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444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基进 行处理时强夯机所用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变形 的要求时,常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以改变地基土质的工程性能,进而满足建筑工程要 求。[0003]在建筑施工地基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加固地基的方法为强夯法,而强夯机作 为实施强夯处理地基的一种首要选择的机械设备,在对地基处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常见的强夯机包括机身、夯锤和脱钩装置,其中,脱钩装置通过强夯机机身 的吊钩相连,通常强夯机夯锤的重量较大,一般重达几吨至几十吨;在强夯机进行地 基处理工作时,使脱钩装置钩住夯锤,把夯锤吊到几米至几十米的高度,然后使脱钩装 置与夯锤相分离,此时,夯锤从空中落下而与地面相碰撞,在碰撞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冲 击能量,冲击能量在地面上产生相应的应力波和动应力,在应力波和动应力的反复作用 下,松散软质的地基土质得到加固,承载力得以提高,且地基的土层的密度均化,沉降 现象减少;虽然强夯机进行地基处理具有上述优点,但由于夯锤的重量较重,在夯锤提 升过程中,由于强夯机机身前端重量突然加重,强夯机机身一般会向前发生倾斜,在夯 锤到达一定高度与脱钩装置脱钩的瞬间,由于强夯机机身前端重量突然减轻,强夯机的 吊臂受到巨大反力作用而向后产生剧烈的晃动,对其后的支撑杆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支 撑杆的弹簧瞬间被压缩到极限,当吊臂向后晃动所产生的力超过支撑杆弹簧所承受的极 限时,直接会导致支撑杆等强夯机部件的损坏,严重时还会导致吊臂后翻;另外,强夯 机吊臂的剧烈晃动,会直接导致强夯机整机瞬间失衡,使强夯机的安全性能降低,且强 夯机整机瞬间失衡对强夯机的回转支承冲击磨损伤害严重,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该强夯机弹性 缓冲装置能有效防止强夯机的吊臂在受到反力作用时而产生剧烈晃动,提高强夯机的安 全性能和平稳性能。[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 包括与强夯机的机身相连且位于强夯机吊臂正下方的强夯机支撑装置,在强夯机支撑装 置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一根用以连接所述强夯机支撑装置和强夯机吊臂的弹性钢绳, 所述弹性钢绳的长度与强夯机支撑装置和强夯机吊臂之间的距离相适配。[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强夯机支撑装置包括用以与强夯机机身相连 的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连接架相配合用以平衡强夯机机身的可伸 缩支撑顶,所述可伸缩支撑顶的外侧面沿高度方向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弹性钢绳一端可拆卸地与调节孔相连,另一端竖直 向上与强夯机吊臂相连。[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连接板具有两个,该两个连接板相互平行间 隔地固定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的外侧面上,所述弹性钢绳具有两根且每根弹性钢绳的两 端分别连接有用以与可伸缩支撑顶和强夯机吊臂相连的U形卡环,在所述强夯机吊臂与 弹性钢绳连接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吊环,所述各弹性钢绳一端通过位于该端的U形卡环对 应卡入连接板的调节孔中,另一端对应卡入强夯机吊臂的吊环内。[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可伸缩支撑顶包括支撑顶外壳、液压缸以及 支撑顶内壳,所述支撑顶外壳与连接架相连且所述支撑顶外壳一端开口呈中空柱形,所 述液压缸固定位于支撑顶外壳内且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支撑顶内壳相连,所述支撑顶内壳 的一端插设位于支撑顶外壳内。[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可伸缩支撑顶包括支撑顶外壳、气压缸以及 支撑顶内壳,所述支撑顶外壳与连接架相连且该支撑顶外壳一端开口呈中空柱形,所述 气压缸固定位于支撑顶外壳内且气压缸的伸缩杆与支撑顶内壳相连,所述支撑顶内壳的 一端插设位于支撑顶外壳内。[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支撑顶内壳外侧底部位置设置有球状连接 部,所述球状连接部上可转动的连接有呈圆盘形的支撑底座。[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连接架包括由多根角钢焊接而形成的近锥体 形的骨架以及固定在骨架四周的钢板,所述骨架包括开口大端部和开口小端部,所述可 伸缩支撑顶可拆卸地与所述骨架的开口小端部相连。[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的支撑 顶外壳上。