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4468发布日期:2021-05-19 01:2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器。


背景技术:

2.船规对柴油机高温部位要求表面温度不能大于220℃,诸如排气管、涡轮增压器等高温部位均应采取相应的隔热措施进行隔热防护。
3.目前,涡轮增压器上常用的隔热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包覆隔热材料(船机相对应用较少),另一种是在增压器的蜗壳内集成冷却水套。集成冷却水套的涡轮增压器受结构限制,部分区域无法有效隔热,如果发生冷却水套泄露,则需要拆卸涡轮增压器,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器,其采用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便于维护,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增压器,包括涡轮、压气机和干式排气尾管,以及第一水套隔热罩、第二水套隔热罩和第三水套隔热罩,其中:
7.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分别位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的两侧;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位于所述涡轮的上侧,且位于所述涡轮和所述压气机之间;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拼接后包覆于所述涡轮和所述干式排气尾管的外侧;
8.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可拆卸连接。
9.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的拼缝位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的中心平面上。
10.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
11.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之间、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
12.和/或,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法兰外沿,所述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三螺栓和所述发动机可拆卸连接;
13.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二法兰外沿,所述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四螺栓和所述发动机可拆卸连接。
14.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和密封塞进行密封;
15.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
16.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进行密封;
17.和/或,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通过第四密封圈进行密封;
18.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进行密封。
19.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设置有第一串水孔;
20.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之间设置有第二串水孔;
21.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之间设置有第三串水孔;
22.和/或,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四串水孔;
23.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五串水孔。
24.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拼接构成水套隔热组件,所述水套隔热组件与所述涡轮之间、所述水套隔热组件与所述干式排气尾管之间分别构成中间空气层。
25.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还包括放气管,所述放气管与所述中间空气层连通。
26.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水套隔热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管夹,所述放气管通过所述固定管夹夹持固定。
27.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和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均为球墨铸铁材质。
28.可选地,在上述增压器中,所述第一水套隔热罩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一碗形塞进行封堵;
29.和/或,所述第二水套隔热罩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二碗形塞进行封堵;
30.和/或,所述第三水套隔热罩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三碗形塞进行封堵。
31.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器中,采用了多个水套隔热罩单元(即第一水套隔热罩、第二水套隔热罩、第三水套隔热罩),构成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从而令冷却水套(即水套隔热组件)与增压器本体之间彼此独立,同时,各水套隔热罩单元可分别根据涡轮及干式排气尾管的外部形状进行适应性设计,从而其隔热防护效果会更加到位,并且后续维修时只需拆卸更换冷却水套即可,提高了维修性,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的整体结构轴测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34.图5至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套隔热罩的整体结构轴测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35.图9至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套隔热罩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36.图13至图1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第三水套隔热罩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整体结构轴测图。
37.其中:
[0038]1‑
涡轮,2

干式排气尾管,
[0039]3‑
第一水套隔热罩,4

第二水套隔热罩,
[0040]5‑
第一螺栓,6

螺母,7

第三水套隔热罩,
[0041]8‑
第二螺栓,9

放气管,10

固定管夹,
[0042]
11

第五螺栓;
[0043]
12

压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其采用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便于维护,且有利于提高增压器的隔热防护效果。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6]
请参阅图1至图16,图1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的整体结构轴测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5至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水套隔热罩的整体结构轴测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9至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套隔热罩的整体结构轴测图、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13至图1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第三水套隔热罩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整体结构轴测图。
[004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包括涡轮1、压气机12和干式排气尾管2,以及第一水套隔热罩3、第二水套隔热罩4和第三水套隔热罩7。
[0048]
其中,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分别位于干式排气尾管2的两侧;第三水套隔热罩7位于涡轮1的上侧,且位于涡轮1和压气机12之间;第三水套隔热罩7、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拼接后包覆于涡轮1和干式排气尾管2的外侧;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三水套隔热罩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可拆卸连接。
[0049]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水套隔热罩3、第二水套隔热罩4、第三水套隔热罩7的内部均为用于构成冷却水道的腔室;并且,第一水套隔热罩3、第二水套隔热罩4分别根据其对应位置的涡轮1和干式排气尾管2的外侧具体结构进行随形设计;第三水套隔热罩7用于连通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并对涡轮1的蜗壳上部进行有效的隔热防护。
[0050]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中,采用了多个水套隔热罩单元(即第一水套隔热罩3、第二水套隔热罩4、第三水套隔热罩7),构成了一套分体式、可拆卸、可拼接的水套隔热组件,从而令冷却水套(即水套隔热组件)与增压器本体之间彼此独立,同时,各水套隔热罩单元可分别根据涡轮1及干式排气尾管2的外部形状进行适应性设计,从而其隔热防护效果会更加到位,并且后续维修时只需拆卸更换冷却水套即可,提高了维修性,维护更加
方便。
[0051]
具体地,如图1和图2中所示,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的拼缝位于干式排气尾管2的中心平面上。
[0052]
具体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通过第一螺栓5可拆卸连接;和/或,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第一水套隔热罩3之间、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螺栓8可拆卸连接;和/或,第一水套隔热罩3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一法兰外沿,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三螺栓和发动机可拆卸连接;和/或,第二水套隔热罩4上设置有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的第二法兰外沿,第一法兰外沿通过第四螺栓和发动机可拆卸连接。
[0053]
具体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和密封塞进行密封;和/或,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第一水套隔热罩3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和/或,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进行密封;和/或,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发动机之间通过第四密封圈进行密封;和/或,第二水套隔热罩4和发动机之间通过第五密封圈进行密封。
[0054]
具体地,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设置有第一串水孔;和/或,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第一水套隔热罩3之间设置有第二串水孔;和/或,第三水套隔热罩7和第二水套隔热罩4之间设置有第三串水孔;和/或,第一水套隔热罩3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四串水孔;和/或,第二水套隔热罩4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有第五串水孔。
[0055]
具体地,第一水套隔热罩3、第二水套隔热罩4和第三水套隔热罩7拼接构成水套隔热组件,水套隔热组件与涡轮1之间、水套隔热组件与干式排气尾管2之间分别构成中间空气层。该中间空气层也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可有效降低高温部位的增压器表面温度。
[0056]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水套隔热组件内发生气体聚集影响冷却能力,从而,在上述增压器上,还设置有与中间空气层连通的放气管9,放气管9用于放掉中间空气层内产生的气体。
[0057]
具体地,水套隔热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管夹10,放气管9通过固定管夹10夹持固定。如图3所示,固定管夹10通过第五螺栓11固定安装在水套隔热组件上。
[0058]
具体地,第一水套隔热罩3、第二水套隔热罩4和第三水套隔热罩7均为球墨铸铁材质。
[0059]
具体地,第一水套隔热罩3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一碗形塞进行封堵;和/或,第二水套隔热罩4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二碗形塞进行封堵;和/或,第三水套隔热罩7上的工艺孔通过第三碗形塞进行封堵。
[0060]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6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