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408957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特别是涉及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特别是涉及桩的施工方法。
传统的混凝土桩包括预制桩和现场灌注桩,上述预制桩的施工工艺在于通过打桩机以静压方式压入地基中,其优点在于噪音小,但是其在施工工程中挤压土体,从而造成地基隆起,或将周围地基中的管线,或者周围建筑物的破坏。现场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一般是进行钻孔,在含水量较大的地区,进行泥浆护壁,其优点在于不对周围地区,管线,道路造成破坏,但是该工艺经常具有因在泥浆中浇注混凝土,从而混凝土桩身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不仅可避免地基土体,管线或道路的破坏,而且可确保桩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振动方式将预制的混凝土管沉入到地基中的规定位置,在此动作过程中,将挤入到预制的混凝土管内部的地基土体通过该预制的混凝土管而向上排出到该预制的混凝土管之外。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挤入到预制的混凝土管内的地基土体是通过该管壁上开设的排土孔排出的。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由多节管形成,每节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排土孔。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为预应力混凝土管。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为钢筋混凝土管。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排土孔开设于预制的混凝土管的上部。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的底边部截面呈更偏向内侧倾斜的锥状,更偏向外侧倾斜的锥状,或从该底面中间处向内外侧均倾斜的锥状。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在将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沉入地基中后,将管内的地基土体完全排除,在管内灌注混凝土,或在放入钢筋后灌注混凝土,或者在设置预应力钢筋后灌注混凝土。
在上述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在将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沉入地基中后,将管内的地基土体完全排除,对预制的混凝土管底部,即桩底端的土体进行挤压,然后制作桩端混凝土承力盘,或钢筋混凝土承力盘。
在上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中,形成较大直径的预制的薄壁混凝土管,以便促使管内的地基土体向管外排出。
由于采用空心的预制混凝土管,在将该管沉入地基中时,通过采用薄壁管,在管上开孔,特别是对该管施加振动力,故可减小该管与进入管内的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地使地基土体进入管内,向上移动,最终排到该管外,在此情况下,在使管进入地基的过程中,大大减小了对周围土体的挤压,从而使周围建筑物,路面,管道的破坏可能性大大降低,也同时克服了灌注桩中的缩径,断桩的缺陷。由于预制管同时用作护壁,可以较高的质量,在管底部制作桩端承力盘,也可形成高质量的混凝土桩身。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处于施工状态的混凝土预制管的剖视图;图2为混凝土预制管的底边部的另一种形式的局部的剖视图;图3为混凝土预制管的底边部的又一种形式的局部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是这样进行的,即通过振动器5,以振动方式将预制的混凝土管1沉入到地基中的规定位置,在此动作过程中,挤入到预制的混凝土管1内部的地基土体向上移动,其通过开设于该预制的混凝土管臂顶部的排土孔2而排出到该预制的混凝土管1之外。上述振动器5是通过振动器座4设置于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1的顶部上的。在将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振动到规定位置后,可取下振动器5和振动器座4,将预制的混凝土管1内的地基土体完全掏出,比如,采用螺旋钻钻孔的方式,或采用挖土的方式,然后,在该预制的混凝土管1的底部形成混凝土的承力盘孔,浇注混凝土,在该预制的混凝土管1的底部形成扩大的大头,或在管1的侧壁的某个标高处制作中间的承力盘孔,或分支孔,在其内浇注混凝土,形成中间的混凝土承力盘或分支。由于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1在桩的施工过程中,构成护壁,并且不将其提出,故在浇注桩时,没有缩径的现象,确保了桩身的质量,并且可确保承力盘和分支的质量。
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1的底边部3的截面呈从该底面中间处向内外侧对称地倾斜的锥状,如图1所示,该形状可均衡地将地基土体向管臂的内外排挤。另外,上述底边部的截面形状还可呈更偏向内侧倾斜的锥状,如图2所示。此外,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1的底边部3的截面形状也可呈更偏向外侧倾斜的锥状,如图3所示。图1~3给出的三种底边部的截面形状可对应于不同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以振动方式将预制的混凝土管沉入到地基中的规定位置,在此动作过程中,将挤入到预制的混凝土管内部的地基土体通过该管而向上排出到该预制的混凝土管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入到预制的混凝土管内的地基土体是通过该管壁上开设的排土孔排出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由多节管形成,每节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排土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为预应地混凝土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为钢筋混凝土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土孔开设于预制的混凝土管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的底边部截面呈更偏向内侧倾斜的锥状,更偏向外侧倾斜的锥状,或从该底面中间处向内外侧均倾斜的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沉入地基中后,将管内的地基土体完全排除,在管内灌注混凝土,或在放入钢筋后灌注混凝土,或者在设置预应力钢筋后灌注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预制的混凝土管沉入地基中后,将管内的地基土体完全排除,对预制的混凝土管底部,即桩底端的土体进行挤压,然后制作桩端混凝土承力盘,或钢筋混凝土承力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较大直径的预制的薄壁混凝土管,以便促使管内的地基土体向管外排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可避免地基土体,管线或道路的破坏,而且可确保桩的质量。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即以振动方式将预制的混凝土管沉入到地基中的规定位置,在此动作过程中,将挤入到预制的混凝土管内部的地基土体通过该管而向上排出到该预制的混凝土管之外。
文档编号E02D5/00GK1355355SQ0210010
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4日
发明者张国梁 申请人:张国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