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5446发布日期:2023-02-10 18:2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有色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有色金属铅的始极片法精炼过程中,阳极板在电解槽中发生化学反应后以离子状态进入电解液中,然后在阴极板上富集析出纯度很高的单质金属,成品阴极出槽后再进行洗涤、烘干、抽棒、堆垛等后处理。其中抽棒工序的目的是将导电棒和析出金属板分离,导电棒回收用于制作下一周期的始极片,能够重复利用,析出金属板作为熔铸车间的原料使用。目前一部分工厂仍在采用传统人工抽棒,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也有一部分工厂采用机械自动抽棒,将导电棒单根或多根整体从析出金属中抽拔出来。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导电棒和析出金属的分离,但对导电棒直线度要求比较高,如果导电棒出现弯曲或者破损,抽棒过程中很容易卡棒,导致抽棒困难,特别是对析出铅与导电棒之间的长包裹连接非常不友好,强行抽棒也容易使析出金属受到破坏,影响后续工序的作业。此外导电棒抽出过程中,导电棒与析出金属间属于干式摩擦,也容易对导电棒表面造成反复磨损,不利于导电棒的长期使用,而且,机械抽棒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经常需要人工辅助干预,无法长时间稳定高效运行。本技术提出一种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以及分离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该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在使导电棒与析出铅分离过程中,可以减少导电棒的变形和磨损,对不同缺陷的析出铅适应能力强,可以减少导电棒的变形和磨损,对不同缺陷的析出铅适应能力强,分离效果好且故障率低,可有效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所述析出铅包括:铅皮和导电棒,所述铅皮设置有吊耳部,所述吊耳部环绕并包裹所述导电棒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析出铅;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适于切割单侧包裹所述导电棒外周的所述吊耳部,以将铅皮与所述导电棒分离。
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结构,通过切割机构上的刀片将吊耳部切开,使导电棒与铅皮快速分离,刀割分离时,铅皮受力极小,可避免铅皮和析出铅断裂。同时,此种分离方式可避免导电棒与铅皮之间的摩擦,不会对导电棒造成物理磨损,有利于导电棒的长期重复使用。由于导电棒无需在吊耳部中滑动,对导电棒本身的直线度和表面缺陷要求较低,不会出现传统抽棒方式所产生的卡阻现象。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还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导电棒平行设置,所述刀片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电棒的长度方向平行。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适于将支撑所述析出铅移动,以令所述析出铅由初始状态移动至水平状态、竖直状态或倾斜状态。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进一步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适于将所述析出铅运送至分离工位;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适于固定所述导电棒的端部和所述析出铅的边缘位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析出铅的支撑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枢转轴,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枢转轴;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相连且可选择地驱动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转动以支撑所述析出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进一步包括:曲线轨道,所述曲线轨道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且所述曲线轨道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延伸。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曲线轨道中部的曲率大于所述曲线轨道起始端和所述曲线轨道末端的曲率。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5.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析出铅与导电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始极片法析出铅与导电棒的分离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17.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析出铅为水平状态时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析出铅为竖直状态时切割过程示意图;
19.图5显示了析出铅为水平状态时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析出铅为倾斜状态时切割过程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析出铅;11:导电棒;12:铅皮;13:析出铅板;14:吊耳部;2:支撑部;21:驱动装置;22:支架;23:第一托板;24:第二托板;25:托板;26:曲线轨道;3:切割机构;31:刀片;32:驱动电机;33:传动副;34:导轨;35:滑块;4:输送机构;5:固定组件;51:驱动缸;52:滑轨;53: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始极片法析出铅1与导电棒11的分离机构。
2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始极片法析出铅1与导电棒11的分离机构,参考图1,析出铅1包括:铅皮12和导电棒11,铅皮12经过电解后底部沉积金属变厚,长成析出铅板13。铅皮12设置有吊耳部14,吊耳部14环绕并包裹导电棒11的至少部分外周。具体地,铅皮12的吊耳部14呈c型包裹在导电棒11上,铅皮12与导电棒11包裹底部为v 型,包裹后的铅皮12底部与析出铅1板以铆接或焊接形式固定。
2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始极片法析出铅1与导电棒11的分离机构,参考图2,该分离结构包括:支撑部2和切割机构3,支撑部2用于支撑析出铅1,防止切割过程中析出铅1掉落,切割机构3上设置有刀片31,刀片31适于切割单侧包裹导电棒11外周的吊耳部14,以将铅皮12与导电棒11分离。具体地,析出铅1被运送至分离工位后,支撑部2 用于支撑析出铅1,切割机构3上的刀片31将导电棒11与析出铅1之间的单面铅皮12划断,支撑部2收回,析出铅1受重力作用向下掉落,导电棒11与析出铅1自然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分离前后,铅皮12与析出铅1板始终连接在一起。
