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创生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72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量创生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需任何能源消耗,而能创生能量的动力机-即在物体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用它作为做功的能源的动力机。
目前,在我们居住地球,把机械能、热能、电能、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转换成为人类所需能量的动力机。虽然为人类作出贡献,但后果是利用能源日渐枯竭,如石油、煤等。利用后的废物污染环境,形成了地球温室效应,严重地摧毁了生态平衡,为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原子能造价昂贵和放射性。经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以目前每年所耗的能源速度计算,地球能源至多再用1000多年将完全耗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任何能源消耗,而能创生能量的动力机,具有原理清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的能量创生动力机,由动力源(A)、转化装置(B)、补偿装置(C)和恒调速装置(D)构成。动力源(A)由动体(12)、转化弹簧(10)(或弹体)构成。利用弹性碰撞原理,使具有一定速度后的动体,向转化弹簧(10)运动做功,因活塞(8)原运动速度远小于动体的即时速度,以及输能机构的力量度大于动体的力量度的两倍以上,构成了完成完全弹性碰撞的要求。在转化弹簧把动体压缩力传给活塞后,由于弹力作用,弹簧要恢复到原来的能态,以同样的速率使动体向相反方向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必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传给活塞。因此,在整个转化过程中,活塞受到了两倍的动体的即时能。见附动力原理分析。
转换装置(B)中活塞(8),因受到了动体的两倍即时动能,经曲轴(6)、连杆(7)、调速齿轮(27)、传动轴(37)传到终端向外输出能量。同时飞轮也贮存了一部分能,以带动凸轮顶杆(4)推动调速极限销(3)和克服其它阻力,如补偿装置中所需的补偿能,调速机构及其它摩擦所损能量等。
由于动体摩擦和其它阻力,以及活塞的位移,转化弹簧(或弹体)的弹力不可能使动体恢复到原来的势能值状态,必然损耗能量。补偿装置就是利用飞轮所贮存的能量经推杆(9)、拉杆(11),传至顶杆(13)的球面,迫使动体向上运动,达到动体原来势能值状态(双向式补偿到原来的速率)。在动体向下运动时,动体面紧触球面,推杆球面同样接触活塞平面。使活塞运动不受牵连(如牵连必须增加或更正机构)。活塞做功次数由恒调速装置和动体原来势能值决定。
恒调速装置(B)中飞球(24)因随转轴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使滑套(36)移动。当转轴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滑套(36)带动恒速传杆(25),经极限转换器(28、29),推动调速极限销(3)锁住推杆(9)。当转轴速度小到一定值时,相反,滑套(36)就向另一方向移动,同时恒速传杆(25)向相反方向移动,经极限转换器(28、29)推动调速极限销(3)向相反方向移动,恢复到原来空档位置。在凸轮(5)到达上止点时,凸轮顶杆(4)的前端斜头,插进调速极限销(3)的前端斜头,使调速极限销(3)脱离同恒速工作中的相反方向锁住推杆(9)的锁头(其实调速工作时正点工作已失去作用)。这样,动体(12)即向活塞运动,开始了新的一次转换过程。
当调速手柄向低速方向移动时,调速扭簧(23)的弹力变小,减少了飞球(24)的离心抵抗力。相反,当调速手柄向高速方向移动时,调速扭簧(23)的弹力变大,增加了飞球(24)的离心抵抗力。相当于恒速工作中转轴的速度增大或减少。
起动时,加大扭簧力,手摇或电起动使飞轮运动速度达到规定值时,恒速极限销就自动打开,开始了新的工作。
图一、二中其它部分说明如下(1)是机体;(2)是凸轮顶杆弹簧;(15)是顶盖;(16)是排气孔;(30)是曲轴拆卸附加机件;(33)是皮带盘。
本发明的


图一为本发明工作原理正视结构图;
图二为本发明工作原理侧视结构图;
图三为本发明单向式做功示意图;
图四为本发明双向式做功示意图;
图五为本发明论证存在的实验图。
双向式简述双向式机体应采用卧式,使动体在导轨上运动做功。补偿机构由电磁力补偿,利用多组电磁体机构,结合行程开关和恒调速机构操纵下的电力变阻器,来控制补偿能的大小,从而达到恒调速稳定和动体正点作功。其它机构与单向式基本相同,但物化本机有相当大的深度和难度,即变化的物理量调节问题。
注以上两种动力机,纯属技术思想,实用机能必须经过物化后修正补充。其动力源必须在输能机构的力量度远大于动体的力量度的情况下,实现弹性碰撞,本发明才能物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物体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用它作为做功的能源的动力机。由动力源(A)、转换装置(B)、补偿装置(C)和恒调速装置(D)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A)由动体(12)转化弹簧(10)或其他完成弹性碰撞的弹体构成。
2.一种在物体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用它作为做功的能源的动力机。由动力源(A)、转化装置(B)、补偿装置(C)和恒调速装置(D)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化装置(B)由曲轴(6)、连杆(7)、活塞(8)、调速齿轮(27)、传动轴(37)、飞轮(17)和皮带盘(33)构成。
3.一种在物体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用它作为做功的能源的动力机。由动力源(A)、转换装置(B)、补偿装置(C)和恒调速装置(D)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偿装置由推杆(9)、拉杆(11)、顶杆(13)和缓冲弹簧(14)构成。或者(9、11、13)是电磁力补偿机构和正点开关构成。
4.一种在物体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用它作为做功的能源的动力机,由动力源(A)、转换装置(B)、补偿装置(C)和恒调速装置(D)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调速装置(D)由凸轮顶杆弹簧(2)、凸轮顶杆(4)、凸轮(5)、调速极限销(3)、调速手柄总成(18-21)、调速操纵轴(22)、调速扭簧(23)、飞球(24)、恒速传杆(25)、极限转换器(28、29)、恒速弹簧(32)、飞球支架(34、35)和滑套(36)构成。或者(28、29)、(3)由电力变阻调节机构构成(电磁补偿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体(12)是根据完全弹性碰撞原理产生动力(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体(12)是磁体,利用磁体的异性相吸及弹性碰撞原理产生动力(能)。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缸是单缸或多缸构成的直立式、斜立式和卧式。
8.根据权利要求1、2、3、4、6、7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缸是双向式(相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所述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在生产和非生产性中使用。
全文摘要
一种在物体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用它作为做功的能源的动力机。利用完全弹性碰撞原理,使动力源(动体)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做功。由动力源、转换装置、补偿装置和恒调速装置构成,经机构本身调节而输出多余动力(能)。
文档编号F03G7/10GK1065126SQ91101748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8日
发明者缪彦策 申请人:缪彦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