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57501阅读:来源:国知局
管2同轴设置的导风圈91及导风圈91上径向对称安装的第二导风板92,第二导风板92的外端与后狭管2的内壁固连,其内端与后导风锥7或尾端整流锥8的外壁固连;导风圈91的截面及第二导风板92的截面分别呈波浪曲线型结构,二者的截面的末端朝向后狭管2的后部,第二导风板92的截面末端具有朝向叶轮转动方向的第二凹曲面,第二导风板92对风的导向作用与第一导风板4相同;叶轮未示出,其转动方向如图9中的箭头方向。
[0038]如图6所示,前导风锥3与后导风锥7的结构一致;前导风锥3包括锥形结构的导风锥骨架34,导风锥骨架34带有由第一轴向支撑梁341及第一环向支撑梁342构成的锥形结构,其周面及端面封装有导风锥壳体31及导风锥端板36,导风锥壳体31由多个板块构成,板块分别安装于第一轴向支撑梁341与第一环向支撑梁342构成的围合区域中;导风锥骨架34的中心安装有用于支撑发电机10的支撑架35,支撑架35与导风锥骨架34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杆37连接,支撑杆37交错连接于导风锥骨架34与支撑架35之间,以保证高的支撑强度。导风锥骨架34的第一轴向支撑梁341上安装有支架6,导风锥壳体31的板块上带有第一安装槽32,支架6贯穿第一安装槽32 ;如图8所示,前导风锥3的锥尖端安装有冷却进风管33,冷却进风管33的管口朝向发电机10,前导风锥3的导风锥端板36的中心带有冷却出风孔361。
[0039]如图7所示,尾端整流锥8包括锥形结构的整流锥骨架84,整流锥骨架84带有由第二轴向支撑梁841及第二环向支撑梁842构成的锥形结构,其周面及端面封装有整流锥壳体81及整流锥端板83,整流锥壳体81由多个板块构成,板块分别安装于第二轴向支撑梁841与第二环向支撑梁842构成的围合区域中;整流锥骨架84上安装有支架6,整流锥壳体81的板块上带有安装支架6的第二安装槽82。
[0040]如图5所示,第一导风板4中带有贯通其内外两端的通孔,通孔中插置有两端分别带有螺纹的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两端螺纹部分别伸出第一导风板4的内外两端,第一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前导风锥3及前狭管I上的支架6连接。
[0041]如图2、图3所示,导风圈91包括连接于第二导风板92两侧的多节弧形板,第二导风板92包括外导风板921及内导风板922,外导风板921与内导风板922通过贯通其两端的第二连杆94连接,第二连杆94的两端带有螺纹并分别与后导风锥7、尾端整流锥8及后狭管2上的支架6固连。内导风板922的外端带有第一凸缘9221,外导风板921的内端带有第二凸缘9210,弧形板的端部带有卡块910,卡块910带有卡槽912,第一凸缘9221与第二凸缘9210对接后卡接于卡槽912中。
[0042]本发明中,前狭管I中的第一导风板4及后狭管2中的导风架9将前狭管I前侧的风及后狭管2前侧方的风分别导向至各自的后侧方,并促使风朝着叶轮的旋转方向,促进叶轮转动,提高发电效率。
[0043]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权项】
1.一种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安装于狭管中,狭管的中心安装有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管包括前狭管(I)及后狭管(2),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安装于前狭管(I)中心的前导风锥(3)及安装于后狭管(2)中心的后导风锥(7)及尾端整流锥(8),后导风锥(7)位于前导风锥(3)与尾端整流锥(8)之间; 所述前导风锥⑶的外壁与前狭管⑴的内壁间对称安装有多根第一导风板⑷,所述第一导风板(4)的截面呈波浪曲线型结构,截面的末端朝向前狭管(I)的后部并具有朝向所述叶轮转动方向的第一凹曲面(41); 所述后导风锥(7)的外壁及尾端整流锥(8)的外壁与后狭管(2)的内壁间分别安装有导风架(9),导风架(9)包括与后狭管(2)同轴设置的导风圈(91)及导风圈(91)上径向对称安装的第二导风板(92),第二导风板(92)的外端与后狭管(2)的内壁固连,其内端与后导风锥(7)或尾端整流锥(8)的外壁固连;所述导风圈(91)的截面及第二导风板(92)的截面分别呈波浪曲线型结构,二者的截面的末端朝向后狭管(2)的后部,第二导风板(92)的截面末端具有朝向所述叶轮转动方向的第二凹曲面; 