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机用消音器以及使用了该消音器的增压机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547775阅读:来源:国知局
通过下述两种方法来计笪并ο
[0191]<根据波长λ与流路宽度w的关系的计算>
[0192]作为第一计算方法,若根据波长λ与流路宽度w的关系来计算消音最好的频率,则如下所示。
[0193]SP,首先,由于流路宽度W= 10mm相当于厚度t = 40mm的2.5倍,所以下式成立。
[0194]w = 2.5t…(8)
[0195]接下来,若在排列间距P与流路宽度w之间使用式(8)的结果,则下式成立。
[0196]P = w+t
[0197]= w+(2/5) w
[0198]= (7/5)w...(9)
[0199]而且,若在用于有效地对波长λ的噪声进行消音的条件p/λ = I中代入式(9)的右边而消除P,则作为波长λ与流路宽度w的关系式,能够导出下式。
[0200]w = (5/7) λ...(10)
[0201]接下来,如下式所示,通过将式(10)变形并代入w = 100_,来求解波长λ。
[0202]λ = (7/5)w
[0203]= (7/5) X 100 (mm)
[0204]= 140 (mm)...(11)
[0205]而且,消音最好的频率f根据与音速V = 340m/s以及波长λ的关系来如下式求解。
[0206]f = ν/ λ
[0207]= 340 (m/s)/0.140 (m)
[0208]= 2429 (Hz)…(12)
[0209]<根据波长λ与排列间距P的关系的计算>
[0210]接下来,作为第二计算方法,若根据波长λ与排列间距P的关系来计算消音最好的频率,则如下所示。
[0211]S卩,首先,根据波长λ与排列间距P的关系式得到下式。
[0212]P = λ
[0213]= λ = P
[0214]= 140 (mm)...(13)
[0215]而且,消音最好的频率f根据与音速V = 340m/s以及波长λ的关系来如下式求解。
[0216]f = ν/ λ
[0217]= 340 (m/s) /0.140 (m)
[0218]= 2429 (Hz)…(14)
[0219]该式(14)的计算结果与上述的根据波长λ与流路宽度w的关系的计算结果一致。
[0220]而且,这样的实施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中,消音元件15单体的消音特性的实测值如图21所示,通过在组装有消音元件15的状态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后的噪声特性(Α特性)的实测值如图20的最下层的折线图表所示。此外,图20的中层所示的折线图表表示通过在未组装消音元件15的状态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I后的噪声特性(Α特性)的实测值,该图表与图17的中层的图表相同。
[0221]此处,如图21所示,消音元件15单体的消音特性具有如下那样稍微平缓的山形的特性:接近峰值频率的设计值2475Hz (根据流路宽度w以及排列间距P得到的计算值2429Hz)的2500Hz的消音量成为峰值,并且在2500Hz前后的规定范围的频率区域内表示35dB以上的消音量。从该图亦可知:在表示35dB以上的消音量的频率区域内包括作为增压机(噪声)的基本频率的1650Hz和倍音3300Hz双方。
[0222]并且,与图20的最下层的折线图表对应的A特性修正后的噪声是98dB(A),成为目标的10dB (A)以下。
[0223]另外,如图21所示,根据实施例,通过将消音峰值频率设为基本频率(1650Hz)与倍音(3300Hz)的中间,从而基本频率附近的1600Hz的消音量成为39dB,倍音附近的3150Hz的消音量成为42dB,能够得到大致同值的消音量。这表示了,相对于消音峰值频率偏向倍音的图18的比较例(1600Hz的消音量是28dB,3150Hz的消音量是41dB),改善了基本频率-倍音之间的消音量的不均等的问题。
[0224]对于这样的实施例的效果而言,若将设置有消音元件15的状态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I通过后的噪声特性(图20的最下层的折线图表)和比较例(图17的最下层的折线图表)进行比较,则会更加清楚。
[0225]即,如图17的最下层的折线图表所示,在比较例中,基本频率附近的1600Hz的噪声成为103dB,倍音附近的3150Hz的噪声成为88dB,两者存在15dB的差。并且,在比较例中,基本频率附近(1600Hz)的噪声103dB相对于A特性修正后的噪声104dB(A)仅存在IdB的差,从而基本频率的噪声给予整体的影响大。
[0226]与此相对,如图20的最下层的折线图表所示,在实施例中,基本频率附近的1600Hz的噪声成为92dB,倍音附近的3150Hz的噪声成为87dB,两者的差减少为5dB。并且,在实施例中,基本频率附近(1600Hz)的噪声92dB相对于A特性修正后的噪声98dB(A)具有6dB的差,从而相对于比较例缓和了基本频率的噪声给予整体的影响。
[0227]由此,根据实施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1,与比较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不同,能够以使基本频率1650Hz以及倍音3300Hz双方大致成为同值的方式平衡良好地进行消音。
[0228]并且,根据实施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由于相对于比较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能够将消音元件15的吸声分离器20的片数从48片(比较例)减少(减半)为24片(实施例),所以即使考虑吸声分离器20的厚度(40mm)比比较例(25mm)厚、流路长度I (650mm)比比较例(450mm)长,也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的成本。
