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承受高负荷的新型喷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1372发布日期:2023-11-30 10:5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承受高负荷的新型喷油器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燃油喷入柴油机燃烧室,能承受较高负荷的新型机械式喷油器

2.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
cn03135773.3
,名称为“一种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喷油器”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式喷油器,该新式喷油器可减小因顶杆惯性力在弹簧和油嘴上产生的负荷,从而可以提高喷油器的承载能力

该喷油器除包含有紧帽

油嘴

定位销

顶杆

喷油器壳体

弹簧

调压螺塞

盖帽

垫片

大锁紧螺母外,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螺杆和小锁紧螺母;螺杆由位于调压螺塞中心的螺孔旋入,插入弹簧的内孔,并由小锁紧螺母锁紧在调压螺塞上以防止松动;在静止状态时,螺杆的下端与顶杆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油嘴阀芯上端与喷油器壳体下端之间的距离;在喷油器开启的过程中,当油嘴阀芯向上运动受阻于喷油器壳体的下端后,螺杆接着将顶杆挡住,使其无法在惯性的作用下进一步向上压缩弹簧,从而得以减小弹簧的受力及其积聚的势能,降低喷油器关闭时顶杆向下运动的惯性在油嘴阀芯和油嘴阀座上产生的冲击载荷

但是该方案中由小锁紧螺母锁紧的螺杆受到顶杆惯性力的直接冲击,容易造成小锁紧螺母松动,影响锁紧螺杆的可靠性,而当螺杆松动后会慢慢后退,并因螺纹间隙的存在而左右偏斜,导致碰撞时顶杆发生偏斜,下落后使油嘴阀芯和油嘴阀座受到侧向力,降低喷油器承受负荷的能力

此外小锁紧螺母占据了盖帽内的空间,使得盖帽的高度增加,增大了喷油器的纵向尺寸

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承受高负荷的新型喷油器,它不但能够使弹簧保持在喷油器的中心线上,降低顶杆惯性力在弹簧和油嘴上产生的负荷,提高喷油器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而且插入弹簧中间代替背景技术中螺杆作用的导向柱稳定可靠不会松动和偏斜,喷油器的纵向尺寸小于背景技术

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喷油器除包含有紧帽

油嘴

定位销

顶杆

喷油器壳体

弹簧

调压螺塞

盖帽

垫片等常规机械式喷油器所拥有的零件外,另有一导向柱座,导向柱座的上段为弹簧上座,下段为一圆柱形导向柱与弹簧上座连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两者的中心线重合,导向柱座的上段被固定在调压螺塞的下部,不能左右摆动和向上运动,导向柱座的下段导向柱部分则插入弹簧的中心内孔,防止弹簧左右摆动对油嘴产生侧向力,导向柱座的下端距离顶杆上端的距离大于油嘴的升程;在喷油器开启的过程中,当油嘴阀芯向上的运动受阻于喷油器壳体后,顶杆才会被导向柱座的下端挡住,此时顶杆无法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压缩弹簧,因此可以减少弹簧积聚的势能,减少弹簧受力,降低喷油器在关闭时顶杆向下运动的惯性力在油嘴阀芯和油嘴阀座上引起的冲击载荷

5.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喷油器,用导向柱座代替了背景技术中的螺杆和小锁紧螺母的作用,不仅能够起到原有作用,同时解决了原方案螺杆容易松动偏斜,纵向尺寸偏大的缺陷;由于不需要在并紧小锁紧螺母时防止调压螺塞转动,省去了用于锁紧调压螺塞的大锁紧螺母,简化了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小锁紧螺母的取消则使喷油器的纵向尺寸可以减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方案可稳定可靠地使弹簧的中心线保持在喷油器的中心线上,防止弹簧左右摆动对油嘴产生侧向力;减小因顶杆惯性力对喷油器弹簧和油嘴阀芯及油嘴阀座密封锥面形成的负荷,从而提高新型喷油器的承载
能力和可靠性

众所周知,喷油器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提高后,可采用较高的喷射压力使燃油充分雾化,改善燃烧以显著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同时喷油器的可靠性和柴油机的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方案能显著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6.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喷油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为最佳实施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喷油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为第二个实施例图

