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过油管井口封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859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压过油管井口封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井起出井下油管、抽油杆时防喷的井口封井器,尤其是带压过油管井口封井器。
背景技术
油田生产油井,井下有油管和抽油杆,抽油杆带动井下抽油设备往复抽油,抽出的油液从油管内往上返出井口,井口上装有采油树。起出井下管柱时,为了防喷于油套头上装有封井器。以往的油管和抽油杆自封是靠小直径胶芯套过大直径管柱(或杆柱),需要不同规格的胶芯套,目前只有 油管胶芯套,带压起出油管接箍过胶芯套时,都要发生少量液体进溅。胶芯套承受动压能力和带压起下寿命都不能满足作业井防溢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通用性自动补尝的带压过油管井口封井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将封井橡胶套置于有上、下安装法兰的外壳里,封井橡胶套与外壳之间套入充液胶囊套、留有环腔,在外壳侧壁上装有与里面环腔连通的液压油嘴,其中封井橡胶套常态下其内径大于所封管柱的外径;油嘴通过管路连通储能器、液压泵,管路上装有两组带双向单流阀的快速接头;充液胶囊套的上、下两端硫化在环形圈上,储能器支路上装有常开式二位二通阀,环形圈与外壳内壁之间装有密封盘根。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手动液压泵。由以上方案构成的封井器,封井橡胶套与外部构成液压补尝系统,封井效果好,可达到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手动液压泵和储能器联合控制过油管封井器,手动液压泵建立初始压力,储能器调节胶套的接触压力,实现了φ116mm自由通径胶套,对直径φ73mm~114mm管柱的变径动态密封。单胶套在套压157Mpa、用作业游动系统起下时,可连续过油管3000m。


附图1是本井口封井器工艺流程图;附图2是图1外壳4及内部半剖结构图;附图3,4是图2上I,I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2所示,将封井橡胶套14置于有上、下安装法兰的外壳6里,封井橡胶套14与外壳6之间套入充液胶囊套10、留有环腔12,在外壳6侧壁上装有与里面环腔12连通的液压油嘴11,其中封井橡胶套14常态下其内径大于所封管柱的外径;油嘴11通过管路5连通储能器2、液压泵1,管路5上装有两组带双向单流阀的快速接头(4,7);充液胶囊套10的上、下两端硫化在环形圈(13,9)上,储能器2支路上装有常开式二位二通阀3,环形圈(13,9)与外壳6内壁之间装有密封盘根。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手动液压泵1,省电且安全。由以上方案构成的井口封井器,通过外壳6上、下法兰8组装在井口大四通上。为使胶囊套10定型、使其两端与环形圈(13,9)硫化为一体,其中上环形圈被外壳的上法兰压于其下,上环形圈留有拆卸螺钉孔,环形圈与外壳内壁之间装密封盘根。
权利要求1.一种涉及带压过油管井口封井器,井口上含有安装四通法兰及封井橡胶套,其特征在于a、封井橡胶套(14)置于有上、下安装法兰的外壳(6)里,封井橡胶套(14)与外壳(6)之间套入充液胶囊套(10)、留有环腔(12),在外壳(6)侧壁上装有与里面环腔(12)连通的液压油嘴(11),其中封井橡胶套(14)常态下其内径大于所封管柱的外径;b、油嘴(11)通过管路(5)连通储能器(2)、液压泵(1),管路(5)上装有两组带双向单流阀的快速接头(4,7);c、充液胶囊套(10)的上、下两端硫化在环形圈(13,9)上,储能器(2)支路上装有常开式二位二通阀(3),环形圈(13,9)与外壳(6)内壁之间装有密封盘根。
2.根据权利有权1所述的井口封井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手动液压泵(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带压过油管井口封井器,提供具有通用性自动平衡的井口封井器。它将封井橡胶套置于外壳里,封井橡胶套与外壳之间套入充液胶囊套、留有环腔,在外壳侧壁上装有与里面环腔连通的液压油嘴,其中封井橡胶套常态下其内径大于所封管柱的外径;油嘴通过管路连通储能器、液压泵,管路上装有两组带双向单流阀的快速接头;充液胶囊套的上、下两端硫化在环形圈上,储能器支路上装有常开式二位二通阀,环形圈与外壳内壁之间装有密封盘根。采用手动液压泵和储能器联合控制过油管封井器,手动液压泵建立初始压力,储能器调节胶套的接触压力,实现了φ116mm自由通径胶套,对直径φ73mm~114mm管柱的变径动态密封。
文档编号E21B33/03GK2584810SQ0228799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梁东梅 申请人:梁东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