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152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淤泥固结施工插放排水板用插板机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 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行走方便,调头简单,定位准确的淤泥固结用插 板机。
背景技术
河、湖淤泥固结处理、及围海吹填造地、软地基处理过程中,为使含 水量极高的淤泥能够快速排水固结,通常采用真空预压固结施工技术,在
固结施工中需向淤泥中打设相间排水板(例如相间80-120cm),通过对排水 板施以排水负压,使淤泥中水份得以快速排除,从而实现淤泥快速固结。
打设排水板需要能够在淤泥表面承载及行走的插板机,地基承载力足 够,可以采用轨道式插板机,水中可以在船上装插板机可完成,而由于含 水量极高的淤泥承载力极低,插排机一般重达10-15吨左右,难以直接在淤 泥表面施工。人工插放排水板,施工效率极低,并且安全性极差,造成施 工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较常采用在淤泥表面铺设土工布及多层格栅, 表面再垫砂层或铺设土工格栅等(统称垫层),使插板机放置于垫层上进行插 板施工,例如中国专利CN1858361、 CN101324063等均是采用此方法。然 而在淤泥表面做支护垫层,不仅成本高,约占施工成本10—15%,而且垫 层不稳定,很容易造成插板机的倾倒,因而施工安全性差。为此也有提出 采用架设浮桥方法,如中国专利CN2811400公开的钢轨式插板机,通过搭 设钢轨,使插板机在钢轨上行走,此方法不仅结构复杂,施工搭建成本仍 然较高,而且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需要求具有相当承载力,例如干化 至地基承载力》2.5kpa以上,因此只能用于承载力大的硬地基,依然不能 直接用于淤泥及软弱土地基施工。并且浮桥移位、调头极为困难,同样插 板效率较低。中国专利CN101144281公开的浮动式插板机,与上述专利基 本相同。特别是上述插板机在淤泥中行走极不方便、且定位不易准确。因 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 和施工成本低,定位准确,且能直接在淤泥表面行走,行走、调头易操作的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
本发明目的实现,主要构思是利用沉箱浮力支承插板机,并完成行走, 改进是采用两组桥式浮箱交叉组成承载支承平台,并使两组桥式浮箱可以 交替在淤泥中升降及相对移动,通过一组桥式浮箱压于淤泥中实现承载, 另一组桥式浮箱抬起移动,两组浮箱交替工作,实现插板装置的移动行走 和调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说,本发明淤 泥固结用插板装置,包括承载插板机工作平台及设置于平台上的插板机, 其特征在于插板机工作平台由桥式浮箱支承,桥式浮箱由相互交叉且能相
对移动和转动的A组桥式浮箱和B组桥式浮箱组成,各浮箱与桥梁间有升 降装置,可以使浮箱抬起或压下,插板机设置于工作平台一端。 本发明中
浮箱主要为承载上方插板机提供足够浮力,其形状不限,例如包括方 形、椭圆形、圆形等各种空心体积浮箱。本发明中一种较好,浮箱采用倒 梯形结构,此结构不仅在淤泥中稳定性好,而且下小上大锥面结构有利于 浮箱从淤泥中抬起。
两组桥式浮箱交叉且能相对移动和转动,主要是满足桥式浮箱能够在 淤泥中移动前进及调头,即移动或转弯时, 一组浮箱承载负荷,另一组浮 箱浮起移动或转动,两组交替进行,实现承载载荷的支承桥式浮箱装置前 进移动或转弯调头。
浮箱与桥梁间升降装置,主要作用是使支承桥梁平台(包括上面的插板
机)的浮箱能实现上下升降插入淤泥或抬起,从而为完成实现行走、调头提 供支持,按此功能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升降的机械装置均可以应用。从操 作、控制简单角度,本发明一种较好为采用液压缸。
插板机设置于工作平台一端,主要是方便两组浮箱交替移动,不使成 为移动障碍。
此外,为提高转弯、调头效率,交叉的A组桥式浮箱和B组桥式浮箱, 一种较好为两桥呈一长一短结构,此结构有利于在转弯、调头时可以加大 交叉桥式浮箱的转动角度,縮短转弯、调头时间。
为提高浮箱上下升降时平台的稳定性, 一种较好是在浮箱与桥梁间设 有升降导杆,以确保浮箱升降垂直进行,防止偏斜带来安全隐患。
为使两组浮箱交替移动灵活,交叉的上下两桥式浮箱间还可设置移动 滑车。本发明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交叉桥式浮 箱作为承载支承,使得插板机不仅直接可以在淤泥中移动完成插板,而且 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插板效率高,可降低插板成本, 此外,还具有行走、调头简单方便,浮箱下沉定位性好,插板定位准确, 不会发生下沉、倾倒等安全事故,安全性好,是一种淤泥固结施工插放排 水板用新颖插板装置。
以下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不代表本发明构思下全部技术
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限定, 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
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非实质性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