所述前导风锥(3)与后导风锥(7)的结构一致;前导风锥(3)包括锥形结构的导风锥骨架(34),导风锥骨架(34)带有由第一轴向支撑梁(341)及第一环向支撑梁(342)构成的锥形结构,其周面及端面封装有导风锥壳体(31)及导风锥端板(36),导风锥壳体(31)由多个板块构成,所述板块分别安装于第一轴向支撑梁(341)与第一环向支撑梁(342)构成的围合区域中;导风锥骨架(34)的中心安装有用于支撑发电机(10)的支撑架(35),支撑架(35)与导风锥骨架(34)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杆(37)连接;导风锥骨架(34)的第一轴向支撑梁(341)上安装有支架(6),导风锥壳体(31)的板块上带有第一安装槽(32),支架(6)贯穿第一安装槽(32); 所述尾端整流锥(8)包括锥形结构的整流锥骨架(84),整流锥骨架(84)带有由第二轴向支撑梁(841)及第二环向支撑梁(842)构成的锥形结构,其周面及端面封装有整流锥壳体(81)及整流锥端板(83),整流锥壳体(81)由多个板块构成,所述板块分别安装于第二轴向支撑梁(841)与第二环向支撑梁(842)构成的围合区域中;整流锥骨架(84)上安装有支架(6),整流锥壳体(81)的板块上带有安装支架(6)的第二安装槽(8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中带有贯通其内外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插置有两端分别带有螺纹的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的两端螺纹部分别伸出第一导风板⑷的内外两端,第一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前导风锥(3)及前狭管(I)上的支架(6)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91)包括连接于第二导风板(92)两侧的多节弧形板,第二导风板(92)包括外导风板(921)及内导风板(922),外导风板(921)与内导风板(922)通过贯通其两端的第二连杆(94)连接,第二连杆(94)的两端带有螺纹并分别与后导风锥(7)、尾端整流锥(8)及后狭管⑵上的支架(6)固连。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风板(922)的外端带有第一凸缘(9221),外导风板(921)的内端带有第二凸缘(9210),所述弧形板的端部带有卡块(910),卡块(910)带有卡槽(912),第一凸缘(9221)与第二凸缘(9210)对接后卡接于卡槽(912)中。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风锥(3)的锥尖端安装有冷却进风管(33),冷却进风管(33)的管口朝向发电机(10),前导风锥(3)的导风锥端板(36)的中心带有冷却出风孔(361)。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7)交错连接于导风锥骨架(34)与支撑架(35)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狭管聚风风力发电用组合式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安装于狭管中,狭管的中心安装有叶轮,所述狭管包括前狭管及后狭管,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安装于前狭管中心的前导风锥及安装于后狭管中心的后导风锥及尾端整流锥,后导风锥位于前导风锥与尾端整流锥之间;所述前导风锥的外壁与前狭管的内壁间对称安装有多根第一导风板;所述后导风锥的外壁及尾端整流锥的外壁与后狭管的内壁间分别安装有导风架;所述前导风锥与后导风锥的结构一致;前导风锥及尾端整流锥分别由骨架及骨架上的壳体构成,壳体由多个板块组合而成。本发明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风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
【IPC分类】F03D9-00, F03D11-00
【公开号】CN104675641
【申请号】CN201510052126
【发明人】李勇强, 赵磊, 姚伯龙, 徐莉, 严凯
【申请人】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