28.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始极片法析出铅1与导电棒11的分离结构,通过切割机构3上的刀片31将吊耳部14切开,使导电棒11与铅皮12快速分离,适于剪切强度较低而且粘性比较强的金属铅,分离效果好且故障率低,可有效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而且,分离过程中,铅皮12受力极小,可避免铅皮12和析出铅1断裂。同时,此种分离方式可避免导电棒11与铅皮12之间的摩擦,不会对导电棒11造成物理磨损,有利于导电棒11的长期重复使用。由于导电棒11无需在吊耳部14中滑动,对导电棒11本身的直线度和表面缺陷要求较低,不会出现传统抽棒方式所产生的卡阻现象。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始极片法析出铅1与导电棒11的分离机构还可以包括导轨34,导轨34与导电棒11平行设置,刀片31上设置有滑块35,滑块35 可移动地设置于导轨34上,导轨34的延伸方向与导电棒11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地,当析出铅1运送至分离工位后,滑块35可在导轨34上沿着导电棒11长度方向平行于导电棒 11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距离贯穿铅皮12的整个宽度方向,以将吊耳部14切割开,使铅皮 12与导电棒11分离,切割完成后,滑块35沿着导轨34回到初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次切割。由此,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切割机构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驱动电机32和传动副33,驱动电机32通过传动副33在导轨34上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距离贯穿铅皮12的整个宽度方向。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图7,支撑部2适于支撑析出铅1移动,以令析出铅1由初始状态移动至水平状态、竖直状态或倾斜状态。也即是说,析出铅1被运送至分离工位后,析出铅1可以呈水平状态、竖直状态或切斜状态,切割机构3均可以将导电棒11
与析出铅1之间的单面铅皮12划断,使导电棒11与铅皮12分离。由此,可使析出铅1在多种状态下被切割,以适应不同工况。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6,始极片法析出铅1与导电棒11的分离机构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输送机构4和固定组件5。输送机构4用于将析出铅1运送至分离工位,固定组件5适于固定导电棒11的端部和析出铅1的边缘位置,以防止切割过程中导电棒11与析出铅1移位。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组件5可以贴合导电棒11的端部和析出铅1的边缘位置,也可以与导电棒11的端部和析出铅1的边缘位置留有一小段距离。具体地,析出铅1经输送机构4运输至分离工位并保持不动,支撑部2支撑并托住析出铅1,固定组件5中的定位块53滑动到定位位置对导电棒11的端部和析出铅1的边缘位置进行端面定位,滑块35沿导轨34做直线运动,带动刀片31将析出铅1单面铅皮12划断,使导电棒11与析出铅1分离,支撑部2打开,析出铅1受重力作用向下掉落,实现导电棒11 和析出铅1的自然分离。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固定组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驱动缸51和滑轨52,驱动缸51驱动定位块53在滑轨52上滑动,使定位块53滑动到定位位置以对导电棒11和析出铅1进行端面定位。
34.下面对析出铅1分别处于水平状态、竖直状态和切斜状态时支撑部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当析出铅1处于竖直状态时,支撑部2可以包括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第一托板23与第二托板24形成有用于支撑析出铅1的支撑面。具体地,当析出铅1由初始状态移动到竖直状态后,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 分别夹紧析出铅1的两侧以固定住析出铅1,并使铅皮12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此时,刀片 31沿导电棒11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切割吊耳部14使导电棒11与铅皮12分离。导电棒 11与析出铅1分离后,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使析出铅 1受重力作用向下掉落,实现导电棒11与析出铅1的自然分离。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图3和图5,当析出铅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在析出铅1的下方托住析出铅1,刀片31沿导电棒11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切割吊耳部14使导电板11与铅皮12分离。导电棒11与析出铅1分离后,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向下打开,使析出铅1受重力作用向下掉落,实现导电棒11与析出铅1的自然分离。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析出铅1处于倾斜状态时,支撑部2还可以包括曲线轨道26,曲线轨道26位于支撑部2的下方且曲线轨道26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延伸。具体而言,当析出铅1处于倾斜状态时,支撑部2可以通过在析出铅1下方的托板25支撑住析出铅1,随着切割的进行,析出铅1滑落;或者,支撑部2通过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 24分别夹紧析出铅1的两侧以固定析出铅1,并使析出铅1处于倾斜状态保持不动,刀片 31切割完成后,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使析出铅1受重力作用向下掉落,实现导电棒11与析出铅1的自然分离。
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支撑部2还可以包括支架22和驱动装置21。其中,支架22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枢转轴,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可转动地设置于枢转轴,驱动装置21与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相连且可选择地驱动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转动以支撑析出铅1。具体地,当分离工位的析出铅1为水平状态时,驱动装置21 驱动第一
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围绕枢转轴转动至水平位置,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 在析出铅1的底部托住析出铅1;当分离工位的析出铅1为竖直状态时,驱动装置21驱动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围绕枢转轴转动,使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分别夹紧析出铅1的两侧以固定住析出铅1;当分离工位的析出铅1为倾斜状态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围绕枢转轴转动,使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在析出铅1的下方托住析出铅1,或者使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在析出铅1的两侧夹紧析出铅1。由此,可更加灵活的调整第一托板23和第二托板24的位置,以在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式固定析出铅1。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曲线轨道26中部的曲率大于曲线轨道26起始端和曲线轨道26末端的曲率。由此,析出铅1与导电棒11分离后,可以沿着曲线轨道26缓慢滑落,防止析出铅1在滑落过程中受到损伤。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