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CU控制的熄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2543发布日期:2021-01-05 18:0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MCU控制的熄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熄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cu控制的熄火器。



背景技术:

熄火器是一种用于车辆油路通断控制的装置,其大体分为电磁阀式和电机式两类,其中电机式熄火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点火开关处于on挡时电机正转直至断开转换开关,当点火开关处于off挡时电机反转直至关闭转换开关。

传统的熄火器(如授权公告日为cn205805739u、名称为一种叉车发动机的电熄火器),很多都是采用接近开关配合来完成熄火,在拉杆到位瞬间,对接近开关和拉杆的冲击力较大,容易使拉杆的螺纹受损,降低了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

此外,传统熄火器很多都没有堵转保护,使用过程如果出现堵转,而电机会一直工作,这样势必会引起电流上升,整个载流回路(包含电机、继电器、开关、pcb铜箔等)严重发热,并导致外壳熔化、钢丝发红发烫,最终导致整个熄火器损坏。同时,传统熄火器的防水性能较差,装置在潮湿或者有雨淋的地方使用时,经常会因为进水而引起装置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cu控制的熄火器,其可以大大地减小拉杆到位瞬间的冲击力,减小拉杆螺纹受损,延长了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mcu控制的熄火器,包括外壳、电路板、电机及拉杆,所述电路板和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拉杆的后杆段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外壳内设有分别与电路板相连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均为具有弹性的缓冲件,其分别设于所述拉杆的移动方向上,通过所述电机的转动而带动所述拉杆往前移动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接触、往后移动与所述第二定位件接触。

优选地,所述拉杆后杆段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一定位杆,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拉杆相平行的安装口,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分别固设于所述安装口中,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安装口中,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组卡槽,所述电路板嵌装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上设有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平行地位于所述安装口的正下方,所述定位杆伸入所述导向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均采用弹簧,其分别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前后两端。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mcu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mos管及继电器,所述mcu控制模块与电源相连,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和mos管分别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继电器与所述mos管相连,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点火开关信号和所述拉杆到位信号,以使所述mcu控制模块控制所述mos管和继电器,实现所述电机的正反转或进入堵转保护。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具有一开口,所述壳盖通过防水螺丝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以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壳盖与壳体的盖合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盖上设有前密封套,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前密封套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后密封套,线束穿设于所述后密封套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于开口端向其中部凹陷形成一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中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板和壳盖之间,所述安装板上转动地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的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拉杆的后端穿过所述前密封套后与所述从动齿轮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不再采用接近开关,而使用具有弹性的缓冲件作为开关信号输入,可以大大地减小拉杆到位瞬间的冲击力,减小拉杆螺纹受损,延长了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检测模块检测点火开关信号和拉杆到位信号,使mcu控制模块控制mos管和继电器,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每次状态切换时信号检测模块开始计时,当设定时间内(如3秒内)未检测到拉杆到位信号,则认为出现堵转,mcu控制模块控制关断继电器输出,进入堵转保护,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在拉杆的引出端、壳体和壳盖的衔接处、壳体的线束端均增加了密封结构,提高了装置的防水性能,可以避免因为进水而引起装置故障,进一步确保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10、卡槽111、导向槽112、台阶部113、壳盖120、防水螺丝130、密封圈140、前密封套150、后密封套160、安装板170、从动齿轮180、第一齿轮181、第二齿轮182;

电路板200、安装口210、第一定位件220、第二定位件230;

电机300、主动齿轮310;

拉杆400、定位杆4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mcu控制的熄火器,包括外壳、电路板200、电机300及拉杆400,电路板200和电机300设于外壳内,拉杆400的后杆段位于外壳内,并与电机300的输出轴相连。

外壳内设有分别与电路板200相连的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230,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230均为具有弹性的缓冲件,其分别设于拉杆400的移动方向上,通过电机300的转动而带动拉杆400往前移动与第一定位件220接触、往后移动与第二定位件230接触。

配合图2至图4所示,拉杆400后杆段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一定位杆410,电路板200上设有与拉杆400相平行的安装口210,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230分别固设于安装口210中,定位杆410位于安装口210中,并位于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2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230均采用弹簧,其分别相对地设置于安装口210的前后两端。

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一组卡槽111,电路板200嵌装于卡槽111中,外壳的内底壁上设有一导向槽112,导向槽112平行地位于安装口210的正下方,定位杆410伸入导向槽112中。

配合图2至图5所示,电路板200上设有电源、mcu控制模块、信号检测模块、mos管及继电器,mcu控制模块与电源相连,电源的正极连接有5v稳压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和mos管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相连,第一定位件220和第二定位件230与信号检测模块相连,电机300通过继电器与mos管相连,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点火开关信号和拉杆400到位信号,以使mcu控制模块控制mos管和继电器,实现电机300的正反转或进入堵转保护。

外部电源输入后,经过浪涌保护电路后,输入给5v稳压模块,输出稳定的5v电压给mcu控制模块供电通过信号检测模块检测点火开关信号和拉杆到位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根据信号检测模块的信号,判断是否驱动mos管,来实现电机正反转或者进入堵转保护。具体的控制过程如下:

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点火开关信号为高电平(未熄火),拉杆到位信号1为高电平(拉杆与第一定位件接触),拉杆到位信号2为低电平,电机正转;当点火开关信号为高电平,拉杆到位信号1为低电平,拉杆到位信号2为高电平(拉杆与第二定位件接触),则电机停止转动,完成熄火动作。

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到点火开关信号为低电平(熄火),拉杆到位信号1为低电平,拉杆到位信号2为高电平(拉杆与第二定位件接触),电机反转;当点火开关信号为低电平,拉杆到位信号1为高电平(拉杆与第一定位件接触),拉杆到位信号2为低电平,则电机停止转动,完成拉杆复位动作。

电机每开始转动时信号检测模块即开始计时,当在设定时间内(如3秒内),若拉杆到位信号1和拉杆到位信号2为同时为高电平时间超过3秒,则认为出现堵转,mcu控制模块控制关断继电器输出,电机停止转动,进入堵转保护。

外壳包括壳体110和壳盖120,壳体110具有一开口,壳盖120通过防水螺丝130固定于壳体110的开口端,以封闭壳体110的开口,壳盖120与壳体110的盖合处设置有密封圈140,壳盖120上设有前密封套150,拉杆400穿设于前密封套150中,壳体110上设有后密封套160,线束穿设于后密封套160中,在本实施例中,前密封套150和后密封套160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防水功能的橡胶密封套。通过在拉杆400的引出端设置前密封套150、在壳体110和壳盖120的衔接处设置密封圈140、在壳体110的线束端设置后密封套160,这些密封防水结构的设计,提高了装置的防水性能,可以避免因为进水而引起装置故障,以确保装置的可靠性。

壳体110于开口端向其中部凹陷形成一台阶部113,台阶部113中设置有一安装板170,密封圈140设于安装板170和壳盖120之间,安装板170上转动地设置有从动齿轮180,电机300的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310,从动齿轮180与主动齿轮310相啮合,拉杆400的后端穿过前密封套150后与从动齿轮18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从动齿轮180包括第一齿轮181和第二齿轮182,第一齿轮181和第二齿轮182分别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板170,且第一齿轮181和第二齿轮182互相啮合,第一齿轮181与主动齿轮310相啮合,拉杆400的后端穿过前密封套150后与第二齿轮182相连接。

实施例二

配合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安装板170上设置的从动齿轮180为一个,电机输出的力矩通过主动齿轮310和从动齿轮180直接输出到拉杆400上,不仅所需安装的部件更少,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能够降低部件配合的故障率,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