[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用于 强夯机上时在强夯机吊臂和强夯机支撑装置之间连接有弹性钢绳,在夯锤到达一定高度 与脱钩装置脱钩的瞬间,强夯机的吊臂受到巨大反力向后仰时,位于强夯机的吊臂下方 的弹性钢绳被拉紧,吊臂后仰力被弹性钢绳的拉力所缓冲,后仰行程受到约束,强夯机 吊臂的支撑杆减震弹簧受力和震动大大降低,强夯机整体晃动减小,且亦降低了回转支 承的受力损伤;提高强夯机的安全性能和平稳性能,延长了强夯机的使用寿命;(2)由 于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支撑顶的外侧面沿高度方向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沿连接板长度 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位置的调节 孔来调节弹性钢绳的松紧,使用非常方便;( 每根弹性钢绳的两端部位置分别设置有U 形环,在弹性钢绳与强夯机吊臂和强夯机支撑装置相连时,直接通过该U形环分别对应 卡入连接板的调节孔中和强夯机吊臂的吊环内即可,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提高了强夯 机的使用功效;(4)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架和可伸缩支撑顶,在把该 强夯机支撑装置用以强夯机上时,使连接架连接在强夯机的机身转盘上的合适位置,在 强夯机的转盘转动时,该强夯机支撑装置随之转动,保证了在强夯机进行工作时该支撑 装置始终位于强夯机吊臂的正下方位置,对强夯机提供稳固的支撑;这样,即使强夯机 受到来自夯锤强大的反力作用变化,由于具有可伸缩支撑顶在强夯机悬臂下方对强夯机 进行支撑,强夯机的机身不会因反力发生突然变化而产生较大的晃动,进而提升了强夯4机的安全性能和平稳性能,防止了因操作不慎而导致的吊臂后仰,也使强夯机的使用寿 命得以延长;( 由于本实用新型对强夯机机身提供了强有力的地面支撑,强夯机在土 质较软的地基吊起夯锤时,即使不在其履带下方垫上石块或枕木,强夯机的机身也不会 出现下沉或失衡现象,进而降低了强夯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6)由于 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支撑顶与连接架为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使用该可伸缩支撑顶或可 伸缩支撑顶损坏时,可很方便的对其进行拆除和更换;(7)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支 撑装置包括连接架和可伸缩支撑顶,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8)本使用新型的 强夯机支撑装置的应用,有效地抵消了强夯机工作时的不平衡力矩,大大减少了对强夯 机转盘、吊臂等重要机构的磨损和冲击,从而延长了设备寿命和检修周期。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缩支撑顶的支撑顶内壳伸出的状态;[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装置未示出连接架结构;[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装置未示出连接架结构;[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U形卡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19]图6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是可伸缩支撑 顶对强夯机的支撑状态,并箭头示出在空中夯锤脱钩后落下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机械强夯机的部件,其可在强夯机处理地基时, 用以防止强夯机的吊臂在受到反力作用时而产生剧烈晃动,从而提高强夯机的安全性能 和平稳性能。[0021]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强夯机 支撑装置10,在该强夯机支撑装置10安装在强夯机上时,其位于强夯机吊臂41(图6示 出)的正下方,在强夯机支撑装置10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弹性钢绳6,该弹性钢绳6用以连 接强夯机支撑装置10和强夯机吊臂41,其长度与强夯机支撑装置10和强夯机吊臂41之 间的距离相适配。[0022]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支撑装置10包括连接架1,在连接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 伸缩支撑顶2,其中,连接架1用以与强夯机机身相连,可伸缩支撑顶2与连接架1相配 合用以平衡强夯机机身。[0023]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2的外侧面沿高度方向上固定有连接板25,该连接板优选 为两个,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其具体数目与弹性钢绳6数目相一致;当连接板25 为两个或多个时,各个连接板25相互平行间隔地固定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2的外侧面上。[0024]所述连接板25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孔251,所述弹性钢绳6 —端可图中示出的是可伸图中的强夯机支撑 图中的强夯机支撑拆卸的与调节孔251相连,另一端竖直向上与强夯机吊臂41相连。在使用过程中,可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位置的调节孔251来调节弹性钢绳6的松紧,使用非常方便。[0025]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钢绳6数目亦优选为两个,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中 示出了弹性钢绳6为两根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各弹性钢绳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U形卡环 61,在所述强夯机吊臂41与弹性钢绳6连接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吊环(图未示),所述弹性 钢绳6 —端通过所述U形卡环61对应卡入连接板25的调节孔251中,另一端通过U型 卡环对应卡入强夯机吊臂的吊环内,进而实现与可伸缩支撑顶2和强夯机吊臂41相连。