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线锯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292发布日期:2019-01-08 20:52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金刚石线锯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给金属丝电镀金刚石微粉(俗称上砂)而形成金刚石线锯(也称金刚线)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其放卷装置中的多个放卷机构以及收卷装置中的相对应的多个收卷机构都是同时工作的,一个金刚石线锯生产单元出现故障,整个生产线都得停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种放卷机构和相对应的收卷机构都相互独立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金刚石线锯生产线,包括:由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排布置的放卷机构组成的放线装置、由相互独立、并排布置与所述的放卷机构一一对应的收卷机构组成的收卷装置、以及沿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的热碱洗装置、酸洗前热水洗装置、酸洗装置、至少一个酸洗后冷水洗装置、预镀装置、上砂装置、上砂后冷水洗装置、固砂装置、固砂后冷水洗装置、固砂后热水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热碱洗装置、酸洗前热水洗装置、酸洗装置、至少一个酸洗后冷水洗装置、预镀装置、上砂装置、上砂后冷水洗装置、固砂装置、固砂后冷水洗装置和固砂后热水洗装置上分别设置有与各个放卷机构和相对应的收卷机构相配合的过线通道和导引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中,在所述的酸洗装置和预镀装置之间设置有两个酸洗后冷水洗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中,所述的上砂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上砂机构,该上砂机构包括有:上砂泵、上砂支架以及设置在上砂支架上的进液池和一对回液池,一对回液池位于进液池的两侧,进液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回液池的底部设置有回液出口;上砂支架上在一侧回液池的下方设置有盛液桶,盛液桶的顶部通过第一回液管路与该侧回液池的回液出口相连通,盛液桶的侧壁在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液口,盛液桶的出液口通过盛液桶的出液管路与所述上砂泵的进液口相连通,上砂泵的进液口还通过第二回液管路与另一侧回液池的回液出口相连通,上砂泵的出液口通过进液池的进液管路与进液池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的第二回液管路的管径小于进液管路的管径的十分之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中,所述的进液池的底壁以进液口为中心由两侧向中央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中,所述的回液池的两侧侧壁下部向内侧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中,所述的第二回液管路包括竖直段和平直段,竖直段的端口与相应一侧回液池的回液出口相连通,平直段的端口与上砂泵的进液口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中,所述回液池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导轮的导轮安装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放卷装置中的多个放卷机构和收卷装置中的收卷机构都是相对独立的,使得多路金刚石钱锯的生产过程互不影响,不会因为一个金刚石钱锯生产单元出现故障而使关停整个金刚石钱锯生产线,这样就大大方便了金刚石线锯生产线的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刚石线锯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A、热碱洗装置,B、酸洗前热水洗装置,C、酸洗装置,D、酸洗后第一冷水洗装置,E、酸洗后第二冷水洗装置,F、预镀装置,G、上砂装置,H、上砂后冷水洗装置,J、固砂装置,K、固砂后冷水洗装置,L、固砂后热水洗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的附图标记为:1、上砂支架,2、盛液桶,21、出液管,3、第一回液池,31、第一回液出口,4、第二回液池,41、第二回液出口,5、第一回液管,6、第二回液管路,61、竖直段,62、平直段,8、上砂泵,9、进液池,90、底壁,91、进液口,92、进液管路,11、第一导轮安装室,12、第二导轮安装室,13、安装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同时可生产四根金刚石线锯的生产线为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刚石线锯生产线,包括:由四个相互独立、并排布置的放卷机构组成的放线装置(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四个由相互独立、并排布置与所述的四个放卷机构一一对应的收卷机构组成的收卷装置(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以及沿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的热碱洗装置A、酸洗前热水洗装置B、酸洗装置C、酸洗后第一冷水洗装置D、酸洗后第二冷水洗装置E、预镀装置F、上砂装置G、上砂后冷水洗装置H、固砂装置J、固砂后冷水洗装置K、固砂后热水洗装置L和烘干装置(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热碱洗装置A、酸洗前热水洗装置B、酸洗装置C、酸洗后第一冷水洗装置D、酸洗后第二冷水洗装置E、预镀装置F、上砂装置G、上砂后冷水洗装置H、固砂装置J、固砂后冷水洗装置K、固砂后热水洗装置L上分别设置有四个与所述的放卷机构和相对应的收卷机构相配合的过线通道和导引机构(属于本领域的惯常技术,图中未示出),这样按照金刚石线锯的行进线路来划分的话,就分成了四个金刚石线锯的生产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砂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上砂机构,如图2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上砂泵8和上砂支架1,上砂支架1上设置有位于中部的进液池9、位于进液池9两侧的第一回液池3和第二回液池4、以及位于第一回液池3外侧的第一导轮安装室11和位于第二回液池4外侧的第二导轮安装室12,进液池9的底壁90上设置有进液口91,第一回液池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回液出口31,第二回液池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回液出口41;所述的上砂支架1上在第一回液池3的下方设置有盛液桶2,使得盛液桶2的顶部通过由第一回液管5(一根直管)构成的第一回液管路与第一回液池3底部的第一回液出口31相连通,盛液桶2的侧壁在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液口,盛液桶2的出液口通过由出液管21构成的盛液桶2的出液管路与所述上砂泵8的进液口相连通,上砂泵8的进液口还通过由竖直段61和平直段62构成的第二回液管路6与所述第二回液池4底部的第二回液出口41相连通,其中,竖直段61的端口与第二回液池4底部的第二回液出口41相连通,平直段62的端口与上砂泵8的进液口相连通,上砂泵8的出液口通过进液池9的进液管路92与进液池9的进液口91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液池9的底壁90以进液口91为中心由两侧向中央倾斜;所述的第一回液池3和第二回液池4的两侧侧壁下部均向内侧倾斜。

实际应用时,所述的上砂泵8通过安装连接板13固定在盛液桶2上,所述盛液桶2的出液管21、第二回液管路6的平直段62和上砂泵8的进液口通过一个三通相连;所述的第二回液管路的竖直段61和平直段62的管径小于进液管21的管径的十分之七,以防止空气由第二回液管路进入上砂泵8中。通常情况下,每两个金刚石线锯生产单元合用一个上砂机构。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