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注水恒流器外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71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面注水恒流器外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注水恒流器外套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注水井的结构简单、控制注水量准确的与定量堵塞器配合使用的外套装置。
目前,我国陆上油田主要采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开发方式,利用分层分注减少层间矛盾,提高波及系数和水驱采收率。但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配水器由于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导致投劳、调配成功率低。主要是受到井下和地面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停限电、设备老化、维修频繁、注水质差等,均可造成井下管柱结垢或出现地层水倒灌现象以及返泥浆沙问题,给井下调配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往往是堵塞器再投入或捞出过程中遇阻或遇卡,因而增加了调配工作量及作业工作量。另外,对于井深在2500米以上的注水井和高压地层的分注问题,由于对地层认识和制造工艺的限制,致使深井分注一直不能正常生产,地质分层配注水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制约了油田深井的开发生产,使水驱采收率受到一定影响。以上所述问题,如井下管套变形,出泥浆沙,深井的分注及合注井的控制注水量问题,急待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定量堵塞器配合使用的地面注水恒流器外套装置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外套主体(1)、上压盖(2)、下接头(3)、中心套(4)和侧接头(5)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套主体(1)上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上压盖(2),上压盖(2)内侧设有密封圈(11),外套主体(1)下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下接头(3),外套主体(1)内设有中心套(4),中心套(4)的一端以螺纹连接于下接头(3)内,中心套(4)的另一端与密封圈(11)靠接,中心套(4)的一侧设有中心套出水孔(7),中心套(4)的壁厚一侧设有传压孔(9),外套主体(1)的侧面固接有侧接头(5),侧接头(5)中心为出水孔(8),侧接头(5)的一端口设有圈槽(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控制注水量准确,利用它提高了注水合格率,调整了注水井的注水状况,解决了层间矛盾,是一种适于油田普遍推广的经济有效的与定量堵塞器配合使用的外套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视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其中1、外套主体,2、上压盖,3、下接头,4、中心套,5、侧接头,6、进水孔,7、中心套出水孔,8、出水孔,9、传压孔,10、圈槽,11、密封圈。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它由外套主体1、上压盖2、下接头3、中心套4和侧接头5组成,外套主体1上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上压盖。2,上压盖2内侧设有密封圈11,外套主体1下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下接头3,外套主体1内设有中心套4,中心套4的一端以螺纹连接于下接头3内,中心套4的另一端与密封圈11靠接,中心套4的一侧设有中心套出水孔7,中心套4的壁厚一侧设有传压孔9,外套主体1的侧面固接有侧接头5,侧接头5中心为出水孔8,侧接头5的一端口设有圈槽10,将预先设定好流量的堵塞器放入中心套4中,水经下接头3的进水孔6注入,通过中心套4的中心套出水孔7,再经侧接头5中心的出水孔8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地面注水恒流器外套装置,它由外套主体(1)、上压盖(2)、下接头(3)、中心套(4)和侧接头(5)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套主体(1)上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上压盖(2),上压盖(2)内侧设有密封圈(11),外套主体(1)下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下接头(3),外套主体(1)内设有中心套(4),中心套(4)的一端以螺纹连接于下接头(3)内,中心套(4)的另一端与密封圈(11)靠接,中心套(4)的一侧设有中心套出水孔(7),中心套(4)的壁厚一侧设有传压孔(9),外套主体(1)的侧面固接有侧接头(5),侧接头(5)中心为出水孔(8),侧接头(5)的一端口设有圈槽(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注水恒流器外套装置,它由外套主体、上压盖、下接头、中心套和侧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套主体上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上压盖,上压盖内侧设有密封圈,外套主体下端口以螺纹连接有下接头,外套主体内设有中心套,中心套的一端以螺纹连接于下接头内。它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控制注水量准确,利用它提高了注水合格率,调整了注水井的注水状况。
文档编号E21B43/20GK2444058SQ0024593
公开日2001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8日
发明者郭怀春, 赵梅庆 申请人:刘玉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