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l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参见附图,本发明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有两个相对倒梯形
浮箱4及桁架14组成A组桥式浮箱,两个相对浮箱6及桁架13组成B组 桥式浮箱,两组浮箱活动交叉设置(可以转动及相对移动),组成十字承载平 台。各浮箱与桥桁架间有二个支撑液压油缸2,及四根浮箱升降导杆7。 A 桥式浮箱与B桥式浮箱间有滑车8,有利于桥式浮箱滑动移位,下桥式浮箱 背面有稳定底盘5,中心轴3使两组浮箱活动相交定位(中心轴具有定位作 用, 一是提高整体浮箱工作平台的稳定性,二是有利于准确定位)。浮箱构 成的承载平台上方有工作平台1,四周有安全护栏,工作平台一端有龙门架 12,其上悬挂有插板机井架9,井架上有振动锤IO、下有排水板导杆ll。
各浮箱体底部和/或侧边设有连通压縮气的带孔气管(图中未给出),在浮箱 上升过程中通过向气管压入压縮空气,以减小淤泥对浮箱的吸力。
施工时,先将A组浮箱,由液压油缸将其压入淤泥中,此时B组浮箱 及其上的工作平台,借助A组浮箱浮力浮于淤泥表面,启动水平液压油缸(图 中未显示)顶推,使B组浮箱相对于A组浮箱移动一插板距离(例如0.8_1.5 米),启动B组浮箱液压油缸,将B组浮箱压入淤泥中,使A组浮箱浮起并 同向移动一插板距离,并再次将A组浮箱压入淤泥,插板机工作进行插板。 插板完成后,重复上述过程,实现插板机不断前移,完成插板机在淤泥表面行走插板。
当一行插板施工结束调头作业插另一行排水板,分别上述浮箱上升、
压入动作,遂次将一组浮箱旋转一角度例如20度,再使另一组浮箱转动一 角度,交替两组浮箱转动,直到旋转90度后,移动行走至下一行排水板插 放位置,继续交替转动两组桥式浮箱,至转动90度,则位于下一行插板位 置,开始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下一行排水板插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 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 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浮箱形状改变,桥式梁结构改变,插板机 形式,浮箱升降装置不同例如丝杆/螺姆,省略浮箱上连通的压縮气管,等 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功 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包括承载插板机工作平台及设置于平台上的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插板机工作平台由桥式浮箱支承,桥式浮箱由相互交叉且能相对移动和转动的A组桥式浮箱和B组桥式浮箱组成,各浮箱与桥梁间有升降装置,可以使浮箱抬起或压下,插板机设置于工作平台一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浮箱与桥梁间升 降装置为液压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浮箱为倒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征在于浮箱与桥梁间有 升降导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征在于交叉上下两桥式 浮箱间有移动滑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浮箱通过定 位轴交叉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征在于交叉下部桥式浮 箱背面有稳定底盘。
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或7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 征在于交叉的A组桥式浮箱和B组桥式浮箱,两浮箱桥呈一长一短。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征在于各浮箱体底部和 /或侧边有连通压縮气的带孔气管。
10、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 6或7所述淤泥固结用插板机,其特 征在于各浮箱体底部和/或侧边有连通压縮气的带孔气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淤泥固结用插板装置。本发明是对淤泥固结施工插放排水板用插板机的改进,其特征是插板机工作平台由桥式浮箱支承,桥式浮箱由相互交叉且能相对移动和转动的A组桥式浮箱和B组桥式浮箱组成,各浮箱与桥梁间有升降装置,可以使浮箱抬起或压下,插板机设置于工作平台一端。较现有技术,插板机不仅直接可以在淤泥中移动完成插板,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插板效率高,可降低插板成本,此外,还具有行走、调头简单方便,浮箱下沉定位性好,插板定位准确,不会发生下沉、倾倒等安全事故,安全性好,是一种淤泥固结施工插放排水板用新颖插板装置。
文档编号E02D3/00GK101614007SQ20091018170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9日
发明者金亚伟, 金亚军 申请人:宜兴市鑫泰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