[0229]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三个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各种变更。
[0230]例如,也可以组合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
[0231]符号的说明
[0232]I一增压机用消音器,3—压缩机,4一空气吸入口,19一流路,20—吸声分离器。
【主权项】
1.一种增压机用消音器,其安装在空气吸入口,该空气吸入口进行由设于增压机的压缩机得到的空气的吸入,该增压机用消音器用于在上述空气的吸入时对由上述压缩机产生的噪声进行消音,上述增压机用消音器的特征在于, 板状的多个吸声分离器构成为,以沿着上述空气吸入口的内周的方式在以规定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分别设置间隙部地放射状排列,来进行以上述各间隙部为流路的、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上述空气的吸入,并且与该空气的流动相反地从上述内侧朝向上述外侧放射的上述噪声被上述多个吸声分离器吸收而消音, 任意的上述吸声分离器、和与该吸声分离器在上述周向上相邻的其它上述吸声分离器形成为沿着如下部位的形状,该部位是以与上述中心轴同心并且互为相同半径的定圆为基准的起点不同的多个渐开线曲线的各渐开线曲线的、距离上述起点的距离区间相同的部位, 上述任意的吸声分离器、和与该吸声分离器在上述周向上相邻的其它吸声分离器之间的上述流路中的上述渐开线曲线的法线方向的尺寸即流路宽度设定为适合于应消音的上述噪声的波长的规定的固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机用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任意的吸声分离器、和与该吸声分离器在上述周向上相邻的其它吸声分离器形成为如下形状,即作为上述多个渐开线曲线而基于上述相同半径以及/或者上述不同的起点彼此的间隔不同的多个图案的上述渐开线曲线的组中的、与任一图案相当的上述渐开线曲线的组的形状,将上述多个图案全部分配为上述多个吸声分离器中任意的相互相邻的一对吸声分离器彼此的形状,从而按照上述周向的位置选择性地配置与上述多个图案分别对应的具有上述固定值的流路宽度的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机用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任意的吸声分离器、和与该吸声分离器在上述周向上相邻的其它吸声分离器分别形成为沿着如下复合曲线段的形状,该复合曲线段将以同心的定圆为基准的渐开方向正转或者反转后的多个渐开线曲线的一部分彼此连接在一起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增压机用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值是上述应消音的噪声的波长的1/2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增压机用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声分离器的排列间距设定为适合于上述应消音的噪声的波长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机用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列间距是与上述应消音的噪声的波长相同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增压机用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消音的噪声的波长是与上述噪声的基本频率对应的波长。
8.一种增压机,其特征在于, 将如下的增压机用消音器配备在压缩机上, 多个吸声分离器以沿着空气吸入口的内周的方式在以规定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分别设置间隔地放射状排列,并且形成为沿着具有以与上述中心轴同心的定圆为基准的起点的渐开线曲线的形状, 由在上述周向上相邻的吸声分离器形成的流路宽度设定为适合于应消音的噪声的波长的规定宽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最适于成本的低廉化并且适合于消音量的增加的增压机用消音器以及使用了该消音器的增压机。任意的吸声分离器(20)和与其相邻的其它吸声分离器(20)形成为沿着如下部位的形状,该部位是以与中心轴(CA)同心并且相同半径的定圆为基准的起点不同的多个渐开线曲线的各渐开线曲线的距离起点的距离区间相同的部位,任意的吸声分离器(20)和其它吸声分离器(20)之间的流路(19)中的渐开线曲线的法线方向的尺寸即流路宽度(w)设定为适合于应消音的噪声的波长的规定的固定值。
【IPC分类】F02B37-00, F02M35-12
【公开号】CN104870800
【申请号】CN201380064749
【发明人】小坂辉雄, 平大季, 石田直树, 坂元浩一, 平谷文人
【申请人】阿尔发模塑株式会社,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3日
【公告号】WO2014092174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