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6913发布日期:2023-06-15 11:0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尾气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电运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尾气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60吨级矿用自卸车是剥离作业的主要运输设备,自卸车的车辆尾气排放口位于车辆左侧下方,排气管垂直于地面排气。

2、然而,车辆尾气排放口位于车辆左侧下方,排气管垂直于地面排气具有以下弊端,首先,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垂直向下冲击地面,卷起尘土造成环境污染;其次,冬季施工作业时受温度影响,尾气排烟量大,尾气垂直向下排放会造成大量烟雾返回至车辆四周,阻碍驾驶员视线,难以保证车辆作业安全。

3、此外,冬季剥离作业时,由于温度过低,剥离物出现粘自卸车的箱斗的情况,影响自卸车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运行时尾气阻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尾气排放系统,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排气管部件,排气管部件包括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具有尾气进口,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排放口;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箱斗,箱斗的箱斗壁具有第一腔体,箱斗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排放口;第三排气管,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腔体相连通;转换部件,具有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且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转换部件还具有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且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断开的第二连通状态,转换部件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

3、进一步地,转换部件包括:转换箱,转换箱具有第二腔体和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三连通口与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转换开关,可活动地设置在转换箱内,转换开关具有使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相连通且使第一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相断开的第一位置,转换开关还具有使第一连通口与第三连通口相连通且使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相断开的第二位置;转换开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一位置时,转换部件处于第一连通状态;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二位置时,转换部件处于第二连通状态。

4、进一步地,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腔体被分隔为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均与第一连通腔相连通,第三连通口与第二连通腔相连通;当转换开关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腔体被分隔为第三连通腔和第四连通腔,第一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均与第三连通腔相连通,第二连通口与第四连通腔相连通。

5、进一步地,转换开关上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转换箱转动连接,以使转换开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6、进一步地,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手柄,手柄的操作端位于转换箱外,手柄的连接端穿过转换箱的箱壁与转换开关连接,以通过转动手柄带动转换开关和转动轴转动。

7、进一步地,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消音器,第三排气管通过消音器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消音器的第一端与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相连通,消音器的第二端与第一腔体相连通,以使尾气经过消音器消音。

8、进一步地,消音器包括管状结构和端板,端板封堵管状结构的第一端,端板上设置有连通孔,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与连通孔相连通;管状结构的第二端为消音器的第二端;由管状结构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管状结构的直径逐渐减小;管状结构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的直径,管状结构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的直径。

9、进一步地,第二排放口设置在箱斗壁的侧面,第二排放口位于箱斗的尾部。

10、进一步地,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挡设部,挡设部的一端与箱斗壁连接且位于第二排放口的上方,挡设部的另一端与箱斗壁连接且位于第二排放口的下方,挡设部罩设在第二排放口上;挡设部和箱斗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放口,第三排放口位于第二排放口的侧部且与第二排放口相连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尾气排放系统,尾气排放系统为上述的尾气排放系统。

12、本实用新型的尾气排放系统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排气管部件,排气管部件包括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具有尾气进口,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排放口,在现有技术的车辆中,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尾气由尾气进口进入第一排气管中,经过第一排气管进入第二排气管排出,最终由第二排气管的第一排放口排出,这样尾气排放到地面上,再返回车辆四周会阻碍驾驶员视线;但本实用新型中的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箱斗和第三排气管,箱斗的箱斗壁具有第一腔体,箱斗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排放口,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腔体也相连通,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转换部件,转换部件具有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且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转换部件还具有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相连通且使第一排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断开的第二连通状态,转换部件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这样转换部件在第二连通状态下,尾气通过第一排气管进入第三排气管,并由第三排气管进入到第一腔体内,最终由箱斗壁上的第二排放口排出,尾气不会直接排向地面,从而不会返回至车辆四周影响驾驶员视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尾气排放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运行时尾气阻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气排放系统,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排气管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部件包括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30),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第一端具有尾气进口(11),所述第二排气管(3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排放口(31);所述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部件(6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换开关(6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腔体(84)被分隔为第一连通腔和第二连通腔,所述第一连通口(81)和所述第二连通口(82)均与所述第一连通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口(83)与所述第二连通腔相连通;当所述转换开关(6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腔体(84)被分隔为第三连通腔和第四连通腔,所述第一连通口(81)和所述第三连通口(83)均与所述第三连通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82)与所述第四连通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61)上设置有转动轴(63),所述转动轴(63)与所述转换箱(80)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转换开关(61)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手柄(62),所述手柄(62)的操作端位于所述转换箱(80)外,所述手柄(62)的连接端穿过所述转换箱(80)的箱壁与所述转换开关(61)连接,以通过转动所述手柄(62)带动所述转换开关(61)和所述转动轴(63)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100)包括管状结构(101)和端板(102),所述端板(102)封堵所述管状结构(101)的第一端,所述端板(102)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第三排气管(50)的第一端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所述管状结构(101)的第二端为所述消音器(100)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放口设置在所述箱斗壁(111)的侧面,所述第二排放口位于所述箱斗(110)的尾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包括尾气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放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尾气排放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尾气排放系统包括排气管部件,排气管部件包括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具有尾气进口,第二排气管具有第一排放口;尾气排放系统还包括:箱斗,其箱斗壁具有第一腔体,箱斗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排放口;第三排气管,其第一端与第一腔体相连通;转换部件,具有使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相连通且使第一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还具有使第一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相连通且使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相断开的第二连通状态,转换部件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本技术的尾气排放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运行时尾气阻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华,张国平,崔清迪,于海鹏,荣宝,朱世友,山显明,孙玉柱,曲道龙,王清海,柴绍华,高岩,孔祥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