8.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它不仅包括紧帽
1、
油嘴
2、
定位销
3、
顶杆
4、
喷油器壳体
5、
弹簧
6、
调压螺塞
8、
盖帽
9、
垫片
10
等常规机械式喷油器所拥有的零件,它还另包括有一导向柱座
7。
图1中其余序号和字母等标记如下:
2a
为油嘴阀芯,
2b
为油嘴阀座;
7a
为导向柱座回油孔,
7b
为导向柱座7的上段弹簧上座,
7c
为导向柱座7的下段导向柱;
8a
为调压螺塞回油孔,
8c
为调压螺塞下部的圆柱形内孔;
9a
为盖帽上部空间;
11
为耐磨垫块;a为喷油器中心线;h为油嘴阀芯
2a
在静止状态时到喷油器壳体5之间的距离,即油嘴阀芯
2a
的升程;h为导向柱座7在静止状态与顶杆4之间的距离,h>
h。
导向柱座7的上段为弹簧上座
7b
,下段为一圆柱形的导向柱
7c
,两者的中心线重合

连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

导向柱座7的上段弹簧上座
7b
部分全部位于调压螺塞8下部的圆柱形内孔
8c
内,导向柱座7与调压螺塞8结合在一起,使得导向柱座7不能左右摆动和向上移动,导向柱座7的下段导向柱
7c
插入弹簧6的中心,从而使弹簧6的中心线稳定可靠地保持在喷油器中心线a上,防止弹簧6左右摆动对油嘴2产生侧向力

在喷油器开启的过程中,当油嘴阀芯
2a
向上走完全部升程h后,顶杆4仅能再向上运动
h-h
的距离即被导向柱座7的下端顶住,从而可有效地减小因顶杆4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上继续压缩弹簧6的距离以及弹簧6积聚的势能,降低在喷油器关闭时因顶杆4的惯性而在弹簧
6、
油嘴阀芯
2a、
油嘴阀座
2b
上引起的附加负荷

导向柱座7中心线上的导向柱座回油孔
7a
与调压螺塞8上的调压螺塞回油孔
8a
相通便于回油

受过热处理的耐磨垫块
11
安装于导向柱座7上,位于导向柱座7与弹簧6之间以增加耐磨性

图1的方案因导向柱座7位于调压螺塞下部的圆柱形内孔
8c
内的部分较多,可有效减少整个喷油器的纵向尺寸,在弹簧6直径较大时可优先采用图1的方案

因没有背景技术中的小锁紧螺母,盖帽上部空间
9a
也可以相对缩小,以减小喷油器的纵向尺寸

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与图1一样,它不仅包括紧帽
1、
油嘴
2、
定位销
3、
顶杆
4、
喷油器壳体
5、
弹簧
6、
调压螺塞
8、
盖帽
9、
垫片
10
等常规机械式喷油器所拥有的零件,它还另包括有一导向柱座
7。
图2中其余序号及字母等标记的名称及意义也均与图1中的相同,图2中新增的标记
7b
为弹簧上座
7b
的上部

与图1中一样,图2中导向柱座7的上段为弹簧上座
7b
,下段为一圆柱形的导向柱
7c
,两者的中心线重合

连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导向柱座7与调压螺塞8的结合方式有差异,只有导向柱座7的上段弹簧上座
7b
上端
7b
这部分位于调压螺塞8下部的圆柱形内孔
8c


此外导向柱座回油孔
7a
没有设计在导向柱座7的中心,以适应弹簧6直径较小的情况

因此时导向柱座易于热处理,故本实施例省去了图1的耐磨垫块
11。
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在调压螺塞8的下端面加工,以调压螺塞8的中心为中心且通过调压螺塞回油孔
8a
的环形油槽,以沟通调压螺塞回油孔
8a
与导向柱座回油孔
7a
的连通;或者在调压螺塞8与导向柱座7之间加装定位销使两者不能相对转动,以保证调压螺塞回油孔
8a
和导向柱座回油孔
7a
之间的连通

10.当在图2中采用在一个毛胚上加工出导向柱座7和调压螺塞8的方式来使导向柱座7与调压螺塞8相结合在一起时,可产生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此时没有调压螺塞8下部的圆柱形内孔
8c
,由于整体加工出来的零件结构复杂不易控制热处理变形,可与图1一样在导向柱座7和弹簧6之间增加耐磨垫块
11。
总之,导向柱座7和调压螺塞8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喷油器的工作原理都与最佳实施例图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