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042发布日期:2018-11-23 21:5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技术领域,特别是柔性传感器的电镀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信行业的强劲发展和电子设备迸发的需求,电镀在这一领域也极速发展。新兴电子行业如微光电子行业、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中电镀不可或缺,绝大数现代传感器都采用了电镀技术。

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可以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抗氧化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柔性传感器也可以采用电镀工艺,以达到其性能的提高。目前,电镀夹持装置在材质方面有着很高的强度、良好的导电性、耐蚀性和耐温性能要求,现有的夹持装置难以满足电镀柔性传感器工艺要求的条件:柔性传感器具有柔韧、延展、可自由弯曲甚至折叠、轻薄、可穿戴等特点,有的厚度只有毫米级、甚至微米级,这对夹持装置夹持紧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镀液有酸性的、碱性的和加有铬合剂的酸性及中性溶液,由于受电镀液Ph值的影响,铜、铁、铝、不锈钢等金属材质浸入电镀液中容易参与化学反应、易被腐蚀,难免会影响到柔性传感器的电镀反应;另外,塑料、亚克力、橡胶、硅胶等材质不易被溶液腐蚀,但是其导电性极差,无法使电流在柔性传感器中导通。

因此,对于目前的电镀夹持装置,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电流在柔性传感器中导通从而提高电镀效果的电镀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镀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固定夹及插头,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夹持面,对应的,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具有能与该第一夹持面相紧靠的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导电体设于第一夹持件的底面上并通过第一导线与插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设于第二夹持件的底面上并通过第二导线与插头相连接,所述固定夹使所述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保持相紧靠的趋势,在所述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相紧靠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待电镀柔性电极的间隙,所述插头设于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上方并能与电源插座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呈条状并外侧面与第一夹持面相互对齐,所述的第二导电体也呈条状并外侧面与第二夹持面相互对齐。上述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一般采用贵金属制作,将其设置为条状可节约用料,而与相应的夹持面对齐,有利于对待电镀柔性电极进行牢固的夹持。

为了便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个第一连接孔中连接有一根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布置并通过金属粘合剂固定在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向第一夹持件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每个第二连接孔中连接有一根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布置并通过金属粘合剂固定在第二连接孔中,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向第二夹持件上方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外侧还涂覆有防水密封胶,以增强连接处的牢固度。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夹为多个并间隔布置于第二夹持件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夹可以是垂直式夹钳,当然还可以是其它能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夹紧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件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将其挂置在电镀槽上的挂孔。该结构为电镀夹持装置的定位提供了便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将待电镀柔性电极的一个边缘贴近第一导电体侧面的上边缘布置,保持第二导电体的侧面与第一导电体的侧面对齐,通过固定夹使第一夹持件的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面相互紧靠定位,保持待电镀柔性电极浸没在电解液中,将插头插置在插座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可保持电流在柔性传感器中导通,提高了电镀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电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与第一导电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与第二导电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1、第二夹持件2、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4、固定夹5及插头6,第一夹持件1的一侧具有第一夹持面,对应的,第二夹持件2的一侧具有能与该第一夹持面相紧靠的第二夹持面,第一导电体3设于第一夹持件1的底面上并通过第一导线10与插头6相连接,第二导电体4设于第二夹持件2的底面上并通过第二导线20与插头6相连接,固定夹5使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保持相紧靠的状态。在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相紧靠状态下,第一导电体3与第二导电体4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待电镀柔性电极100的间隙,插头6设于第一夹持件1、第二夹持件2上方并能与电源插座相连通。第二夹持件2的顶部还设置有能将其挂置在电镀槽上的挂孔21,该结构为电镀夹持装置的定位提供了便利。

本实施例的第一夹持件1、第二夹持件2均采用不导电的塑料材料制成,以避免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第一导电体3呈条状并外侧面与第一夹持面相互对齐,第二导电体4也呈条状并外侧面与第二夹持面相互对齐。上述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4一般采用贵金属制作,将其设置为条状可节约用料,而与相应的夹持面对齐,有利于对待电镀柔性电极进行牢固的夹持。本实施例的固定夹5为多个并间隔布置于第二夹持件2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夹5可以是垂直式夹钳,当然还可以是其它能将第一夹持件1与第二夹持件2夹紧的结构。

为了便于连接,第一导电体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1,每个第一连接孔31中连接有一根第一导线10,第一导线10的第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31布置并通过金属粘合剂固定在第一连接孔31中,第一导线10的第二端向第一夹持件1上方延伸。第二导电体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1,每个第二连接孔41中连接有一根第二导线20,第二导线20的第一端穿过第二连接孔41布置并通过金属粘合剂固定在第二连接孔20中,第二导线20的第二端向第二夹持件2上方延伸。第一连接孔31、第二连接孔41的外侧还涂覆有防水密封胶,以增强连接处的牢固度。

使用本实施例的电镀夹持装置时,将待电镀柔性电极100的一个边缘贴近第一导电体3侧面的上边缘布置,保持第二导电体4的侧面与第一导电体3的侧面对齐,通过固定夹5使第一夹持件1的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件2的第二夹持面相互紧靠定位,保持待电镀柔性电极100浸没在电解液中,将插头6插置在插座上即可。本实施例可保持电流在柔性传感器中导通,提高了电镀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电镀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