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8746发布日期:2019-01-18 20:1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镀槽。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 (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人们对零件进行电镀时,最常用的工具是电镀槽,电镀槽是电镀设备中最基础的配套。电镀槽用来装置溶液,用于镀锌、镀铜、镀镍、镀金等。在电镀的时候,产生电解废气的电解池内需要一直保持着较高较稳定的温度进行电解,且电解产生的电解废气温度基本保持在60度左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任何利用,且很多时候通过外接温度加热器进行加热,从而保证内部电解溶液的温度,这样持续或者间断加温,不仅需要较大的电量,而且在使用的时候,特别是冬季,因为室外温度寒冷,降温更加快。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8391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内壁上设有进气管,所述槽体外壁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镂空与进气管连接所述槽体上设有两条平行且相对导轨,所述导轨为L形状,所述导轨上设有密封软板。进行电镀的时候,当电镀挂件浸入电镀槽内后,将密封软板沿着L形的导轨进行密封槽体口,保证废气能够大量浸入保温层内壁,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体的温度,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加温的频繁性,从而减少电量输出。但是,一般电镀产生的废气包括金属粉尘、酸碱废气、有机废气、铬酸雾和各种电镀槽液加热而散发出的多种废气,有害气体会集聚在保温腔中,电镀槽检修或损坏时,保温腔内集聚的有害气体瞬间释放,会污染工作环境,严重的可能会中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槽,具有对电镀产生的废气先过滤后利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槽体壁上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空腔的外壁上设置有利用电镀槽中产生的废气给槽体保温的进气管,所述槽体上铰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用于把电镀时槽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排气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排气管与连接管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过滤废气的过滤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电镀时,将盖子盖在槽体上,此时,电镀时产生的废气从排气管中出去,经过排气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过滤装置过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除去,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连接管,经过连接管进入进气管,从而进入空腔内,过滤后的废气能够大量浸入保温层内壁,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体的温度,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加温的频繁性,减少电量输出, 电镀槽检修或损坏时,保温腔内集聚的过滤后的废气瞬间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将排气管和连接管连通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废气颗粒的第一吸附层与过滤废气中有害物质的第二吸附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废气通过过滤管时,第一吸附层会将颗粒等从废气中分离出来,此时废气继续通过过滤管,第二吸附层将会把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使得最后从过滤管通过的废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所述第一吸附层包括表面涂覆有负离子胶黏剂的滤网,所述滤网位于过滤管靠近排气管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负离子胶黏剂涂覆在滤网上,形成负离子层,由于负离子层中托玛琳的存在,就会在周围形成磁场,该磁场会将废气中分子内的原子和电子分离,电子带负电,废气中的颗粒带正电,正负相聚,从而将颗粒凝结成团,使其附着在滤网表面,达到了过滤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二吸附层包括装有若干活性炭颗粒的滤袋,所述滤袋由尼龙单丝纺织而成,所述滤袋位于过滤管靠近连接管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具有强度高,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结构发达,物理化学特性好,可有效去除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使得过滤效果更佳,而尼龙单丝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耐油性和耐磨性,能够使得滤袋的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将过滤装置固定在排气管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排气管上用于与所述过滤管套接的凸边,所述凸边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过滤管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的外螺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过滤管时,只需要将过滤管套接在排气管的凸边内,旋转过滤管,使内螺纹外螺纹紧贴,过滤管轻松的固定在排气管上,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进一步,所述凸边内壁与过滤管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圈。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废气从凸边与过滤管接触的缝隙中泄露。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将过滤装置与连接管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上靠近过滤管端的第一磁环,所述过滤管靠近连接管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磁环吸附的第二磁环,所述连接管与过滤管通过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相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时,直接将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紧贴,排气管就轻松地与过滤管连接;拆卸时,将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分离,排气管就与过滤管脱离,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安装。

进一步,所述槽体与盖子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废气从盖子与槽体之间的缝隙泄露,从而减少工作环境被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电镀时产生的废气从排气管中出去,经过排气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过滤装置过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除去, 电镀槽检修或损坏时,保温腔内集聚的过滤后的废气即使在瞬间释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环境的污染;

