装置,满足导流罩同轴度的装配要求。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导流罩片体同轴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若干内定位件和外定位机构;
[0007]
所述外定位机构靠近底座边缘设置,外定位机构包括一与其连接的压块,压块朝向底座中部设置;
[0008]
所述内定位件位于所述外定位机构内侧,内定位件上部具有一与导流罩形状匹配的定位口,导流罩的底部内侧位于所述定位口内。
[0009]
所述压块的材质为塑料或木质。
[0010]
所述压块背侧设有一与其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穿过所述外定位机构的立板设置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
[0011]
所述调节杆的内侧端部与压块球铰连接。
[0012]
所述调节杆的外侧端部为六角形。
[0013]
所述外定位机构底部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并沿所述底座边缘滑动设置。
[0014]
所述外定位机构底部具有一通道,底座的横梁穿过所述通道设置并与通道内壁滑动连接。
[0015]
所述内定位件中部设有一通道,通道插入有一与其活动连接的定位柱,定位柱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
[0016]
所述底座包括由横梁相互连接构成的两层,两层横梁之间通过若干组竖梁相互连接固定。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内定位件和外定位机构相互配合对导流罩进行定位,其中内定位件可以根据导流罩型号进行更换,外定位机构可以根据导
流罩型号进行调整,两者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得同轴度调整装置可以对不同型号的导流罩进行同轴定位,使得导流罩片体装配精度有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外定位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00底座、101横梁、102竖梁、200内定位件、201定位口、202定位柱、300外定位机构、301压块、302立板、303调节杆、304底板、305螺栓、400导流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5]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罩片体同轴度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00、以及与所述底座100连接的若干内定位件200和外定位机构300,其中,每三片导流罩片体和一个罩头组装成一个导流罩400,在导流罩片体装配时,三片导流罩片体分别竖向放置在底座100上部,所述内定位件200用于对导流罩400内部的装配口位置定位,属于基准定位,外定位机构300用于对导流罩400外侧的侧壁进行定位,属于活动定位,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内定位件200和外定位机构300完成导流罩片体的定位及固定效果,最终保障了导流罩片体之间的同轴度及装配效果,下面为本实施例中各组件的具体实施结构。
[0026]
所述底座100整体形状与导流罩400的底面类似,不过底座100边缘要大于导流罩400的底面边缘设置,用于满足外定位机构300的装配,底座100包括由横梁101相互连接构成的两层,其中位于中部的横梁101为放射状结构,位于外侧的横梁101则沿底座100边缘分布,使得底座100边缘构成多边形结构,在两层横梁101之间通过若干组竖梁102相互连接固定,竖梁102竖向分布,并支撑着两层横梁101,使得导流罩片体在装配时,导流罩片体的底部通过底座100架空一定高度,避免导流罩片体在移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造成损坏,同时,双层结构增强了底座100的稳定性,提高了底座100的使用寿命。
[0027]
所述外定位机构300靠近底座100边缘设置,外定位机构300包括压块301、立板302、调节杆303和两组底板304,其中:
[0028]
两组所述底板304上下结构分布并通过螺栓305相互连接,两组所述底板304之间构成一通道,位于上部的底板304上部设有所述立板302,立板302底端与所述底板304焊接固定,立板302一侧朝向底座100中部设置,同时立板302的该侧还设有所述压块301,压块301为一尼龙等塑料材质的圆形面板,使得本身硬度相对于铁或钢材质的更低一些,不会因与导流罩片体外壁表面接触而造成导流罩片体表面损伤,对导流罩400外表面起到保护的作用,压块301背侧设有一与其球铰连接的调节杆303,调节杆303穿过所述外定位机构300的立板302设置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在转动调节杆303时实现其轴向活动,调节杆303的外侧端部为六角形,六角形与六角螺母结构一致,便于通过工具转动调节
杆303使用;
[0029]
在与底座100连接时,底座100的上层外侧的横梁101穿过所述通道设置,使得外定位机构300与底座100滑动连接,同时底板304外侧分别通过螺栓305连接,通过松紧螺栓305可以实现外定位机构300的滑动和固定效果,便于对外定位机构30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外定位机构300移动到不同位置并对导流罩400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与螺栓305连接的螺母采用蝶形螺母,使得现场操作更加方便;
[0030]
同时在与导流罩片体配合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杆303,使得压块301靠近或远离导流罩片体,当压块301与导流罩片体的外壁接触时,则实现对导流罩片体的定位效果;当然在接触过程中,压块301通过其背侧与调节杆303的球铰结构,实现自身方向的微调节,使其侧面可以较为全面的随型压在导流罩片体的表面,实现较好的接触及定位效果,在调节时,由于调节块不会与调节杆303进行同步旋转,所以也不会对导流罩400外表面产生伤痕。
[0031]
所述内定位件200位于所述外定位机构300内侧,并放置在放射状分布的横梁101上,内定位件200上部具有一与导流罩400形状匹配的定位口201,定位口201为一朝向上侧和外侧设置的l型结构,当与导流罩400配合定位时,可以与导流罩400中部用于与机舱罩装配的装配口内壁接触,实现导流罩400的内部定位效果;
[0032]
同时,所述内定位件200中部设有一通道,通道竖向分布,通道插入有一与其活动连接的定位柱202,定位柱202底端与所述底座100连接固定,这种结构中,定位柱202是固定的,而内定位件200则是活动的,由于导流罩400的型号不一致,对应的对定位口201的位置也是有要求的,需要根据导流罩400的尺寸装配不同尺寸的内定位件200,此时只需向上取出内定位件200,使内定位件200与定位柱202脱离即可对内定位件200进行更换。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