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71798发布日期:2024-05-13 12:2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车轮。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各类机械器具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机械器具能够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及耗费的能源也是巨大的,目前的各类能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堪忧,且机械器具在耗费能源的同时进行的碳排放也会污染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正在想方设法减少碳排放,为此,人们在努力寻找更多的绿色能源。

2、车辆是人们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车辆消耗了人类大部分的能源。随着每年车辆的保有量不断增加,人们忽视了一个现象:其实运动的车轮也是一个很大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消耗的部分能源我们可以在车轮上收集回来;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个人或企业在做相关技术研究并申请了专利,但是这些专利技术存在很多缺陷!如公开的专利号cn202220723747.x和cn 202221364808.4以及cn 202210084306.4都是利用车轮由于车辆重力导致车轮接触地面部分内陷产生的向内径向压力来做工发电,以本发明人近八年的车轮能量利用研发经验证实,利用车轮受重力内陷产生的向内径向压力发电,在发电的同时,发电机由于负载会产生反方向的阻力,该阻力跟车轮内陷产生的向内压力方向相反,这就导致了车轮接触地面内陷部分的支撑力比其它地方大,弹性变小,相应的也会导致车轮行进时阻力变大,增加了车辆的能源消耗,此类发明技术应用最终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及车轮,通过弹性支撑体产生的向外的弹力来控制传动组件及发电装置的运行,与发电机负载产生的反方向阻力不会互相阻碍,上述多个专利是利用轮胎向内凹陷时的挤压力作为能量源,本发明是利用弹性支撑体的弹性作为能量源,其能量的产生方式及利用方法均不相同,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拉力组件,该拉力组件设有多个且呈圆环状分布;拉力组件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拉力组件之间设有齿轮组,且拉力组件与齿轮组传动连接;传动组件远离拉力组件的一侧与能量转换组件传动连接,该能量转换组件的内侧设有主轴,且主轴与能量转换组件呈同心圆设置;

4、多个所述的拉力组件均位于圆形胶体的内腔中,且圆形胶体内部中间一体化设置或嵌装有拉力支撑条;拉力组件包括动力集成转换器,该动力集成转换器上均匀设有多个贯通的径向管槽和轴向管槽,且多个径向管槽分别与多个轴向管槽成十字形交叉连接贯通;多个径向管槽内均设有齿条,多个齿条远离动力集成转换器的一端均焊接有能量回收传导件,多个能量回收传导件内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体,且弹性支撑体内嵌装有拉力条,多个拉力条的一端均与拉力支撑条固定连接,该拉力支撑条可以是块状、网状或其他形状;多个轴向管槽内均设有传动轴,且多个传动轴的中间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一,多个传动齿轮一分别与多个齿条啮合;多个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轴向管槽的两端旋转连接;

5、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涡轮一,该涡轮一的一侧与蜗杆啮合,蜗杆远离涡轮一的一端啮合有涡轮二;涡轮二的中间与动力外输轴固定连接,该动力外输轴远离涡轮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外输齿轮;涡轮二的两侧均设有传动齿轮二,且两个传动齿轮二均与动力外输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能量转换组件包括动力滚筒,该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大齿轮,两个大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齿轮二啮合。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圆形胶体的两侧均卡接有圆环形侧板,两个圆环形侧板内侧设有轮圈,且两个圆环形侧板均通过螺栓与轮圈的两端固定连接,圆环形侧板和轮圈共同组成可拆卸型轮辋;轮圈远离传动组件的一端内侧焊接有支撑件,且主轴的一端与支撑件的中间固定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齿轮组包括大齿轮盘和多个单向小齿轮;多个单向小齿轮呈环状等间距分布在大齿轮盘的外周并与大齿轮盘啮合形成可传动状态;大齿轮盘以轮圈为轴,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空隙并放置相当数量的小滚针组成供大齿轮盘自由旋转的大型滚针轴承状。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涡轮一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该连接轴远离涡轮一的一端与多个单向小齿轮中的任意一个单向小齿轮的中间固定连接;蜗杆靠近涡轮一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板一旋转连接,该支撑板一的一端与动力集成转换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圆环形侧板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蜗杆靠近涡轮二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板二的一侧旋转连接,支撑板二靠近动力外输轴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动力外输轴通过支撑板二两端的轴承座与支撑板二旋转连接,该支撑板二与轮圈的内壁固定连接;动力外输齿轮靠近支撑板二的一侧设有支撑板三,动力外输轴通过轴承与支撑板三旋转连接,该支撑板三远离动力外输轴的一端与主轴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滚筒与主轴呈同心圆设置且动力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与主轴旋转连接;动力滚筒远离动力外输齿轮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线圈,该线圈与动力滚筒和轮圈呈同心圆设置,且线圈的外径小于轮圈的内径。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线圈远离大齿轮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磁极,且两个磁极均与轮圈的内壁固定连接;线圈与两个磁极形成的发电结构连接有电能输出导线一,切电能输出导线一与电能输出滑环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该电能输出滑环位于动力滚筒远离动力外输齿轮的一端,且电能输出滑环与主轴旋转连接;电能输出滑环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能输出导线二,主轴靠近电能输出滑环的一端设有供电能输出导线二通过的内槽。

