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678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重力法电镀工艺的技术,尤其涉及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
背景技术
宝钢1550电镀锌机组是由奥地利ANDRITZ公司设计,采用立式镀槽重力法电镀工艺,在生产汽车板、彩涂板等厚镀层产品时,带钢在电镀的同时端部会产生枝晶,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电镀锌电镀槽设有去枝晶装置,用于去除重力法立式镀槽在带钢端部产生的枝晶。现有的去枝晶装置的工作侧和传动侧各有一个导向轮和三把刮刀,导向轮为V型轮作用在带钢端部起定位作用,导向轮与带钢端部的作用力由弹簧控制;中刮刀、左刮刀和右刮刀三把刮刀分别作用在带钢端部的中间和两侧位置,刮刀可绕轴转动,刮刀与带钢端部的作用力由配重控制。刮刀和导向轮通过轴与滑动块连在一起,滑动块在气缸或弹簧作用下可沿着导杆滑动,去枝晶装置不用时由气缸推动滑动块打开导轮和刮刀组件,投入工作时由弹簧力拉动滑动块闭合导向轮和刮刀组件,整个去枝晶装置位于导电辊和定位辊之间。现有的去枝晶装置的缺陷是其一,三把刮刀结构复杂,刮刀和刮刀架时常发生干涉,动作不可靠。其二,刮刀和导向轮投入使用时由弹簧力驱动,去枝晶的导向轮与带钢之间的作用力也由弹簧力来控制,作用力与带钢宽度成正比,即带钢越宽作用力越大,带钢越窄作用力越小,这样很容易造成宽的带钢作用力过大损坏带钢边部,窄的带钢作用力过小导向轮转动不良,从而影响去枝晶效果。另一方面,弹簧力驱动刮刀和导向轮往往因作用力不恒定使得动作不可靠。其三,整个去枝晶装置位于导电辊下方、定位辊上方,这样由刮刀去掉的枝晶极易落在定位辊辊面上,带钢运行时带动定位辊转动,从而定位辊辊面上的枝晶压到带钢表面上,引起枝晶压入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该装置采用气缸来控制导向轮和刮刀的打开和闭合,一侧的刮刀为一把,整个去枝晶装置位于定位辊下方,刮刀数减少,结构简单,导向轮与带钢间作用力恒定,去枝晶装置去掉的枝晶直接进入镀液,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枝晶落到定位辊上影响质量及装置可靠性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包括导向轮、刮刀、气缸、滑动块、导杆,刮刀和导向轮通过主轴与滑动块连在一起,滑动块沿导杆滑动,其特征是气缸连接滑动块并控制滑动块的移动,气缸端部通过U型接头和销子与机架相连,气缸轴与螺纹接头经螺纹连接,螺纹接头与滑动块相连,主轴与滑动块相连,刮刀架为L形装在主轴上并可绕主轴转动,刮刀装于刮刀架另一端并固接,刮刀架连接主轴轴套处的外圆上装有刮刀配重,导轮轴为L形套装在主轴上并固接,导向轮装于导轮轴另一端并可沿导轮轴旋转。
上述的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所述导向轮和刮刀位于定位辊下方。
上述的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所述导向轮为V型,一侧的刮刀为一把;刮刀配重与刮刀架的L形架成锐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来控制导向轮和刮刀的打开和闭合,刮刀和导向轮装置打开闭合动作稳定,导向轮与带钢之间的作用力恒定,不随带钢宽度的变化而变化,确保了装置稳定可靠及去枝晶的效果。导向轮和刮刀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并位于定位辊下方,去枝晶装置去掉的枝晶直接进入镀液,在镀液中充分溶解,从而有效解决了枝晶落在定位辊辊面上再压到带钢表面引起枝晶压入缺陷的难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装置去枝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较高。
(四)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去枝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支枝晶装置单侧的侧视图。
