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325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工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矿工程中,需要对运输机、破碎机和转载机进行冷却处理。目前采用水冷却的 方式对上述设备进行冷却处理,在冷却处理后,上述运输机、破碎机和转载机等冷却水产生 设备需要向外排出冷却水,因此,煤矿工程中存在冷却水的排放问题。目前的煤矿工程中,对于冷却水产生设备产生的冷却水,一般有以下两种排放方 式。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将冷却水排入出煤系统。具体做法是,将冷却水从冷却水产生设备 中直接排放到采出的煤中,煤与冷却水混合后通过运输机运出巷道。另一种方式是将冷却 水排入顺槽排污系统。具体做法是,在煤矿巷道的地面上挖出连通到巷道外的顺槽,将冷却 水沿着该顺槽排出巷道。采用直接将冷却水排入出煤系统的处理方式,由于在采出的煤中混合了冷却水, 因此增加了煤质的水分含量,降低了出煤质量。采用将冷却水排入顺槽排污系统的处理方 式,由于地质层具有可渗透性,冷却水通过顺槽渗透进入巷道地下,因此对煤层形成浸泡, 增加了煤质的水分含量,降低了出煤质量。并且,上述两种方式均将冷却水作为废水排放, 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降低煤 质的水分含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水产生设备、冷却水处理设 备,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冷却水产生设备和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的输水管。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水产生设备包括运输机、破碎机和转载机之一或其组合。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包括泵站、液压装置,以及用于连通所述泵站和所述液压装置的供液管路; 所述泵站与所述输水管连接。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泵站之间。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喷雾装置,与所述输水管连接。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喷雾装置之间。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污水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0020]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污水管之间。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污水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如上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污水管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通过输水管将冷却水产生设备产生的冷 却水输送到冷却水处理设备,由冷却水处理设备对冷却水进行利用和/或排放处理,不但 使得开采出的煤中不会混合冷却水,降低了煤质的水分含量,提高了出煤质量;而且能够对 冷却水进行再利用,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 系统至少包括冷却水产生设备11、冷却水处理设备13和用于连通冷却水产生设备11和冷 却水处理设备13的输水管12。其中,冷却水产生设备11连接输水管12,冷却水产生设备11产生的冷却水排入输 水管12。输水管12连接冷却水产生设备11和冷却水处理设备13,冷却水沿输水管12流 到冷却水处理设备13。冷却水处理设备13连接输水管12,对输水管12中的冷却水进行利 用和/或排放处理。并且,冷却水产生设备11可以包括现有的运输机、破碎机和转载机中 的一项或多项;冷却水处理设备13可以包括液压设备组、喷雾装置和污水管的一项或多 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冷却水产生设备11产生的冷却水,并不是直接排放 到采出的煤中或排放到地面的顺槽中,而是将其通过输水管12排放到冷却水处理设备13, 再由冷却水处理设备13对冷却水进行利用和/或排放处理,不但使得开采出的煤中不会混 合冷却水,降低了煤质的水分含量,提高了出煤质量;而且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再利用,提高 了冷却水的利用率,降低了开采成本,并且节约了珍贵的水资源。[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 实施例中,以冷却水产生设备11包括运输机、破碎机和转载机为例予以说明。具体地,在运 输机中,由运输机齿箱111和运输机电机112产生冷却水;在破碎机中,由破碎机电机113 产生冷却水;在转载机中,由转载机齿箱114和转载机电机115产生冷却水。并且,在本实 施例中,仅以冷却水处理设备13包括液压设备组和污水管131为例,其中,液压设备组具体 包括泵站132、供液管路133和液压装置134。如图2所示,运输机齿箱111、运输机电机112、破碎机电机113、转载机齿箱114和 转载机电机115连接到输水管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运输机齿箱111、运输机电机 112、破碎机电机113、转载机齿箱114和转载机电机115与输水管1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 限制,现有的水路连接方式均可适用,只要使得运输机齿箱111、运输机电机112、破碎机电 机113、转载机齿箱114和转载机电机115产生的冷却水输送到输水管12中即可。其中,一 种较佳的连接方式是,将运输机齿箱111、运输机电机112、破碎机电机113、转载机齿箱114 和转载机电机115的冷却水出水口通过两通管件连接到输水管12。输水管12连接上述运输机齿箱111、运输机电机112、破碎机电机113、转载机齿箱 114和转载机电机115,并且还连接污水管131和泵站1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输 水管12的管路结构、水管材质以及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现有的管路结构、水管材质以 及水路连接方式均可适用。