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851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氢氧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氢氧电解装置,尤指一种能提供具有较高浓度负氢离子水 (含丰富氢气水)的水容器电解装置,可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背景技术:

根据研究,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坊间称为水素水或负氢离子水)是一种含丰富氢气的水,其具有抗氧化功效,可以全面清除人体恶性活性氧(自由基),其不仅可平衡身体酸碱度,更可有效防止多种疾病。现有富氢水生成装置(如:水素机)将水电解后产生氢气和氧气,以便于使用者吸取、饮用或吸收,但因现有的水素机装置较为庞大,且多为固定式或桌上型,仅能于自家或设有水素机的场所取得并饮用的水素水,而无法随时随地取得水素水进行饮用,不方便随身携带使用而不具便利性;因此,有设呈水瓶型态的水素水产生装置,具有携带与使用方便的功效,如中国台湾专利号M523715「模块化水素产生装置」其于一瓶身下部组接一内部设置电解单元的底座、以及中国台湾专利号M530818「负电位富氢活化水生成器」于一中空瓶体底部组接一内部设置电解单元的底盖,透过电解单元对设置于瓶身 (体)内部空间的水进行电解,以电解所产生的氢气与水液混合的后形成富含氢气的水或氢水,可以方便于随时供人饮用,然而以前述装置所生成的氢水的中,事实上包含一部份电解所产生的氧气,严格来讲,所生成的水素水氢离子浓度不高,是为仍须改善的缺弊。

所以本案发明人乃基于上述的缺失,积极努力开发、研究改良,推出一种具有阴极电解槽与阳极电解槽的双电解槽电解分别生成氢气与氧气的「氢氧电解装置」,期改善解决上述相关产品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电解装置,主要透过阴极电解槽与阳极电解槽,将水电解分别生成氢气与氧气,用以分别提供氢气与氧气使用,达到有最佳的使用效果。

藉此,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新型一种氢氧电解装置,主要包括:一本体、一底座、一电解单元、一电力供应单元以及一底盖;其中所述本体为一中空容器,其具有开口朝上的一容水空间以及开口朝下的一氢气生成空间,容水空间的外径与容积较大,用以供容装水液,氢气生成空间接设于容水空间底部,其外径与容积皆小于容水空间,位于容水空间底部穿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与该氢气生成空间连通;所述底座套组于本体外部,且对应于容水空间与氢气生成空间相邻之处,其顶端凹设槽口朝上的第一凹槽,底端凹设槽口朝下的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可包覆氢气生成空间,且于第一凹槽的槽壁周侧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电解单元,包括有阳极板及阴极板,分别错开且互不接触的组设于第一凹槽内,其中阳极板配置于氢气生成空间外部,阴极板则配置于氢气生成空间内部;所述底盖盖设组接于底座的底部,用以密封第二凹槽的槽口;所述电力供应单元组设于底盖上,且容处于第二凹槽内,其具有电性组件、电路板以及开关,其中电性组件提供电力予电解单元,开关设于底座外部,用以控制该电性组件的开启与关闭;据此,可于容水空间内装入水液,当电解单元进行电解反应时,于氢气生成空间内部将产生氢气,且氢气经由若干第一通孔进入容水空间内,使溶入于水液中生成高浓度的富氢水,而位于氢气生成空间外部与第一凹槽内将产生氧气,且氧气经由若干第二通孔往外排出或可另行提供收集使用。

本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更具有一上盖盖合组设于本体顶部,用以密封容水空间的开口。

本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位于容水空间的顶、底端外部皆设有外螺纹,而上盖与底座的内部对应设有内螺纹,可以相螺合而完成组接。

本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位于底座的第一凹槽内间隔凸设有呈中空状的第一管柱与第二管柱,使第一凹槽藉该第一管柱、第二管柱与第二凹槽连通,其中第一管柱位置处于氢气生成空间内部,第二管柱位置则处于氢气生成空间外部,透过二导电螺栓组件,分别穿过阴极板、第一管柱与阳极板、第二管柱后,使二螺栓组件穿入于第二凹槽内,再以二防水垫片、二螺帽螺锁,再将二螺栓组件以电线与电力供应单元连接。

本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位于若干第二通孔内更分别组设有一透气薄膜,又,各第二通孔可以组接输送管,使氧气经由输送管直接送至使用者的眼睛、鼻子或五官其他处供使用。

本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位于底盖上更设有一容置槽,用以提供电性组件设置定位,位于容置槽周侧并设有数凸柱,且各凸柱具有内螺孔,而可供相对应数目的螺丝穿过电路板后与内螺孔相螺合锁紧定位电路板。

本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性组件为充电式电池,而位于底座外部可另设有一连接充电式电池的充电插槽,用以提供插接充电。本新型充电插槽可以为圆形插槽或USB插槽。

