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0355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参照图1?8,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包括气缸本体10和气缸侧盖11,气缸本体10整体形状为四方形,总共有六个面,气缸本体10和气缸侧盖11之间通过垫片12密封,一般情况下,通过螺丝将气缸侧盖11、垫片12锁附在气缸本体10上。气缸侧盖11是安装于气缸本体10相对的两侧壁上,气缸本体10的上侧设有散热片13,气缸本体10的顶面为最上侧散热片的顶面、底面为安装面14,通常,气缸本体10上均布了不少于10层的散热片13,单片散热片厚度最小值不超过1.3_,散热片13之间纵向和横向截面形状各不相同。进、排气方向截面为平行线,根部V形并圆滑过渡;轴向截面为从外到内逐渐收缩的形状,根部V形并圆滑过渡。这样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随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机体外,另一部分靠散热片与外界空气对流换热,散热片向冷却空气的换热量除了和散热片本身的结构参数有关外,还取决于它周围的流场分布,散热性差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本气缸上的散热片数量多,有效散热面积大,对散热片的厚度和各片之间连接的形状做了特别设置,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
[0035]气缸本体10内设有气缸内孔15和燃烧室16,气缸内孔15上设有排气口17,与排气口 17相对应的气缸本体10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出口 18,气缸内孔15内与排气口 17相邻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扫气口 19,与排气口 17相对的侧壁内沿轴向设有扫气孔20,与设置扫气孔20的侧壁相对应的安装面14上设有与扫气孔20相通的扫气道入口 21,与扫气口 19相对应的侧壁外侧分别设有扫气槽22,扫气槽22的一端与扫气孔20连通、另一端与扫气口 19连通,相对应的扫气口 19、扫气槽、扫气孔20、扫气道入口 21以及气缸侧盖11之间形成扫气道23。扫气槽沿气缸内孔15的径向设置,扫气槽与扫气孔20相对垂直或两者之间形成大于O度小于90度的夹角或两者之间形成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夹角。扫气槽与扫气孔20的连接处呈圆弧形过渡,该设计使得气流在扫气道里流动更顺畅。其中,扫气道的容积不低于气缸最大排气容积的30%。扫气入口的面积与扫气道的长度的比值不大于0.13。扫气道的截面面积由扫气道入口至扫气口逐渐减小。气缸侧盖11上与扫气口 19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起部22,凸起部22插入扫气口 19内。
[0036]上述中,排气口 17的上边和下边均呈圆弧面,上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下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排气口 17至排气出口 18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排气出口 18为一四方形,上下边与四个顶角圆弧过渡,从排气口 17到排气出口 18有四段渐变曲面连接而成,上曲面由内到外渐渐延伸,下曲面呈斜Z形向外延伸,排气口截面形成从内到外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上下曲面从内面起第一段A近似平行,第二段B形成一个小夹角,第三段C形成一个大夹角,第四段D形成一个较小夹角。其中,燃烧室16为半椭球形的腔室,燃烧室16的内表面的面积和容积的比值不大于6.2。
[0037]上述中,进气口24与空气进气口 25设置在同一侧,位于排气口的相对的侧壁上,空气进气口 25为四方形,位于进气口 24上方两侧,空气进气口 25设置有两个,两个空气进气口25被一个狭长的条形槽26连通,并与进气口 24在同一安装平面上。
[0038]装有本气缸的发动机工作过程是燃油混合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曲轴箱,空气通过空气进气口进入曲轴箱,空气一部分与浓的混合气稀释成适当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一部分贮存于扫气道。在上个循环中已经进入燃烧室的混合气被点燃、爆炸、做功后,贮存在扫气道的空气先行进入燃烧室扫气,接着混合气通过扫气道进入燃烧室继续扫气。排气时先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隔在废气和混合气之间,按照废气—空气—混合气顺序排气,并适时封闭排气口。由于扫气道密闭通道容积大,扫气入口面积小,贮存的空气量多,在燃烧室形成较厚的分隔层,这样混合气在排气时逃逸量少。排气时废气直接排出发动机,这种低排发动机的排放值一般在40g/kW.h左右,能满足排放限值的要求。
[003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包括气缸本体和气缸侧盖,气缸侧盖安装于气缸本体相对的两侧壁上,气缸本体的上侧设有散热片,气缸本体的顶面为最上侧散热片的顶面、底面为安装面,气缸本体内设有气缸内孔和燃烧室,气缸内孔上设有排气口,与排气口相对应的气缸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气缸内孔内与排气口相邻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扫气口,与排气口相对的侧壁内沿轴向设有扫气孔,与设置扫气孔的侧壁相对应的安装面上设有与扫气孔相通的扫气道入口,与扫气口相对应的侧壁外侧分别设有扫气槽,扫气槽的一端与扫气孔连通、另一端与扫气口连通,相对应的扫气口、扫气槽、扫气孔、扫气道入口以及气缸侧盖之间形成扫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槽沿气缸内孔的径向设置,扫气槽与扫气孔相对垂直或两者之间形成大于O度小于90度的夹角或两者之间形成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槽与扫气孔的连接处呈圆弧形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道的容积不低于所述气缸最大排气容积的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入口的面积与扫气道的长度的比值不大于0.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气道的截面面积由扫气道入口至扫气口逐渐减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侧盖上与扫气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凸起部,凸起部插入扫气口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的上边和下边均呈圆弧面,上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下边圆弧面的曲率半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至排气出口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为半椭球形的腔室,燃烧室的内表面的面积和容积的比值不大于6.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扫气道外置式低排气缸,气缸侧盖安装于气缸本体相对的两侧壁上,气缸本体的顶面为最上侧散热片的顶面、底面为安装面,气缸本体的气缸内孔上设有排气口,与排气口相对应的气缸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出口,气缸内孔内与排气口相邻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扫气口,与排气口相对的侧壁内沿轴向设有扫气孔,与扫气孔的侧壁相对应的安装面上设有扫气道入口,与扫气口相对应的侧壁外侧分别设有扫气槽,相对应的扫气口、扫气槽、扫气孔、扫气道入口以及气缸侧盖之间形成扫气道。优点是:既能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又具有低排放值、不需二次净化处理,同时能满足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IPC分类】F02F1/22
【公开号】CN205315134
【申请号】CN201620039977
【发明人】黄步新, 金传信, 邹路
【申请人】浙江中马园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