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725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铜的比表面大、表面活性中心数目多,在冶金和石油化工中是优良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另外纳米铜还具有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而作为化工催化、电子、复合材料、微生物杀菌、润滑油、导电涂料、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纳米目前氧化铜制备主要采取物理方法,但是物理制备方法工艺相对复杂,成本高,并且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差。因此,开发出一种低成本、与基体结合优良的纳米铜制备方法,对于纳米铜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简单,能够在铜基体上直接电化学原位生长得到纳米铜。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一种纳米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铜基体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清洗干净后,用氮气将其表面吹干;(2)将氢氧化钠试剂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使固体溶解,形成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浓度在0.1mol/L到2mol/L之间;(3)将电解池三孔分别连接铜基体,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和铂网对电极,参比电极位于铜基体和对电极之间,铜基体为工作电极,将三个电极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的三个对应电极连接;(4)设置电化学极化过程中的扫描速度、起始电位、中间电位和终点电位,将步骤(2)配制的溶液置入电解池中,对铜基体进行循环伏安极化,得到纳米铜;所述的循环伏安极化方向是先阳极极化到达中间电位后,再回扫进行阴极极化。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在电解液温度为20℃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极化。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的电化学极化过程中扫描速度范围为5mV/s~80mV/s。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的循环伏安极化过程的起始电位和终止电位范围均为-1.7V~-0.5V,中间电位范围均为0.2V~0.65V。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伏安极化过程可以进行多次循环极化。进一步地,步骤(4)制备得到纳米铜后,立即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用氮气吹干。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氢氧化钠溶液采用氢氧化钾溶液代替。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铜结构为球状纳米颗粒状。进一步地,所述的纳米铜颗粒是在铜基体上原位生长出来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电化学制备纳米铜方法不受铜基体形状的限制。在铜基体上直接制备纳米铜可以用于催化剂、电路板设计、微生物杀菌等器件。本发明方法简单、快速、环保,与基板的结合力较强,不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纳米铜的电化学极化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电化学制备的纳米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铜基体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清洗,并用氮气将其表面吹干;步骤2:称取40g氢氧化钠颗粒,缓慢倒入装有6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倒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倒入蒸馏水使液面到达容量瓶刻度线,混合成均匀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电解液。步骤3:使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将电解池三孔分别连接铜基体、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且参比电极位于银基片和对电极之间,铜基体为工作电极,将三个电极分别连接电化学工作站的三个电极;步骤4:设置电化学参数,将配制的溶液转入电解池中,对铜基体进行循环伏安极化,具体为:扫描速度为40mV/s,在20℃条件下对铜基体进行电化学极化。循环伏安极化起始电位和终止电位均为-1.8V,极化阳极扫描,当电位到达0.2V后,开始反向扫描,当电位到达-1.8V后,停止极化,取出铜基体工作电极,在其表面上原位生长得到纳米铜,极化过程如图1所示。所制备的纳米铜微观形貌如图2所示,显示其结构是纳米铜颗粒,粒径小于50nm。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1不同的工艺步骤为:步骤2:称取56.1g氢氧化钾颗粒,缓慢倒入装有6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倒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倒入蒸馏水使液面到达容量瓶刻度线,混合成均匀的1mol/L氢氧化钾溶液电解液。步骤4:使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扫描速度为40mV/s,在20℃条件下对铜基体进行电化学极化。循环伏安极化起始电位和终止电位均为-1.5V,极化阳极扫描,当电位到达0.4V后,开始反向扫描,当电位到达-1.5V后,停止极化,取出铜基体工作电极,在其表面上原位生长得到纳米铜。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1不同的工艺步骤为:步骤2:称取40g氢氧化钠颗粒,缓慢导入装有装有6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导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倒入蒸馏水使液面到达容量瓶刻度线,混合成均匀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电解液。步骤4:使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扫描速度为40mV/s,在20℃条件下对铜基体进行电化学极化。循环伏安极化起始电位和终止电位均为-1.5V,极化阳极扫描,当电位到达0.4V后,开始反向扫描,当电位到达-1.5V后,停止极化,取出铜基体工作电极,在其表面上原位生长得到纳米铜。实施例4:本例与实施1不同的工艺步骤为:步骤2:称取40g氢氧化钠颗粒,缓慢导入装有装有6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导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倒入蒸馏水使液面到达容量瓶刻度线,混合成均匀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电解液。步骤4:使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扫描速度为40mV/s,在20℃条件下对铜基体进行电化学极化。循环伏安极化起始电位和终止电位均为-1.8V,极化阳极扫描,当电位到达0.2V后,开始反向扫描,当电位到达-1.8V后,完成一个循环伏安周期,如此循环极化5次后,停止极化,取出铜基体工作电极,在其表面上原位生长得到纳米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