本新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阴极板及阳极板可以呈并联、环状或其他形状排列设置

综合上述针对本新型所描述的各项技术特征之下,其优点在于透过将阴极板与阳极板分开设置,并分开收集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仅以氢气与水液混合变成氢水,而氧气则另外收集供使用,因此可以确实提供有高浓度氢离子的富氢水,达到有最佳的使用效果,解决现有以氢气、氧气一起与水液混合生成的富氢水氢离子浓度不高的缺弊。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本新型氢氧电解装置于二种不同角度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氢氧电解装置的立体分解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氢氧电解装置松开上盖与底座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外观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底座与底盖分开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为氢氧电解装置的电解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容水空间;12--氢气生成空间;13--第一通孔;14、15--外螺纹;2--底座;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第二通孔;231--透气薄膜;24--内螺纹;25--第一管柱25;26--第二管柱;27--螺栓组件;28--防水垫片;29--螺帽;3--电解单元;31--阳极板;32--阴极板;4-- 电力供应单元;41--电性组件;42--电路板;43--开关;44--充电插槽;45-- 底盖;51--容置槽;52--凸柱;53--螺丝;6--上盖;61--内螺纹;7--输送管; L--水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说明本新型所能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兹搭配图示就本新型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其特征与功效。本新型一种氢氧电解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主要包括:一本体1、一底座2、一电解单元3、一电力供应单元4 以及一底盖5;其中本体1为一中空容器,具有开口朝上的容水空间11以及开口朝下的氢气生成空间12,容水空间11的外径与容积较大,用以提供容装水液 (L),氢气生成空间12接设于容水空间11底部,其外径与容积皆小于容水空间 11,位于容水空间11底部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3与该氢气生成空间12连通(请配合参阅图2及图4所示);该底座2套组于该本体1外部,且对应于容水空间 11与氢气生成空间12相邻之处,其顶端凹设槽口朝上的第一凹槽21,底端凹设槽口朝下的第二凹槽22,其中第一凹槽21可包覆氢气生成空间12,且于第一凹槽21槽壁周侧并设有连通外界的若干第二通孔23;电解单元3,包括一阳极板31以及一阴极板32,分别错开且互不接触的组设于第一凹槽21内,其中阳极板31配置于氢气生成空间12外部,阴极板32则配置于氢气生成空间12 内部;底盖5盖设组接于底座2的底部,用以密封第二凹槽22的槽口;电力供应单元4组设于该底盖5上,而且容处于第二凹槽22内,其具有一电性组件41、一电路板42以及一开关43,其中电性组件41用以提供电力予电解单元3,开关43设置于底座2外部,用以控制电性组件41的开启与关闭;据此,可于该容水空间11内装入水液(L),当电解单元3进行电解反应时,于氢气生成空间 12内部将产生氢气(H2),且氢气(H2)经由若干第一通孔13进入于容水空间11 内,并溶入于水液(L)中生成负氢离子水(含丰富氢离子水),而位于氢气生成空间12外部,与第一凹槽21的间将产生氧气(O2),且氧气(O2)则经由若干第二通孔23往外排出或可另行收集提供使用。

本新型所述阴极板32及阳极板31可以呈排状并联、环状或其他形状排列设置,在本新型实施例图标中,所述阴极板32及阳极板31呈环状设置。

本新型更具有一上盖6,其盖合组设于本体1顶部,用以提供密封容水空间 11的开口;而,容水空间11的顶、底端外部皆设有外螺纹14、15,上盖6与底座2的内部对应设有内螺纹61、24可以相螺合而完成组接(请再配合参阅图3 与图4所示)。

又,请配合参阅图5与第6及图7所示,底座2的第一凹槽21内间隔凸设有呈中空状的第一管柱25与第二管柱26,使第一凹槽21藉第一管柱25、第二管柱26与第二凹槽22连通,其中第一管柱25位置对应处于氢气生成空间12 内部,第二管柱26位置则对应处于氢气生成空间12外部,透过二螺栓组件27(皆以导电材质制成)分别穿过阴极板32、第一管柱25与阳极板31、第二管柱26 后,使二螺栓组件27穿入于第二凹槽22内,再配合二防水垫片28、二螺帽29 螺锁,再将二螺栓组件27以电线与电力供应单元4连接(如图2中所示)。

如图3所示,而于底盖5上更设有一容置槽51,用以提供电性组件41设置定位,于容置槽51周侧并设有数凸柱52,且各凸柱52具有内螺孔,而可供相对应数目的螺丝53穿过电路板42后与凸柱52的内螺孔螺合锁紧定位电路板 42(此等组接的结构系属一般的组合设计,当然亦可以利用其他的组合结构设计达成);电性组件41为充电式电池,而位于底座2外部可另设有一充电插槽44,用以提供插接充电,本新型充电插槽44可以为圆形插槽或USB插槽,本新型实施例图示为圆形插槽。

另,若干第二通孔23内更分别组设有一透气薄膜231,又,各第二通孔23 可以组接一输送管7,使氧气(O)经由管路7直接送至使用者的眼睛、鼻子或五官其他处供使用,氧气(O2)可以提供活化作用。

在使用本新型时,如图8电解使用状态示意图所示,可以打开上盖6,并从容水空间11的开口上方倒入水液(L),再盖回上盖6,接着只要按下开关43导通电力至电解单元3,使电解单元3进行电解反应,则于氢气生成空间12内部将因阴极板32的电解而还原生成有氢气(H2),反应生成的氢气(H2)将全数透过该若干第一通孔13进入于容水空间11内溶入于水液中以生成负氢离子水(含丰富氢离子水),而于氢气生成空间12外部与第一凹槽的间则因阳极板31电解而还原生成有氧气(O2),反应生成的氧气将经由若干第二通孔23排出,并能透过插接管路7使氧气直接送至使用者的眼睛、鼻子或五官其他处供使用,本新型透过将阴极板32与阳极板32分开设置电解槽,而分开收集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仅以氢气与水液(L)混合变成有高浓度氢离子水,解决现有以氢气、氧气一起与水液混合生成的富氢水氢离子浓度不高的缺弊;本新型氢氧电解装置能提供具有较高浓度富氢水的水容器电解装置,且另有氧气可另外使用于人体五官提供活化作用,而确实能达成具有最佳使用效果的预期创作目的。

综上所述,本新型的氢氧电解装置透过特别的设计,可以将生成的氢气与氧气区分开来各别使用,因此得以产生具有较高浓度的负氢离子水,而另外收集的氧气更可以提供活化眼睛、鼻子或五官其他处的使用效果,本新型确实具实用性,可以改善现有装置的使用缺失,因此本新型「氢氧电解装置」,其实用性符合产业上发展所需。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