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0271发布日期:2024-03-13 20:5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车辆及动力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我国拥有广阔的高原地区,车辆行驶地区海拔可达4000米~5500米。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力下降,空气密度减小。

2、柴油发动机通过活塞压缩的方式使得气缸内的空气温度和压力达到着火温度,然后喷入气缸内的柴油蒸发雾化并与高温高压的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做功。

3、在高原环境下,由于环境空气压力低、密度小,而且柴油发动机起动时,废气涡轮增压器无法起到增压作用,因此进入柴油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量少、压力低,经过活塞压缩后缸内气体压力和温度难以达到燃料着火条件,导致气缸内着火困难、发动机难以起动。尤其是压缩比比较低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起动更加困难,亟需一种有效的柴油发动机快速起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及车辆,以解决柴油发动机在高原环境起动时,气缸内进气压力低、进气量不足、气缸内着火困难、难以起动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包括电动增压器,所述电动增压器设置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管路上,且位于涡轮增压器之前或之后;

4、所述进气管路上还设有使所述电动增压器的流量回流自循环的旁通管路;

5、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协同控制所述电动增压器和所述旁通管路,进而控制所述发动机气缸内的进气压力和进气量。

6、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增压器包括电机和压气机,所述压气机设置在所述涡轮增压器之前或之后的进气管路上;

7、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机转速。

8、进一步地,在所述压气机的进出口处设置回流/旁通管形成所述旁通管路;

9、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阀的调节比例。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11、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涡轮增压器上设置有电机,且在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进出口处设置旁通管路;

12、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管路上设有使所述压气机的流量回流自循环的旁通管路;

13、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协同控制所述电机和所述旁通管路,进而控制所述发动机气缸内的进气压力和进气量。

14、进一步地,在所述压气机的进出口处设置回流/旁通管形成所述旁通管路;

15、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阀的调节比例。

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17、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及车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及车辆,所述系统在高原低气压环境下柴油发动机起动前,采用电动增压或电辅助增压,并通过控制器协同控制旁通管路上的调节阀和电辅助增压器的电机转速,实现发动机进气总管压力的空气压力达到或超过平原环境进气压力,提高柴油发动机高原起动时气缸内进气压力和进气量,解决柴油发动机高原起动困难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5.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回流自循环增压进气系统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电动增压器,所述电动增压器设置在所述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管路上,且位于涡轮增压器之前或之后;所述进气管路上还设有使所述电动增压器的流量回流自循环的旁通管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以协同控制所述电动增压器和所述旁通管路,进而控制所述发动机气缸内的进气压力和进气量。本申请在高原低气压环境下柴油发动机起动前,采用电动增压或电辅助增压,并通过控制器协同控制旁通管路上的调节阀和电辅助增压器的电机转速,实现发动机进气总管压力的空气压力达到或超过平原环境进气压力,提高柴油发动机高原起动时气缸内进气压力和进气量,柴油发动机高原起动快。

技术研发人员:曹杰,李志鹏,范育辉,高英英,朱成,李红,石达宇,侯钧译,徐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