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根据由运输机齿箱111到污水管 131的路径设置一条主输水管,从运输机电机112、破碎机电机113、转载机齿箱114、转载机 电机115以及泵站132处各连接一条辅输水管,分别针对每一条辅输水管采用三通管件和 “U”型卡子将其连接到主输水管,其中,主输水管和辅输水管均可以采用与现有的液压设备 组中的供液管路相同的水管材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处理设备13包括液压设备组和污水管131。 其中,污水管131对来自输水管12的冷却水进行排放处理。具体地,污水管131连接输水 管12,将冷却水作为污水排放到巷道外。液压设备组对冷却水进行利用处理。具体地,液压设备组具体包括泵站132、供 液管路133和液压装置134。泵站132连接输水管12和供液管路133,将来自输水管12的 冷却水泵入供液管路133。供液管路133连接泵站132和液压装置134,来自泵站132的冷 却水沿供液管路133排入液压装置134。液压装置134连接供液管路133,将供液管路133 中的冷却水作为液压工作介质,从而实现了对于冷却水的回收再利用。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污水管131与输水管12之间连接截止阀21,对输入污水管 131的冷却水进行控制;在泵站132与输水管12之间连接截止阀22,对输入泵站132的冷 却水进行控制。当截止阀21与截止阀22均导通时,一部分冷却水输入泵站132,另一部分 冷却水输入污水管131。当泵站132为液压装置134提供的供水未达到饱和时,可以关闭截 止阀21,截止冷却水输入污水管131,此时全部冷却水都输入泵站132。当泵站132为液压 装置134提供的供水饱和时,关闭截止阀22,截止冷却水输入泵站132,此时全部冷却水都 输入污水管131。在实施例二中,仅以冷却水处理设备13中包括液压设备组和污水管131为例。由 于按照国家对于煤矿生产的“一通三防”的相关规定,必须在巷道内设置用以降低煤尘的喷 雾装置,因此,在其它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冷却水处理设备13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喷雾装
5置,或者包括液压设备组、污水管以及喷雾装置中的一项或多项。喷雾装置也对冷却水进行 利用处理。具体地,喷雾装置连接输水管12,将输水管12中的冷却水喷洒到空气中作为防 尘喷雾,以降低煤矿巷道内的煤尘。并且,对于冷却水处理设备13中包括喷雾装置的情况,还可以在喷雾装置与输水 管12之间连接截止阀,用于对输入喷雾装置的冷却水进行控制,当喷雾装置向空气中提供 防尘喷雾所需的供水饱和时,关闭该截止阀,此时冷却水输入其它冷却水处理设备13中。 并且,当泵站132与防尘喷雾中存在一者供水尚未饱和时,或者泵站132与防尘喷雾二者的 供水均尚未饱和时,关闭与污水管131连接的截止阀21,优先让冷却水输入泵站132和防 尘喷雾。当泵站132与防尘喷雾二者的供水均已饱和时,导通与污水管131连接的截止阀 21,让部分冷却水通过污水管131排出。由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水管12连通冷却水产生设备11与 冷却水处理设备13,由冷却水处理设备13对冷却水产生设备11产生的冷却水进行利用和 /或排放处理,因此,开采出的煤中不会混合冷却水,从而降低了煤质的水分含量,提高了出 煤质量。经过测量表明,在张集矿年产300万吨1212(1)综采工作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 却水处理系统,能够循环利用的冷却水达到10立方米/小时,出煤的水分含量由6%下降到 4%,煤质提高了 140大卡。并且,冷却水处理设备13可以采用液压设备组,将冷却水作为液压工作介质进行 再利用;冷却水处理设备13还可以采用喷雾装置,将冷却水作为防尘喷雾进行再利用,因 此,在提高出煤质量的同时,更加节约了珍贵的水资源,降低了煤矿开采成本,有利于创造 更高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对于年产300万吨的综采工作面来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冷却 水排放系统,全年能够增加经济效益约1700万元。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处理系统易于实 施,便于在煤矿工程中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产生设备、冷却水处理设备,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冷却水产生设备和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的输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产生设备包括运输机、破碎机和转载机之一或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包括泵站、液压装置,以及用于连通所述泵站和所述液压装置的供液管路; 所述泵站与所述输水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泵站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 包括喷雾装置,与所述输水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喷雾装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 还包括污水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污水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处理设备还 包括污水管,与所述输水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四截止阀,设置于所述输水管和所述污水管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水产生设备、冷却水处理设备,以及用于连通上述冷却水产生设备和上述冷却水处理设备的输水管。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冷却水处理系统,通过输水管将冷却水产生设备与冷却水处理设备连通,由冷却水处理设备对冷却水进行利用和/或排放处理,不但使得开采出的煤中不会混合冷却水,降低了煤质的水分含量,提高了出煤质量;而且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再利用,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E21F5/04GK201763390SQ20102050501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4日
发明者何文献, 徐仁海, 杨宗保, 王磊, 盖军, 董现忠, 韩维刚, 顾磊, 高夕, 魏兴乐, 齐远智 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