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3630发布日期:2021-05-07 19:36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设备及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



背景技术:

热效率指的是发动机输出的机械功与发动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的比值,是衡量发动机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数据。有效机械功=燃料燃烧功-排气损失-冷却损失-泵气损失-燃烧损失-机械损失。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一直发动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该技术就是为了通过减少发动机的机械损失来达到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目的。机械损失是指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活塞(活塞环)与缸壁的摩擦,各齿轮间的相互磨损等造成能量损失的总和。而消耗在活塞(活塞环)与缸套两摩擦副之间的摩擦损失占整个摩擦损失的45%左右。要降低摩擦损失,可以通过增加活塞(活塞环)与缸套两摩擦副之间的润滑;提高油膜刚性有效隔离摩擦副间的接触等措施;从而降低活塞(活塞环)与缸套两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而随着发动机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活塞(活塞环)与缸套两摩擦副之间的润滑油量不升反降。

平台珩磨网纹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缸套表面加工技术,是众多运动偶件加工必不可少的加工技术。平台网纹是使用粗粒度的油石在内孔表面拉出一定比例的深沟槽,再使用细粒度的油石进行平顶,从而形成具有小沟槽平台和深沟槽相组合的平台网纹,水平方向网纹夹角一般在30°~60°之间。平台网纹不但具有储油功能,而且可以缩短运动偶件的磨合期。滑动珩磨技术是使用更细粒度的油石形成的小平台网纹,与传统的平台网纹相比沟槽变得尖而深,平台沟槽更细更平,网纹夹角类似,但其磨合期更短,机油耗更低。螺伞滑动珩磨是正在推广的一种新型平台网纹技术,它使用与滑动珩磨类似的油石,只不过水平方向网纹夹角一般在120°~150°之间。它具有更低的机油耗,更小的摩擦功。螺伞滑动珩磨具有更快速的输油通道,可以大幅度降低摩擦功,但油膜刚性有所降低。平台珩磨输油通道长,油膜刚性好。

也有将平台珩磨和螺伞滑动珩磨相结合的专利,即在缸套上、下止点部位采用平台网纹,在缸套中部采用螺伞珩磨网纹进行组合。

无论怎么变化,其粗精珩磨网纹夹角大小是一致的(即单角度珩磨网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摩擦力高刚性油膜的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通过双进给珩磨机,分别控制粗珩网纹夹角和精珩网纹夹角,从而在气缸套内孔形成双角度珩磨网纹。

一种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包括气缸本体,在所述气缸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双角度珩磨网纹。

针对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双角度珩磨网纹通过不同角度的网纹配合作用,有效降低摩擦功,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机油损耗,增加气缸套内壁上形成的油膜强度,降低气缸套的磨损程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珩磨网纹包括浅沟槽网纹和深沟槽网纹。

深沟槽网纹作为主油路实现快速输送或排出润滑油的目的,浅沟槽网纹作为辅助油路将润滑油快速均匀分布到气缸套内壁的所有表面,这样的网纹形成的油膜在活塞环的作用下,多余的润滑油可以快速排出,同时又形成了刚性较强的极压油膜。

优选的,所述浅沟槽网纹的角度α15°~85°,所述深沟槽网纹的角度α2为95°~175°,其中α1和α2为垂直于气缸套中心轴线方向的网纹夹角。

通过设置大小角度解决了因只有小角度而导致的摩擦功较大的问题,也解决了因只设置大角度网纹而出现的油膜刚性较差的问题;通过大小角度的珩磨网纹的配合作用,使气缸套和活塞(活塞环)之间即降低摩擦功,也达到增强油膜刚性,保持良好润滑的效果,减少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以实现快速输油的目的,同时增强了活塞环与气缸套内壁之间的油膜刚性,有效隔离摩擦副,使其达到了少磨损甚至无磨损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角度珩磨网纹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双角度珩磨网纹的示意图之二。

图中:1气缸本体,2珩磨网纹,3浅沟槽网纹,4深沟槽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包括气缸本体1,在气缸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双角度珩磨网纹2,珩磨网纹2包括浅沟槽网纹3和深沟槽网纹4,其中,浅沟槽网纹3的角度α1为5-85°,深沟槽网纹4的角度α2为95-175°,其中α1和α2为垂直于气缸套中心轴线方向的网纹夹角。双角度珩磨网纹2的方向如图1-3所示,对浅沟槽网纹3和深沟槽网纹4的角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气缸套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内,双角度珩磨网纹7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深沟槽网纹4进行快速输送润滑油,在浅沟槽网纹3的辅助作用下又将润滑油快速均匀的分布到气缸套内壁表面,提高润滑效果。

加工过程:珩磨是利用珩磨头相对工件的旋转和往复的复合运动,在工件内孔形成交叉网纹。双角度珩磨网纹是通过双进给珩磨头上的粗珩磨条在缸套内孔表面加工出大夹角的深沟槽网纹,通过珩磨头上的精珩磨条在缸套内孔表面加工出小夹角的浅沟槽网纹。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角度珩磨网纹适用于任何存在摩擦副的工件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包括气缸本体,在所述气缸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双角度珩磨网纹;所述珩磨网纹包括浅沟槽网纹和深沟槽网纹;所述浅沟槽网纹的角度α1为5°~85°,所述深沟槽网纹的角度α2为95°~175°,其中α1和α2为垂直于气缸套中心轴线方向的网纹夹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双角度珩磨网纹气缸套,包括气缸本体,在所述气缸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双角度珩磨网纹。本实用新型润滑效果好,可以实现快速输油的目的,同时增强了活塞环与气缸套内壁之间的油膜刚性,有效隔离摩擦副,使其达到了少磨损甚至无磨损的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7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