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8520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发生器是水处理消毒杀菌设备的一种,该设备以食盐水、工业盐水或海水稀溶液作为原材料,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和消毒剂,通常经无隔膜电解产生,它与氯和氯的化合物相比,具有相同的氧化性和消毒作用。

首先将稀盐水计量投入电解槽,通过硅整流器接通阴阳极直流电源电解生成次氯酸钠。在盐水溶液中含有Na+、H-等几种离子,按照电解理论,当插入电极时,在一定的电压下,电解质溶液由于离子的移动和电极反应,发生导电作用,这时CL-、OH-等负离子向阳极移动,而Na+、H+等正离子向阴极移动,并在相应的电极上发生放电,从而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相应的物质。在无隔膜电解装置中,电解质和电解生成物氢气众溶液里向外逸出之外,其他均在一个电解槽内,由于氢气在外逸过程中对溶液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使两极间的电解生成物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现有技术次氯酸钠发生器,一般由电解槽、硅整流电控柜、盐溶解槽、及配套管道、阀门、水射器、流量计等组成。将稀盐液加入电解槽内,接通直流电源,通过调节电解电流电解产生次氯酸钠,由水射器吸收混合送出消毒液,或用计量泵计量通过混合器送出消毒液。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会在较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热,传统次氯酸钠发生器仅通过温度与外部环境进行自然散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内部温度过高,加速反应速率,造成次氯酸钠一定时间内产出量有较大偏差,不利于控制后续次氯酸钠溶液浓度。

有鉴于上述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有效控制反应进液温度,避免反应温度过高。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快速降温及匀速降温问题,并且不影响反应效率的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反应槽和电极,在所述反应槽上设置有降温机构和温控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置于所述反应槽内的降温管、设于反应槽上的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降温管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其中,所述降温管为直管或弯管结构,所述直管或弯管在竖直方向设置为一层或多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管管壁为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多功能纳米薄膜-非金属本体层-多功能纳米薄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纳米薄膜为硅和碳两种纳米材料形成的厚度在15-30nm的纳米颗粒改性薄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本体层为厚度3-5mm的不锈钢铝合金薄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所述降温管和冷却水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冷却水均匀分配至降温管的配水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水进水口或配水槽内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水进水口上设有用于能根据进水温度传感器调解冷却水流量的电动调节阀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所述降温管和冷却水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出水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水出水口或出水槽内设有出水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包括若干所述降温管,若干所述降温管水平方向并列排布并平行于反应槽底部设置。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合理,设置降温机构,所含降温管可采用直管平列排布或弯管蛇形设计,能有效控制反应进液温度,避免反应温度过高,也利于后续次氯酸钠溶液浓度的稳定和调节;

②本实用新型次氯酸钠发生器采用特殊材料降温管,该降温管耐磨、耐腐蚀、抗氧化,不参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反应,具有极其优良导热效果,能够迅速的将反应溶液的热量传到降温管中的冷却水上,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

③本实用新型在降温管和冷却水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配水槽,将冷却水均匀的分布到降温管中,不仅保证降温效果的均匀度,而且保证测量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准确度,确保冷却水流量调解精准,利于控制降温速度。

④在降温管和冷却水进水口之间设置有出水槽,能精确测量冷却水出水温度,结合测量的冷却水进水温度可进一步精确控制冷却水流量,以配合反应槽内的化学反应;

⑤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门等经后台自动控制,可及时根据反应槽内温度调节冷却水进水流量,实现自动恒温控制反应槽内降温幅度,实现匀速降温。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冷却水进水口 2冷却水出水口

