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423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尤指适用于电镀设备的电镀液,针对循环水进行扰流,进而让循环水对电镀液进行均匀热交换的均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设备在进行电镀时,电镀作业会以电流量、电镀液浓度及电镀液温度来作为控制参数,以产生稳定的电化学反应,让被镀物表面可镀附均匀平滑的金属镀层,其中在温度控制方面,现有的电镀槽会于槽本体内直接加装加热器,用于对槽内电镀液直接加热,但此种加热方式会使得槽内电镀液于热传导时产生延迟现象,让槽内电镀液无法即时均温,造成被镀物镀层不均或是其他不良的情形发生,另有业者会直接外接管路,将槽内电镀液引流至槽外加温,再回流至槽内,但以此种引流循环加热的方式系会产生热散失的问题,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及电镀液控温不易的问题,同时也具有结构复杂、较占空间的缺点,因此,现有的问题造成电镀作业的生产合格率一直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是以,要如何改良电镀槽的结构,以让电镀液有效达到均温的效果,以提升电镀作业的生产合格率,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扰流让循环水混合均温,进而以均温的循环水对电镀液进行均匀热交换,以让电镀液获得均匀的温度,即可维持稳定电镀作业,以大幅提升被镀物的生产合格率,同时也可达到节能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均温加热装置包含有槽本体,槽本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电镀液的容置槽,槽本体在容置槽外围环绕设置有用于容置循环水的加温空间,加温空间在容置槽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复数间隔板,让加温空间形成有复数并排的扰流空间,各间隔板穿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连通相邻的扰流空间,且两个相邻间隔板的导流通道呈错位设置。前述均温加热装置,该两个相邻导流通道呈上下错位设置。前述均温加热装置,该槽本体具有内槽体与外槽体,内槽体周缘环设有覆盖板,覆盖板连接于容置槽的上周缘,覆盖板覆盖于外槽体上方周缘,加温空间由外槽体的内部所形成。前述均温加热装置,该外槽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入循环水的入液口,与用于输出加温空间内循环水的出液口。前述均温加热装置,其中该加温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对循环水进行加温的加热器,加热器的型式可为电热式加热器或盘管加热器(coil heater)。前述均温加热装置,其中该槽本体在外槽体的外侧包覆有用于产生隔热作用的隔热层。凭借上述,让循环水由导流通道进入扰流空间产生扰流作用,并对容置槽内的电镀液进行均匀的热交换,让电镀液达到均温的效果,以提升电镀作业的品质,与大幅提升生产合格率,并配合隔热层的设置,降低循环水与外界环境的热传,以减少所需的热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面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包覆于外槽体的局部剖面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包覆于外槽体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槽本体;11_内槽体;111-容置槽;112_覆盖板;12_外槽体;121-加温空间;122_入液口 ;123_出液口 ;13_间隔板;131_导流通道;14_扰流空间;2-加热器;3_外部加热器;4_输送泵;5_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均温加热装置包含有槽本体1,槽本体I具有内槽体11及外槽体12,槽本体I在内槽体11内形成有容置槽111,内槽体11于容置槽111上方外周缘 环设有覆盖板112,覆盖板112内缘连接于容置槽111上方周缘,覆盖板111外缘覆盖于外槽体12上方周缘,槽本体I在外槽体12内部形成有加温空间121,加温空间121环绕设置于容置槽111外围,外槽体12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入循环水的入液口 122,与用于输出加温空间121内循环水的出液口 123,加温空间121内在外槽体12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循环水进行加温的加热器2,加温空间121在容置槽111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复数间隔板13,两个相邻间隔板13之间形成有扰流空间14,俾让加温空间121形成有复数并排的扰流空间14,各间隔板13穿设有导流通道131,导流通道131连通相邻的扰流空间14,且两个相邻间隔板13的导流通道131呈上下错位设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2可为电热式加热器或盘管加热器(coil heater),本实用新型在循环水的加热方式系不受限于加热器2的型式。凭借上述,当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于槽本体I的容置槽111预先容置电镀液,而循环水由外槽体12的入液口 122输入,再从出液口 123输出并形成循环,其中,因加温空间121由外槽体12的内部所形成,所以在加温空间121内的循环水凭借加热器2进行加热,用于提高循环水的温度,以便对容置槽111内的电镀液进行热交换;其中,因为两个相邻间隔板13之间的导流通道131为交错设置,因此,当循环水由导流通道131导引进入扰流空间14内,并因导流通道131的错位设置,让循环水产生上下扰流作用,可利用导流通道131的交错结构以及配合扰流的作用达到快速均温的效果,再凭借容置槽111外围环绕有加温空间121,可让位于加温空间121内的循环水对容置槽111内的电镀液进行均匀的热交换,则电镀液可达到均温的作用,如此可让被镀物于电镀作业时,维持镀层厚度的均匀性以及电镀品质,用于有效提升被镀物的生产合格率。[0021]请参阅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其差异在于,槽本体I 一侧设置有外部加热器3与输送泵4,输送泵4用于将加温空间121内的循环水输送引流至加温空间121外侧加热,再输送回流至加温空间121内形成循环(如图中虚线所示),同样可让加温空间121内的循环水达到加温的效果,并凭借扰流作用,用于对电镀液进行均匀的热交换。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槽本体I在加温空间121的外侧包覆有用于产生隔热作用的隔热层5,本实施例的隔热层5可包覆于外槽体12的四周,或可包覆于外槽体12四周及其底部,该隔热层5可让位于加温空间121内的循环水有效隔绝与外界环境的热传,并让被扰流后的循环水更能维持于恒温及均温的状态,此是隔热层5所达成的功效,大幅降低循环水热散失,间接达到节能的功效,而其实施的方式,不受限于此。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两个相邻的间隔板13上的导流通道131呈错位设置,即可让循环水于流动时产生扰流的作用,同时对容置槽111内的电镀液进行均匀的热交换,让电镀液达到均温的效果,以提升电镀作业的品质,与大幅提升生广合 格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槽本体,槽本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电镀液的容置槽,槽本体在容置槽外围环绕设置有用于容置循环水的加温空间,加温空间在容置槽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复数间隔板,让加温空间形成有复数并排的扰流空间,各间隔板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连通相邻的扰流空间,两个相邻间隔板的导流通道呈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相邻间隔板的导流通道呈上下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本体具有内槽体及外槽体,内槽体周缘环设有覆盖板,覆盖板连接于容置槽的上周缘,覆盖板覆盖于外槽体上方周缘,令加温空间由外槽体的内部所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槽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输入循环水的入液口与用于输出加温空间内循环水的出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温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对循环水进行加温的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为电热式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为盘管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本体一侧设置有外部加热器与输 送泵,输送泵用于将加温空间内的循环水输送引流至加温空间外侧加热,再输送回流至加温空间内形成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本体在加温空间的外侧包覆有用于产生隔热作用的隔热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镀设备的均温加热装置,包含有槽本体,槽本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置电镀液的容置槽,槽本体在容置槽外围环绕有用于容置循环水的加温空间,加温空间在容置槽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复数间隔板,让加温空间形成有复数并排的扰流空间,各间隔板穿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连通相邻的扰流空间,两个相邻间隔板的导流通道呈错位设置;循环水由导流通道导流进入扰流空间并产生扰流作用,并以对容置槽内的电镀液进行均匀的热交换,让电镀液达均温的效果,以提升电镀作业的品质,并大幅提升生产合格率及具有节能的功效。
文档编号C25D21/02GK203144547SQ2013200234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张文明, 罗文华 申请人:永煜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