二、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连接管,经过连接管进入进气管,从而进入空腔内,过滤后的废气能够大量浸入保温层内壁,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体的温度,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加温的频繁性,减少电量输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管与连接管、排气管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槽体;11、空腔;111、保温层;112、进气管;12、盖子;121、排气管;2、连接管;3、过滤装置;31、过滤管;311、滤网;312、滤袋;313、外螺纹;4、凸边;41、内螺纹;5、橡胶圈;6、连接件;61、第一磁环;62、第二磁环;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镀槽,包括槽体1,槽体1上铰接有盖子12,结合图3,槽体1与盖子12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在一定程度能够上阻止废气从盖子12与槽体1之间的缝隙泄露,从而减少工作环境被污染。

如图1、2所示,盖子12上设置有用于把电镀时槽体1内产生的废气排出的排气管121,排气管121上连通有连接管2,排气管121与连接管2之间可拆卸设置有用于过滤废气的过滤装置3。在进行电镀时,将盖子12盖在槽体1上,此时,电镀时产生的废气从排气管121中出去,经过排气管121与连接管2之间的过滤装置3过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除去。电镀槽检修或损坏时,过滤后的废气即使在瞬间释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环境的污染。

如图2、3所示,槽体1的槽体1壁上设置有空腔11,空腔11内设置有保温层111,空腔11的外壁上设置有利用电镀槽中产生的废气给槽体1保温的进气管112,连接管2一端与排气管121连接,另一端与进气管112连接, 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连接管2,经过连接管2进入进气管112,从而进入空腔11内,过滤后的废气能够大量浸入保温层111内壁,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体的温度,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加温的频繁性,减少电量输出。

如图1、2所示,过滤装置3包括用于将排气管121和连接管2连通的过滤管31,过滤管31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废气颗粒的第一吸附层与过滤废气中有害物质的第二吸附层。结合图3,第一吸附层包括表面涂覆有负离子胶黏剂的滤网311,滤网311位于过滤管31靠近排气管121端,负离子胶黏剂涂覆在滤网311上,形成负离子层,由于负离子层中托玛琳的存在,就会在周围形成磁场,该磁场会将废气中分子内的原子和电子分离,电子带负电,废气中的颗粒带正电,正负相聚,从而将颗粒凝结成团,使其附着在滤网311表面,达到了过滤的效果。第二吸附层包括装有若干活性炭颗粒的滤袋312,滤袋312由尼龙单丝纺织而成,滤袋312位于过滤管31靠近连接管2端,活性炭具有强度高,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结构发达,物理化学特性好,可有效去除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使得过滤效果更佳,而尼龙单丝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耐油性和耐磨性,能够使得滤袋312的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2所示,排气管121上设置有将过滤装置3固定在排气管121上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排气管121上用于与过滤管31套接的凸边4,凸边4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41,过滤管31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41相配的外螺纹313,固定过滤管31时,只需要将过滤管31套接在排气管121的凸边4内,旋转过滤管31,使内螺纹41外螺纹313紧贴,过滤管31轻松的固定在排气管121上,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如图3、4所示,凸边4内壁与过滤管31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圈5,橡胶圈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废气从凸边4与过滤管31接触的缝隙中泄露。

如图2所示,连接管2上设置有将过滤装置3与连接管2连接的连接件6,连接件6包括设置在连接管2上靠近过滤管31端的第一磁环61,过滤管31靠近连接管2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磁环61吸附的第二磁环62,连接管2与过滤管31通过第一磁环61和第二磁环62相连接,连接时,直接将第一磁环61与第二磁环62紧贴,排气管121就轻松地与过滤管31连接;拆卸时,将第一磁环61与第二磁环62分离,排气管121就与过滤管31脱离,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安装。

工作过程:

电镀时产生的废气从排气管121中出去,经过排气管121与连接管2之间的过滤管31,此时,过滤管31中的第一吸附层会将颗粒等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废气继续通过过滤管31,第二吸附层将会把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使得最后从过滤管31通过的废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除去,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连接管2,经过连接管2进入进气管112,从而进入空腔11内,过滤后的废气大量浸入保温层111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保证整体的温度,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加温的频繁性,减少电量输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