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3643发布日期:2023-01-04 11:3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金属滚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


背景技术:

2.通常使用电镀方式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金属件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和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等方式。
3.滚镀即滚筒电镀,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滚镀过程中滚筒需要浸泡在电镀液成分不同的电镀槽内进行电镀操作,相邻电镀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气的风筒,因此需要用到行车将滚筒从当前浸泡的电镀槽中吊起,移动至下一工序的电镀槽上方,再将滚筒放下浸泡在另一电镀槽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滚镀生产时,工件需经过多次滚镀,因而整条滚镀生产线会包括多个电镀槽,但有时电镀件仅需经过部分的电镀槽的电镀液浸泡即可,因此整条滚镀生产线中会有部分电镀槽闲置,当行车将滚筒吊起行进时,滚筒表面残余的电镀液易滴落至其他闲置的电镀槽中,增加清洗其它闲置电镀槽的工作,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当行车将滚筒吊起行进时,滚筒表面残余的电镀液易滴落至其他闲置的电镀槽中,增加清洗其它闲置电镀槽工作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
6.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包括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电镀槽上方,且所述接水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电镀槽的长度,所述接水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电镀槽的宽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水槽的接水面积大于电镀槽槽口横截面的面积,接水槽可收集滚筒滴落下来的电镀液,减少电镀液进入闲置电镀槽,减少清洗闲置电镀槽的工作,实现节能减排。
8.可选的,所述接水槽的两长边侧均设置有挂耳,两所述挂耳相对侧分别与接水槽两长边侧固定连接,两挂耳挂设于相邻两电镀槽之间的风筒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挂耳搬运接水槽至电镀槽上方,挂耳挂设于风筒上方可限定接水槽的位置,防止接水槽脱离出电镀槽上方。
10.可选的,所述挂耳呈弧形状设置,所述挂耳远离接水槽的一侧与风筒侧壁相抵。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耳可引导滴落至电镀槽边缘的电镀液流入接水槽,减少电镀液进入闲置电镀槽,减少清洗闲置电镀槽的工作,挂耳可限定接水槽的位置,防止接水槽脱离出电镀槽上方。
12.可选的,所述接水槽中心深度大于接水槽边缘深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接水槽中心深度等于接水槽边缘深度,中心深度
更大的接水槽即接水槽的容积更大,可收集更多容量的电镀液。
14.可选的,所述接水槽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接水槽两长边固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水槽的中心深度大于接水槽边缘深度,电镀液滴落至接水槽中,接水槽的中心比接水槽的边缘承受更多的压强,易使接水槽的中心凹陷,加强板两端与接水槽两长边固定连接可加强接水槽中心处的强度。
16.可选的,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若干贯穿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两侧的接水槽的电镀液可相互对流,使加强板两侧的接水槽均匀收集电镀液,接水槽底面均匀受力可防止接水槽往一侧翻倒。
18.可选的,所述接水槽侧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设置有出水盖,所述出水盖可盖设于出水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水槽收集电镀液时,出水盖盖设于出水孔,防止电镀液流出,当接水槽结束收集电镀液时,出水盖可脱离出水孔,电镀液从出水孔流出,便于统一回收电镀液,节省人力。
20.可选的,所述出水盖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边缘卡接于出水孔边缘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加强密封出水孔,防止电镀液漏出接水槽。
22.可选的,所述出水孔的外侧设置有导流板。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可引导电镀液的流出方向,便于电镀液的回收。
24.可选的,所述接水槽的底面设置有两层。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接水槽的底面强度,电镀液易腐蚀接水槽底面,当上一层底面被腐蚀至出现不能收集电镀液时,下一层底面可收集电镀液防止电镀液流出接水槽。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接水槽的接水面积大于电镀槽槽口横截面的面积,接水槽可收集滚筒滴落下来的电镀液,减少进入闲置电镀槽的电镀液,减少清洗闲置电镀槽的工作,实现节能减排。