3反应槽 4电极

5降温管 6反应液面

7出水槽 8冷却水出水口

9进水温度传感器 10进水温度传感器

11电动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降温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反应槽3和电极4,电极4设于反应槽3内。在所述反应槽3上设置有降温机构和温控机构。降温机构的作用是将反应槽3内释放的热量带走。而温控机构可监控及调节降温机构,使反应槽3温度保持在平稳的一定范围内。具体地,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置于所述反应槽3内的降温管5、设于反应槽3上的冷却水进水口1和冷却水出水口8,降温管5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却水进水口1和冷却水出水口8,其中,所述降温管5为直管或弯管结构,所述直管或弯管在竖直方向设置为一层或多层。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效果,在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因为我们的降温管具有耐腐蚀、抗氧化,优良导热效果的作用,所以建议对降温管详细描述,如下),所述降温管5管壁为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多功能纳米薄膜-非金属本体层-多功能纳米薄膜。所述多功能纳米薄膜为硅和碳两种纳米材料形成的厚度在15-30nm的纳米颗粒改性薄膜。具体的,所述纳米颗粒改性薄膜,是由二氧化硅纳米蜂窝和嵌套于纳米蜂窝中心的单根纳米碳线阵列构成。所述非金属本体层为厚度3-5mm的薄层,优选硅薄层。因此,采用特殊材料降温管,该降温管耐磨、耐腐蚀、抗氧化,不参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反应,具有极其优良导热效果,能够迅速的将反应溶液的热量传到降温管中的冷却水上,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效果,在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在所述降温管5和冷却水进水口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冷却水均匀分配至降温管5的配水槽2。配水槽2与降温管5和冷却水进水口1之间的连接,优选降温管5连接至配水槽2上端,而冷却水进水口1由配水槽2下端进入。这样,由冷却水进水口1进入的冷却水,从下至上到达降温管5入口的过程中,相当于将原有的冷却水和新进入的冷却水混合均匀后再进入降温管5。由于在降温管5和冷却水进水口1之间设置有配水槽2,将冷却水均匀的分布到降温管5中,不仅保证降温效果的均匀度,而且保证测量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准确度,确保冷却水流量调解精准,利于控制降温速度。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温控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进水温度传感器9、电动调节阀门11、出水温度传感器10。具体地,是在所述冷却水进水口1或配水槽2内设置进水温度传感器9,优选设置在冷却水进水口1处。是在所述冷却水进水口1上设有用于能根据进水温度传感器9调解冷却水流量的电动调节阀门11。是在所述冷却水出水口8或出水槽7内设置出水温度传感器10,优选设置在冷却水出水口8。该进水温度传感器9、出水温度传感器10和电动调节阀门11等经后台自动控制(如图未示出),可通过后台控制机构及时根据反应槽内温度调节冷却水进水流量,实现自动恒温控制反应槽内降温幅度,实现匀速降温。

当冷却水经反应槽2内的降温管5流出至反应槽2外后,可在环境中散热或经过冷却机构降温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在所述降温管5和冷却水出水口8之间设置出水槽7,起到缓冲水压和一定散热的作用。并且,能精确测量冷却水出水温度,结合测量的冷却水进水温度可进一步精确控制冷却水流量,以配合反应槽内的化学反应要求。

本实用新型要旨之一的降温管5设置,可设计包括若干所述降温管5,若干所述降温管5水平方向并列排布并平行于反应槽3底部设置,平行设置有利反应液面6完整的高于降温管5,避免降温管5部分露出在反应液外,减弱带走热量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时,启动电源,电动调节阀门11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冷却水由冷却水进水口1进入配水槽2,在配水槽2达到一定量混匀后流至降温管5,冷却水在降温管5内的行程,带走反应槽2内因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流出至出水槽7,可在环境中散热或经过冷却机构降温后进入下一个降温循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本实用新型次氯酸钠发生器采用特殊材料降温管,该降温管耐磨、耐腐蚀、抗氧化,不参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反应,具有极其优良导热效果,能够迅速的将反应溶液的热量传到降温管中的冷却水上,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其次,本实用新型在降温管和冷却水进水口之间设置有配水槽,将冷却水均匀的分布到降温管中,不仅保证降温效果的均匀度,而且保证测量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准确度,确保冷却水流量调解精准,利于控制降温速度。再次在降温管和冷却水进水口之间设置有出水槽,能精确测量冷却水出水温度,结合测量的冷却水进水温度可进一步精确控制冷却水流量,以配合反应槽内的化学反应。最后,该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门等经后台自动控制,可及时根据反应槽内温度调节冷却水进水流量,实现自动恒温控制反应槽内降温幅度,实现匀速降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