图中1机架,2刮刀,3水管,4底座,5气缸,6刮刀配重,7导向轮,8导杆,9U型接头,10滑动块,11螺纹接头,12定位辊,13带钢,14刮刀架,15主轴,16导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图2、图3,一种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包括导向轮7、刮刀2、气缸5、滑动块10、导杆8。在工作侧和转动侧各有一套导向轮7和刮刀2,即由机架1、二只气缸5、二根导杆8、二只滑动块10、二根主轴15、二个导向轮7和二把刮刀2等部件组成。气缸5端部通过U型接头9和销子与机架1相连,气缸5轴与螺纹接头11经螺纹连接,螺纹接头11与滑动块10由螺母相连,从而气缸5动作使滑动块10沿着导杆8移动,气缸5控制滑动块10的移动。主轴15通过四个螺栓与滑动块10固定在一起,刮刀架14为L形装在主轴15上并可绕主轴15转动,刮刀2装于刮刀架14另一端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接,刮刀架14连接主轴15轴套处的外圆上装有刮刀配重6,刮刀配重6与刮刀架14的L形架成锐角,如75°。导轮轴16为L形,并由腰形孔套装在主轴15上通过螺母定位固接,V型导向轮7装于导轮轴16另一端并可沿导轮轴16旋转。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的导向轮7和刮刀2位于定位辊12下方。
去枝晶装置闭合投入使用时,工作侧和传动侧滑动块10在气缸5作用下带着导向轮7和刮刀架14沿着导杆8向着带钢13方向移动,两侧刮刀2首先接触到带钢13,刮刀架14绕主轴15转动,在刮刀配重6作用下,刮刀2与带钢13端部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刮刀2起去枝晶作用;然后两侧导向轮7接触到带钢13端部,起着定位和部分去枝晶的作用。去枝晶装置不使用打开时,工作侧和传动侧滑动块10在气缸5作用下带着导向轮7和刮刀架14沿着导杆8背着带钢13方向移动,两侧导向轮7首先脱离带钢13,刮刀架14在刮刀配重6作用下绕主轴15转动逐步脱离带钢13,然后位于打开位置。
本实用新型用气缸5来驱动去枝晶装置投入及打开,即气缸5驱动滑动块10带动导向轮7和刮刀架14移动,保证开闭动作平稳,同时确保带钢13规格变化时导向轮7与带钢13之间的作用力的恒定。将去枝晶装置导向轮7和刮刀架14移到定位辊12下方,三把刮刀装置简化为一把刮刀2,使整个结构大为简化,从而可靠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包括导向轮、刮刀、气缸、滑动块、导杆,刮刀和导向轮通过主轴与滑动块连在一起,滑动块沿导杆滑动,其特征是气缸连接滑动块并控制滑动块的移动,气缸端部通过U型接头和销子与机架相连,气缸轴与螺纹接头经螺纹连接,螺纹接头与滑动块相连,主轴与滑动块相连,刮刀架为L形装在主轴上并可绕主轴转动,刮刀装于刮刀架另一端并固接,刮刀架连接主轴轴套处的外圆上装有刮刀配重,导轮轴为L形套装在主轴上并固接,导向轮装于导轮轴另一端并可沿导轮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轮和刮刀位于定位辊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轮为V型,一侧的刮刀为一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其特征是刮刀配重与刮刀架的L形架成锐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重力法电镀工艺的技术,尤其涉及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一种重力法电镀槽去枝晶装置,包括导向轮、刮刀、气缸、滑动块、导杆,刮刀和导向轮通过主轴与滑动块连在一起,滑动块沿导杆滑动,其特征是气缸连接滑动块并控制滑动块的移动,气缸端部通过U型接头和销子与机架相连,气缸轴与螺纹接头经螺纹连接,螺纹接头与滑动块相连,主轴与滑动块相连,刮刀架为L形装在主轴上并可绕主轴转动,刮刀装于刮刀架另一端并固接,刮刀架连接主轴轴套处的外圆上装有刮刀配重,导轮轴为L形套装在主轴上并固接,导向轮装于导轮轴另一端并可沿导轮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去枝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较高。
文档编号C25D17/00GK2755108SQ200420110508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亚林, 唐成龙, 陈声鹤, 陆冬利, 杜剑伟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