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416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口油管测压取样器的防盗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油 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
2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它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的步伐。 而石油又是诸多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盗窃原油,破坏油 田设施的案件时有发生,尤其在偏远井,从井口盗窃原油是不法分子经常采用 的手段。
目前的油井采油树、井口取样器虽已经进行了改进,具有一定的防盗性能,
但仍然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例如
1、 井口取样器及防盗装置安装过程繁琐。
2、 防盗装置安全性不够好,容易受到其他开启工具强力破解。
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安装简便,既能提取样油, 又能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取样器盗窃原油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 其结构为圆柱形中空外壳一端连接井管,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 密封盖板及锁紧装置。外壳上设置有提取样油的出油管。在外壳内部设置有可 沿外壳左右滑动的柱形密封芯子,密封芯子靠近井管的一端设置有相应的内螺 纹,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密封芯子的外缘上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
2、 便于安全操作,停抽时间较短。
3、 具有抗破坏、防盗性、密封性较好。


附图l为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外壳l、密封盖板2、出油管3、密封芯子4、凹槽5、 密封圈6、机械式密码锁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l对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作以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圆柱形中空外壳1一端连接井管,
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盖板2及锁紧装置。外壳1上设置有 提取样油的出油管3。在外壳1内部设置有可沿外壳左右滑动的柱形密封芯子4, 密封芯子4靠近井管的一端设置有相应的内螺纹,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凹槽5,在 密封芯子4的外缘上设置有密封圈6。
该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安装过程为
1、 安装前先将油井停抽;
2、 将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外壳l焊在井口立管上;
3、 将密封芯子4装入外壳1内部,密封井管开口;
4、 将密封盖板2关闭,用锁紧装置锁住,恢复油井工作。 该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取样过程为
1、 打开锁紧装置及密封盖板2;
2、 将取样油桶挂在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出油口处;
3、 用专用扳手将密封芯子4旋出一段,连通出油口和井管开口,即可取样。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外壳l为一圆柱形中空圆筒,右 端焊接在井口立管上,外壳l内部通过井管开口与井管连通。外壳上靠近井 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油管3。密封芯子4是大小与外壳1相适应的阶梯轴,与外 壳1间隙配合,可在外壳l内滑动。密封芯子4在外端面上开有凹槽5,在里 端小轴上制有外螺纹。在外壳1上与井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与密封芯子4相应 的内螺纹,密封芯子4的里端与外壳1上的内螺纹咬合,密封井管的开口。 在密封芯子小轴后端设置有用于二级密封的密封圈6。在出油管外侧的密封 芯子4上设置有三道密封圈6,用于取样时对该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的 密封。外壳1的外端设置有密封盖板2,密封盖板2通过机械式密码锁7锁紧。 该锁紧装置可以是公知任何密码锁,且都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使用方便,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1、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圆柱形中空外壳一端连接井管,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盖板及锁紧装置,外壳上设置有提取样油的出油管,在外壳内部设置有沿外壳左右滑动的柱形密封芯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 紧装置是一种使用相应工具和方法才能打开的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 是机械式密码锁。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外壳在连 接井管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密封芯子一端设置有相应的外螺纹,在密封芯子 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密封芯子 的外缘设置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其结构为圆柱形中空外壳一端连接井管,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盖板及锁紧装置。外壳上设置有提取样油的出油管。在外壳内部设置有可沿外壳左右滑动的柱形密封芯子,密封芯子靠近井管的一端设置有相应的内螺纹,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在密封芯子的外缘上设置有密封圈。该油井井口测压防盗取样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有效防止井口窃油事件的发生,保证了生产安全,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E21B49/08GK201129157SQ200720159509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冯永江, 尹西波, 徐清华, 李晓苹, 程兴涛, 程爱霞, 勇 赵, 波 赵 申请人:勇 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