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其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246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其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的冷却和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该汽车换热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发动机在配备了带油冷却自动变速箱时,冷却系统一般由如下回路组成:大循环水回路、小循环水回路和大循环油回路。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换热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大循环水回路包括:发动机66、水泵20、第一节温器10、第一三通接头30和散热器6,流经上述零件的工质是水;所述小循环水回路包括:发动机66、水泵20、空调加热器7、第一节温器10、第一三通接头30,流经上述零件的工质是水。所述大循环油回路包括:变速箱77(集成了内置的油泵)、第一油冷器4,流经上述零件的工质是变速箱油。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节温器10根据检测到的水温来实现打开或关闭动作,以控制大循环水回路和小循环水回路。一般地,所述小循环水回路是无条件工作回路,而大循环水回路可以通过节温器来进行自动控制。当所述大循环水回路工作时,所述第一油冷器4中的变速箱油与所述大循环回路中的水完成热交换。
[0003]但是,图1所示的传统的冷却系统存在以下缺陷:当水温没有达到所述第一节温器10所设定的温度阈值(如95度)时,所述大循环水回路是不工作的,而变速箱油温升是远远低于发动机水温升速度的,这就造成了变速箱油温过低,而变速箱油温过低会大大影响变速箱工作效率,间接增加发动机工作油耗。
[0004]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换热系统,使其既能够满足暖机过程或低气温和低发动机负荷工作环境下加快变速箱油温升速度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冷却高气温和高发动机负荷工作环境下带油冷却自动变速箱产生的热量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该汽车换热系统的汽车,使其既能够满足暖机过程或低气温和低发动机负荷工作环境下加快变速箱油温升速度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冷却高气温和高发动机负荷工作环境下带油冷却自动变速箱产生的热量的需要,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6]所述汽车换热系统包括:散热器、第一三通接头、水泵、发动机、第一节温器和空调加热器,所述第一节温器包括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所述第一节温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温器的两个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和所述空调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和所述空调加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温器上与所述空调加热器连接的出水口为常开的;第一油冷器和变速箱;所述第一油冷器与所述散热器可换热地设置.
[0007]所述汽车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油冷器、第二三通接头和第二节温器,所述第二油冷器包括进油口、出油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油冷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串联在所述第一三通接头与所述空调加热器之间;所述第二节温器包括一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所述第二节温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变速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节温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油冷器的进油口和第二油冷器的进油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节温器上与所述第二油冷器连通的出油口是常开的;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变速箱的进油口、所述第一油冷器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冷器的出油口连通。
[0008]如上所述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冷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外面。
[0009]如上所述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进水室,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进水室上。
[0010]如上所述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出水室,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出水室上。
[0011]如上所述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冷器设置在所述出水室中。
[0012]如上所述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地,所述散热器是平行流形式的散热器。
[0013]如上所述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地,所述散热器是垂直流形式的散热器。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汽车换热系统。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该汽车换热系统的汽车,通过第一节温器根据水温控制大循环水回路的开度,并通过第二节温器根据油温控制大循环油回路的开度,从而既能够满足暖机过程或低气温和低发动机负荷工作环境下加快变速箱油温升速度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冷却高气温和高发动机负荷工作环境下带油冷却自动变速箱产生的热量的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换热系统及包括该汽车换热系统的汽车提高了节油效果,同时还保证了变速箱的冷却。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0017]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换热系统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带箭头的实现表示水路,带箭头的虚线表示油路。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换热系统包括:散热器6、第一三通接头30、水泵20、发动机66、第一节温器10和空调加热器7,所述第一节温器10包括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所述第一节温器10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66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温器10的两个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散热器6的进水口和所述空调加热器7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20的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6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接头30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水泵20的进水口、所述散热器6的出水口和所述空调加热器7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温器10上与所述空调加热器7连接的出水口为常开的,具体地,所述第一节温器10可以根据感知的水温来自动调节与所述散热器6连通的出水口的开度,而所述第一节温器10上与所述空调加热器7所连通的出水口是常开的,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影响。
[0021]为表述方便,将所述发动机66、所述第一节温器10、所述散热器6、所述第一三通接头30和所述水泵20所形成的水路称为大循环水回路;将所述发动机66、所述第一节温器10、所述第一三通接头30和所述水泵20所形成的水路称为小循环水路。所述第一节温器10可以根据感知的水温来自动调节大循环水回路的开度,从而控制大循环水回路的流量。所述小循环水回路是常开的。
[002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油冷器4、变速箱77、第二油冷器4 '、第二三通接头31和第二节温器11。;所述第一油冷器4与所述散热器6可换热地设置;所述第二油冷器4 '包括进油口、出油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油冷器4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串联在所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