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始极片剥离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493发布日期:2018-09-14 20:2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始极片剥离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冶炼厂铜电解所用的始极片,是通过电解法生产的。始极片的剥离效果是由开口效果决定的,自动化剥离始极片机组中若始极片开口过大,开口时始极片容易从种板上脱落,造成停机,影响生产效率。若开口效果不好,从种板上剥离始极片就很难成功,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简单的始极片剥离辅助设备,通过机械运动实现了铜电解始极片与种板产生缝隙,从而实现下一道工序的自动剥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始极片剥离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气缸、铲刀座、铲刀;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铲刀座的上端连接,所述气缸的尾端与气缸座铰接;所述铲刀座的下端与铲刀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气缸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安装板,两个导向安装板相互平行,并且上端均固定在第一底板上,两个导向安装板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在所述轴承内插有与轴承配套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伸出轴承外,所述导向柱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铲刀座的一侧连接。

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刀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均设有相对的轴孔,所述活塞杆位于铲刀座上端的凹槽内,所述活塞杆与铲刀座上端通过销轴连接。

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刀包括刀片,所述刀片的上端开有凹槽,所述刀片凹槽的两侧壁均开有相对的轴孔,所述刀片的上端位于铲刀座下端的凹槽内,刀片的上端与铲刀座下端通过穿过两凹槽轴孔的销轴连接,在位于刀片凹槽内的销轴上旋有扭力弹簧。

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铲刀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柱的下端穿过连接杆的通孔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座包括第二底板,在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立板,所述两立板的上端均设有相对的轴孔,所述气缸的尾部设有轴孔,所述气缸与两立板通过销轴连接。

根据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导向安装板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两个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始极片的剥离设备,本实用新型用来铲掘种板,让种板上附着的始极片与种板之间产生缝隙,从而达到开口的目的,本设备结构简单易维护,可以实现自动松动种板,开口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始极片剥离辅助设备,包括气缸1、铲刀座2、铲刀3;气缸的活塞杆4与铲刀座的上端连接,具体地,铲刀座包括固定板5,固定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壁均设有相对的轴孔,活塞杆位于铲刀座上端的凹槽内,活塞杆与铲刀座上端通过穿过铲刀座轴孔以及活塞杆轴孔的销轴连接;气缸的尾端与气缸座铰接,具体地,气缸座包括第二底板6,在第二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立板7,第二底板可以为矩形板,立板可以为三角形板,两立板的上端均设有轴孔,两立板的轴孔位置相对,气缸的尾部8(注:活塞杆这端为气缸的头部)设有轴孔,气缸尾部位于两立板之间,气缸尾部与两立板通过穿过两立板轴孔以及气缸尾部轴孔的销轴连接;铲刀座的下端与铲刀的上端连接,具体地,铲刀包括刀片,刀片的上端开有凹槽,刀片凹槽的两侧壁均开有相对的轴孔,刀片的上端位于铲刀座下端的凹槽内,刀片的上端与铲刀座下端通过穿过刀片凹槽的轴孔以及铲刀座下端凹槽的轴孔的销轴连接,在位于刀片凹槽内的销轴上旋有扭力弹簧9;在气缸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导向安装板10,两个导向安装板相互平行,并且两个导向安装板的上端均固定在第一底板11上,第一底板可以为矩形板,两个导向安装板均为竖向长板,每一个导向安装板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轴承座12,轴承座内设有轴承,在轴承内插有与轴承配套的导向柱13(可以为轴),导向柱的下端伸出轴承外,导向柱的下端均通过连接杆14与铲刀座的一侧连接,具体地,连接杆的一端与铲刀座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通孔,导向柱的下端穿过连接杆的通孔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在每一个导向安装板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两个轴承座,相应的轴承也为两个。上述销轴的端部均设有开口销。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

工作时,气缸提供铲刀的动力,当气缸活塞杆往下运动,铲刀刀尖接触到种板继续运动时,铲刀绕铲刀与铲刀座之间连接的销轴开始逆时针转动,转动到刀刃与种板接触的一面与种板面平齐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铲刀随气缸的运动继续向下铲掘,使种板与始极片之间产生缝隙,实现了一个铲掘过程,从而实现为下一工序剥片提供保障。当气缸活塞杆缩回时,铲刀随扭力弹簧回到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