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材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7867发布日期:2018-12-01 01:1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材表面处理工艺,属于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意义上所述的金属材料为纯金属及其合金,是构成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原料之一。而常用的金属材料在自然环境中使用时会出现老化、腐蚀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其使用特性,因此需要进行防腐等表面处理。镀锌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电镀锌金属板材也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以及建筑材料领域。但现有的电镀锌工艺仍存在不足,导致镀锌层较软,成型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板材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属板材表面处理工艺,首先对金属板材进行表面杂质清除工序,所述表面杂质清除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表面清洗:先将金属板材放入化学除油液中并进行超声处理10~15min,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最后静置沥干表面水分后备用;

s1.2,酸浸处理:将步骤s1.1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酸液中浸泡处理8~13min,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静置沥干表面水分后备用;

s1.3,喷砂处理:将步骤s1.2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到喷砂仪器内进行喷砂处理,期间控制喷砂的压力为0.5~0.55mpa,完成后将金属板材取出备用;

s1.4,干燥处理:将依次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处理的金属板材放入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1~2h后取出即可;

表面杂质清除工作完成后,进行表面镀膜工序,所述表面镀膜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s2.1,镀锌:将经过上述步骤s1.1到s1.4处理的金属板材放入电镀槽内进行镀锌处理,完成后进行三次水洗;其中,电镀槽中电镀液配方为:氢氧化钠110g/l,氧化锌10g/l,碱性镀锌添加剂5ml/l,碱性镀锌添加剂中,光亮剂浓度为5ml/l,辅助添加剂浓度为5ml/l;

s2.2,化学抛光:将步骤s2.1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浓度为3%的硝酸液中移动至少5秒;然后取出在水槽中清洗至少两次;

s2.3,钝化处理:将步骤s2.2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钝化剂溶液中浸泡15~25min,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

s2.4,烘干处理:将钝化处理后的金属板再次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干燥箱内烘干处理,1~2h后取出。

优选地,步骤s1.1中所述的化学除油液为丙酮。

优选地,步骤s1.2中所述的酸液为15%硝酸溶液。

优选地,步骤s1.3中所述的喷砂处理时控制喷砂介质的颗粒大小为0.6~0.75mm,喷射角度与工件表面呈90°,喷嘴与工件表面的距离为100~105mm。

优选地,步骤s2.1中,控制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为2a/dm2,室温操作,电镀时间至少10min。

优选地,步骤s2.3中所述钝化处理使用的钝化剂包括如下组份:2份磷酸,1份薯莨渣提取物,1.2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9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2份羟基乙叉二膦酸,1.2份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0.7份氯酸钠,38份去离子水。

优选地,步骤s1.4、s2.4中所述的干燥箱的温度控制在80~85℃。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板材表面处理工艺,镀锌处理前首先对金属板材进行特殊处理,除去表面杂质,并进行喷砂处理,改善金属板材表面特性;镀锌后进行了化学抛光和钝化处理,使后续镀锌层在金属板材表面具有最大的附着力,提高镀层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金属板材表面处理工艺,首先对金属板材进行表面杂质清除工序,所述表面杂质清除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表面清洗:先将金属板材放入化学除油液中并进行超声处理10~15min,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最后静置沥干表面水分后备用;

所述化学除油液为丙酮。

s1.2,酸浸处理:将步骤s1.1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酸液中浸泡处理8~13min,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静置沥干表面水分后备用;

所述酸液为15%硝酸溶液。

s1.3,喷砂处理:将步骤s1.2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到喷砂仪器内进行喷砂处理,期间控制喷砂的压力为0.5~0.55mpa,完成后将金属板材取出备用;

所述的喷砂处理时控制喷砂介质的颗粒大小为0.6~0.75mm,喷射角度与工件表面呈90°,喷嘴与工件表面的距离为100~105mm。

s1.4,干燥处理:将依次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处理的金属板材放入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1~2h后取出即可;干燥箱的温度控制在80~85℃。

表面杂质清除工作完成后,进行表面镀膜工序,所述表面镀膜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s2.1,镀锌:将经过上述步骤s1.1到s1.4处理的金属板材放入电镀槽内进行镀锌处理,完成后进行三次水洗;其中,电镀槽中电镀液配方为:氢氧化钠110g/l,氧化锌10g/l,碱性镀锌添加剂5ml/l,碱性镀锌添加剂中,光亮剂浓度为5ml/l,辅助添加剂浓度为5ml/l;

电镀过程中,控制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为2a/dm2,室温操作,电镀时间至少10min。

s2.2,化学抛光:将步骤s2.1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浓度为3%的硝酸液中移动至少5秒;然后取出在水槽中清洗至少两次。

s2.3,钝化处理:将步骤s2.2处理后的金属板材放入钝化剂溶液中浸泡15~25min,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

钝化处理所用钝化剂包括如下组份:2份磷酸,1份薯莨渣提取物,1.2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9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2份羟基乙叉二膦酸,1.2份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0.7份氯酸钠,38份去离子水。

s2.4,烘干处理:将钝化处理后的金属板再次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干燥箱内烘干处理,1~2h后取出;干燥箱的温度控制在80~85℃。

经过上述除杂、镀膜工艺处理,可在金属板材表面形成具有最大附着力的质量优异的镀锌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处理工艺,首先对金属板材进行表面杂质清除工序,所述表面杂质清除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表面清洗、酸浸处理、喷砂处理、干燥处理;表面杂质清除工作完成后,进行表面镀膜工序,所述表面镀膜工序包括如下步骤:镀锌、化学抛光、钝化处理、烘干处理。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板材表面处理工艺,镀锌处理前首先对金属板材进行特殊处理,除去表面杂质,并进行喷砂处理,改善金属板材表面特性;镀锌后进行了化学抛光和钝化处理,使后续镀锌层在金属板材表面具有最大的附着力,提高镀层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嘉迈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1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