12、一种应用能量回收装置的车轮,所述的圆形胶体为轮胎、所述的圆环形侧板为轮辋侧面挡板、所述的轮圈为轮辋底部轮圈、所述的支撑件为轮毂。

13、有益效果:

14、a、本发明中,圆形胶体受到外部的挤压力后,位于圆形胶体受挤压位置的拉力组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开始运作,首先是受压位置的弹性支撑体因为压力而向动力集成转换器的方向收缩移动,并通过能量回收传导件带动齿条向动力集成转换器的圆心方向移动,随着圆形胶体的滚动,受压位置的压力消失,此时弹性支撑体迅速回弹,同时通过能量回收传导件带动齿条移动复位,齿条在复位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与其啮合的传动齿轮一转动,传动齿轮一则同步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在旋转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单向小齿轮旋转;单向小齿轮只能单方向旋转,只在弹性支撑体回弹带动齿条复位时才会跟随传动齿轮一同步旋转,弹性支撑体受压带动齿条向动力集成转换器的圆心方向移动时,单向小齿轮不会跟随传动齿轮一旋转;传动轴通过轴承与动力集成转换器旋转连接,在支撑传动齿轮一的同时,还能够正常带动单向小齿轮旋转,从而保证整个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多个单向小齿轮只能均只能往同一方向单方向旋转,多个单向小齿轮配合能够让大齿轮盘始终进行旋转,从而实现通让大齿轮盘带动所有的单向小齿轮同步旋转;拉力条位于弹性支撑体的内部且拉力条与圆形胶体中的拉力支撑条固定连接,在弹性支撑体发生压力时,弹性支撑体能够保持拉力条不会产生过度形变;

15、b、本发明中,多个单向小齿轮中的其中一个单向小齿轮与传动组件的连接轴固定连接,该单向小齿轮在持续旋转时能够通过连接轴同步带动涡轮一旋转,涡轮一则通过蜗杆带动涡轮二旋转,涡轮二同步带动动力外输轴旋转;动力外输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外输齿轮,该动力外输齿轮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外部的各种动力应用设备运行,从而实现弹性支撑体产生的动力的回收转换;动力外输齿轮产生的动力均由弹性支撑体产生,实现圆形胶体转动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利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提供支持,属于绿色能源,在带动外部的各种动力应用设备运行时,既能够节约能源,又能够降低环境的污染。

16、c、本发明中,动力外输轴在旋转的同时,同步带动两个传动齿轮二旋转,两个传动齿轮二则通过与其啮合的两个大齿轮带动动力滚筒旋转,动力滚筒通过轴承与主轴旋转连接,让动力滚筒能够独立于主轴旋转,不会被主轴的旋转造成影响;动力滚筒在旋转时同步带动线圈旋转,线圈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断切割两个磁极产生的磁场,从而产生电流(与发电机发电原理相同);利用动力外输轴,不仅能够将圆形胶体旋转产生的能量通过动力外输齿轮以机械力的方式传递出来,还能够利用线圈和磁极组成的发电组件以电力的方式传递出来,使得本能量回收装置的能量外放方式更加多样,增加本能量回收装置的适用范围;

17、d、本发明中,电能输出导线一将发电组件产生的电力通过电能输出滑环传输到电能输出导线二中,再由电能输出导线二传输给外界;电能输出滑环与主轴旋转连接,使得主轴在旋转不会带动电能输出导线一旋转,防止电能输出导线一缠绕在主轴上;此外,主轴上还设有供电能输出导线二通过的内槽,防止主轴在旋转时对电能输出导线二造成磨损,保证电能输出导线二能够正常将电流输送出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