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表面钝化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100421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及铜合金表面钝化的新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解电泳法产生表面膜层的技术。
本发明做出以前、因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焊接性能而广泛应用。但是铜在空气中化学稳定性较差,易于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氯化物、硫化物起作用,失去铜的本来颜色,更重要的是性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所以铜及合金必须进行表面处理,以达到增强抗蚀性的目的。原来表面处理技术,绝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化学钝化法形成表面的钝化膜层。其工艺过程一般为产品经钝化前处理除油除锈和除去氧化膜后,进入化学钝化液形成膜层。其中钝化液是关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上述方法形成的钝化膜层与基体结合不牢固、不耐磨,不耐腐蚀。我国航天部文件QJ/476-79中规定用1∶1硝酸(比重1.42)溶液滴一滴在零件表面的钝化膜上,从溶液滴下起至开始冒泡为止的时间不低于5秒为合格。即使达到这个要求,抗浸蚀能力也很差,更况一般厂家只达到1-2秒,通不过盐雾及潮热试验。一到夏季高温、潮湿天气,化学钝化法难以维持正常生产,而且产品在库房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因受到腐蚀而返修甚至报废。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钝化膜层的缺点和不足,研制出了采用电解电泳法,使铜及铜合金表面产生既耐腐蚀、耐摩擦、又不影响导电和电焊性能、附着牢固、色泽光亮美观的钝化膜。
本发明的要点是采用电解电泳的工艺方法。钝化液由重铬酸钾、氢氧化铝、聚烯醇类化合物组成。工艺条件PH为6.0-7.5,温度在12至35℃,阴极电流密度为0.05-0.5A/dm2,阳极为不锈钢、持续电解5-20分钟。即可形成质量理想的钝化膜。
本发明的实施例重铬酸钾K2Cr2O720-50克/升氢氧化铝Al(OH)30.1-2.0克/升聚烯醇类化合物 0.1-4.0克/升其余为蒸馏水PH 6.0-7.5t℃ 12-35℃阴极电流密度iK0.05-0.5安培/分米2阳极 不锈钢板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阴极电解持续时间 5-20分钟产品出槽清洗干燥。
本发明的优点是得到的钝化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牢固,导电性、焊接性能良好,耐腐蚀性用1∶1硝酸(比重为1.42)溶液滴在零件膜上,按照QJ/476-79标准,从溶液滴下起至开始冒泡为止的时间长达200-240秒,比化学钝化的抗蚀能力提高几十至百余倍。产品外观颜色均匀、美观。
权利要求
1.一种由清洗、除油、除锈及钝化组成电解电泳法产生钝化层的工艺方法,其特点是钝化液是由重铬酸钾、氢氧化铝、聚烯醇类化合物,蒸馏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解电泳法产生钝化膜层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重铬酸钾(K2Cr2O7)为20-50克/升、氢氧化铝〔Al(OH)3〕为0.1-2.0克/升、聚烯醇类化合物0.1-4.0克/升,其余为蒸馏水。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解法产生钝化膜层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极材料为不锈钢、PH值为6.0-7.5、温度为12℃-35℃,阴极电流密度为0.05-0.5A/dm2,钝化液进行搅伴,阴极电解时间为5-20分钟。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在含有重铬酸钾(K
文档编号C25D11/38GK86104659SQ86104659
公开日1988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9日
发明者邱训高 申请人:天津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