28.2.挂耳呈弧形状设置,可引导滴落至电镀槽边缘的电镀液流入接水槽,减少电镀液进入闲置电镀槽,减少清洗闲置电镀槽的工作。
附图说明
29.图1是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的剖面图;
31.图3是图1中的接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0、电镀槽;
33.1.滚筒;
34.30、风筒;31、凹槽;
35.1.接水槽;41、挂耳;42、加强板;43、贯穿孔;44、出水孔;
36.1.出水盖;51、密封圈;
37.1.导流板;
38.1.螺纹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滚镀生产线含有若干电镀槽10,电镀槽10呈规则四方体设置,相邻电镀槽10的侧边固定连接,电镀槽10内可容置电镀液,滚筒20可浸泡在任一电镀槽10的电镀液中对金属件进行电镀,相邻电镀槽10之间设置有风筒30,电镀槽10侧边上端与风筒30下端连接,风筒30侧边设置有若干风口,风筒30连接有风管,风管另一端与电机连接,风筒30可通过风口吸收电镀液挥发的有毒气体或难闻气体,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1.参照图1,滚筒20置于电镀槽10内并浸泡在电镀液中可实现滚镀操作,然后滚筒20可依靠行车来带动,使其移动至下一电镀槽10中进行滚镀。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滚镀生产线的临时隔离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接水槽40,接水槽40位于电镀槽10上方,接水槽40包括两个底板、两个侧板和两个弧形板,接水槽40的底面由两层底板构成;此外,该接水槽40的底面还可以由一层底板构成,此时底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侧板的厚度即可,以此来延长该接水槽40的使用寿命。
43.两底板均呈弧形状设置,对整个接水槽40来说,其中心位置的深度大于接水槽40边缘深度,即底板朝向远离接水槽40槽口的方向拱起设置;两侧板呈长方形,两侧板的长边侧分别与底板的两长边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两弧形板一侧呈弧形状,两弧形板呈弧形状的一侧分别与底板的两短边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同时,相邻侧板和弧形板的短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以围合形成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接水槽40。
44.两侧板和底板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电镀槽10的长度,侧板与底板组装之后,接水槽40的接水长度大于或等于电镀槽10的长度;接水槽4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电镀槽10的宽度。
45.两侧板的长边侧均设置有挂耳41,挂耳41呈弧形状设置,两挂耳41的长边侧分别与两侧板的长边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两挂耳41分别挂设在相邻两风筒30上,且弧形状的挂耳41有利于与风筒30侧壁贴合;风筒30侧边设置有凹槽31,两挂耳41远离接水槽40的长边侧边缘可卡设于凹槽31内。
46.两挂耳41可采用弹性金属材质,当搬运接水槽40至电镀槽10上方时,使两挂耳41远离接水槽40的长边侧小幅度往远离接水槽40的方向移动,当挂耳41挂设于风筒30上并局部与风筒30外侧壁相贴时,撤离外力,两挂耳41远离接水槽40的长边侧在弹性作用下复位,直至两挂耳41远离接水槽40的长边侧边缘落在凹槽31内。
47.接水槽40内设置有一个加强板42,加强板42底面呈弧形状设置且与接水槽40底板固定连接,加强板42的两端分别与接水槽40的长边中点固定连接,接水槽40的底面呈弧形状设置易使接水槽40的中心凹陷,加强板42加强接水槽40中心处的强度。加强板42上设置有三个贯穿孔43,相邻贯穿孔43之间等间距设置,贯穿孔43可使加强板42两侧的接水槽40的电镀液相互流通。
48.参照图3,接水槽40的一弧形板上设置有出水孔44,出水孔44上设置有出水盖50,出水盖50上设置有密封圈51,出水盖50外侧可设置把手,便于出水盖50盖设或脱离出水孔44,当接水槽40收集电镀液时,出水盖50盖设于出水孔44,密封圈51边缘卡接于出水孔44边缘,防止电镀液从接水槽40中漏出;当接水槽40结束收集电镀液时,出水盖50脱离出水孔44,电镀液可从出水孔44中流出,便于电镀液的回收。
49.在接水槽40的弧形板外侧设置有导流板60和螺纹板70,其中,导流板60和螺纹板70对称设置在出水孔44的两侧,且当接水槽40置于电镀槽10上方实施接水工作时,导流板60位于螺纹板70的下侧;导流板60可引导电镀液流出方向,便于电镀液的回收,导流板60和螺纹板70上均设置有螺纹,可与水管螺接,引导电镀液流向指定位置,便于电镀液的回收。
50.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搬运接水槽40至电镀槽10上方时,使两挂耳41远离接水槽40的长边侧小幅度往远离接水槽40的方向移动,当挂耳41位于风筒30上方时,撤离外力,两挂耳41远离接水槽40的长边侧在弹性作用下复位,直至两挂耳41远离接水槽40的长边侧边缘落在凹槽31内;出水盖50盖设于出水孔44,密封圈51边缘卡接于出水孔44边缘,接水槽40收集滚筒20滴落的电镀液,加强板42上的贯穿孔43使加强板42两侧的接水槽40的电镀液相互流通;出水盖50脱离出水孔44,电镀液可从出水孔44中流出,导流板60可引导电镀液流出方向,便于电镀液的回收。
5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