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头盖总成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0678发布日期:2023-08-04 01: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头盖总成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缸头盖总成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1、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曲轴箱内的压力进行平衡,有一部分的带有机油的混合气体,要排出曲轴箱外,并依次经过缸头盖、呼吸管再回收到燃烧室进行燃烧。而在经过缸头盖的过程中,其内部的油气分离结构能够实现油气分离,从而改善排放效果和减少机油消耗。

2、现有的油气分离缸头盖,其内部迷宫通道的路径较短,导致混合气体流动的行程也相应较短,同时,迷宫通道通常设计在呼吸阀片的后端,从而容易导致油气分离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缸头盖总成及发动机,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缸头盖总成,包括缸头盖本体;所述缸头盖本体设有第一内腔、第二内腔、进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内腔设在所述第二内腔的下方,所述第一内腔设有第一迷宫通道,所述第二内腔设有第二迷宫通道;所述第一迷宫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迷宫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迷宫通道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气孔开闭的阀片组件。

3、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腔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迷宫通道,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

4、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错位布置,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成依次连通的第一子腔室、第二子腔室和第三子腔室,所述第一子腔室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三子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5、优选地,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将所述第三腔室分隔成连通的第四子腔室和第五子腔室,所述第四子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五子腔室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

6、优选地,所述第二内腔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呈弯折结构,所述第六隔板将所述第二内腔分隔成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五腔室连通形成所述第二迷宫通道,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阀片组件设在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五腔室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

7、优选地,所述第六隔板的拐角处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七隔板将所述第五腔室分隔成连通的第六子腔室和第七子腔室,所述第六子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七子腔室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

8、优选地,所述阀片组件包括阀片本体和限位块,所述阀片本体盖合在所述第一出气孔上,所述限位块压设在所述阀片本体上,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一端呈上翘状。

9、优选地,所述第四腔室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出气孔开设在所述安装凸台上,所述安装凸台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阀片本体设在所述安装凸台上,所述阀片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支耳,两个所述支耳分别卡设在对应的限位槽内。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缸头盖总成。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缸头盖总成,其通过设计呈上下结构布置的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混合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依次通过第一迷宫通道和第二迷宫通道,由于第一迷宫通道和第二迷宫通道分别布置在阀片组件的两端,如此一来,延长了油气分离的流动路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以及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1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通过使用上述的缸头盖总成,有效地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以及自身的整体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头盖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所述第四隔板错位布置,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成依次连通的第一子腔室、第二子腔室和第三子腔室,所述第一子腔室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三子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将所述第三腔室分隔成连通的第四子腔室和第五子腔室,所述第四子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五子腔室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呈弯折结构,所述第六隔板将所述第二内腔分隔成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五腔室连通形成所述第二迷宫通道,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所述阀片组件设在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五腔室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隔板的拐角处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七隔板将所述第五腔室分隔成连通的第六子腔室和第七子腔室,所述第六子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连通,所述第七子腔室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组件包括阀片本体和限位块,所述阀片本体盖合在所述第一出气孔上,所述限位块压设在所述阀片本体上,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一出气孔的一端呈上翘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缸头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室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出气孔开设在所述安装凸台上,所述安装凸台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缸头盖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缸头盖总成,包括缸头盖本体,缸头盖本体内设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设在第二内腔的下方,第一内腔设有第一迷宫通道、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第二内腔设有第二迷宫通道和第二出气孔。该缸头盖总成通过设计呈上下结构布置的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混合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依次通过第一迷宫通道和第二迷宫通道,由于第一迷宫通道和第二迷宫通道分别布置在阀片组件的两端,如此一来,延长了油气分离的流动路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以及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通过使用上述的缸头盖总成,有效地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以及自身的整体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丁锐,吴中涛,向松,唐晨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