[0026]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1包括骨架11和钢板12,其中,骨架11呈近锥体形,其 由多根角钢113焊接而形成;所述骨架11包括开口大端部111和开口小端部112;本实 用新型的可伸缩支撑顶2优选为一个,当该可伸缩支撑顶2为一个时,其可拆卸地与所述 骨架1的开口小端部112相连,当然也可以是多个,这样,相对应的设置在连接架1两侧 即可;所述开口大端部111用以与强夯机的机身相连;钢板12固定在骨架四周以增强骨 架U的强度,并使连接架1看起来更美观;且在不需要使用该可伸缩支撑顶2或可伸缩 支撑顶2损坏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支撑顶2与连接架1为可拆卸连接,可很方便 的对其进行拆除和更换。[0027]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伸缩支撑顶2包括支撑顶外壳21、液压 缸22以及支撑顶内壳23,其中,所述支撑顶外壳21与连接架1相连,其一端开口呈中空 柱形,所述液压缸22固定位于支撑顶外壳21内且液压缸22的伸缩杆221与支撑顶内壳 23相连,所述支撑顶内壳23的一端插设位于支撑顶外壳M内;在所述液压缸22的作用 下,所述支撑顶内壳23可相对支撑顶外壳21做伸缩运动,即当液压缸22的伸缩杆221 从缸体内伸出时,在该伸缩杆221的推力作用下,所述支撑顶内壳23从支撑顶外壳21伸 出,直至到达地面,进而对强夯机进行平稳支撑,当液压缸22的伸缩杆221从缸体外缩 回时,在该伸缩杆221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支撑顶内壳23首先与地面发生脱离,而向支 撑顶外壳21内缩回;做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支撑顶2的一种可替代方式,上述液压缸22 显然可采用气压缸所替代,具体连接方式仍采用上述液压缸22的连接方式,同样可以达 到液压缸22达到的技术效果;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支撑顶2亦可采用其它机 械结构形式,比如可采用借助反力摇动,使支撑顶内壳23相对支撑顶外壳21做伸缩运动 等;所述连接板25固定设置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2的支撑顶外壳21上。[0028]为了在对强夯机进行支撑时,增加可伸缩支撑顶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对强 夯机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本实用新型在支撑顶内壳23外侧底部位置设置有球状连接部 232,所述球状连接部232上连接有支撑底座231,所述支撑底座231上设置有球状连接 部232相适配的曲面凹槽,所述支撑底座231通过该曲面凹槽与球状连接部232可转动连 接;所述支撑底座231呈圆盘形,这样在该支撑底座231接触地面时,由于其面积相对 较大,在对强夯机进行支撑时,更加牢固平稳;且在支撑底座231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 时,能自动调整位置,达到稳定支撑的效果。[0029]参见图6,实践中强夯机具有多种,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的是履带式的强夯机, 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类型的强夯机;当欲在强夯机4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支撑装置 时,首先把本实用新型强夯机支撑装置通过连接架1与强夯机4的机身转盘相连,这样, 当强夯机转盘转动时,强夯机支撑装置也可随之转动,在所强夯机所需要支撑的位置对强夯机进行稳固支撑。[0030] 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强夯机进行工作时,首先启动本实用新型可伸缩支撑顶 2的液压缸22,使液压缸22的伸缩杆221从缸体内伸出时,在该伸缩杆221的推力作用 下,所述支撑顶内壳23从支撑顶外壳21伸出,直至到达地面,把弹性钢绳6—端与强夯 机吊臂41相连,另一端连接在可伸缩支撑顶2上的连接板25的合适位置,使强夯机4吊 起夯锤5,由于可伸缩支撑顶2在强夯机4机身的前端对强夯机4进行支撑,因此,即使 夯锤5很重,强夯机机身亦不会发生前倾,当夯锤5在空中与强夯机4脱离时,虽然强夯 机4前端受力突然发生变化,但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强夯机吊臂41和强夯机支撑装置2之 间连接有弹性钢绳6,强夯机吊臂41受到巨大反力向后仰时,位于强夯机吊臂41下方的 弹性钢绳6被拉紧,吊臂后仰力被弹性钢绳6的拉力所缓冲,后仰行程受到约束,强夯机 吊臂61的支撑杆减震弹簧受力和震动大大降低,强夯机整体晃动减小,且亦降低了回转 支承的受力损伤;提高强夯机的安全性能和平稳性能,延长了强夯机的使用寿命。 在需要对位于强夯机4侧面位置的地基进行处理时,首先使可伸缩支撑顶2与地 面相脱离,使强夯机4的转盘旋转,强夯机支撑装置2随之旋转,当把强夯机支撑装置2 旋转至所需要的位置时,使可伸缩支撑顶2与地面相接触,对强夯机4侧面进行稳固支 撑,进而防止了在对强夯机4侧面地基进行处理时由于强夯机受到来自夯捶的重力而导 致重心偏移造成的安全事故,使强夯机的安全性能和平稳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当工作 完成后,使弹性钢绳6与可伸缩支撑顶2相分离,然后使液压缸22的伸缩杆221从缸体 外缩回,在该伸缩杆221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支撑顶内壳23首先与地面发生脱离,而向 支撑顶外壳21内缩回,此时,强夯机4随之就可自由移动,使用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强夯机的机身相连且位 于强夯机吊臂正下方的强夯机支撑装置,在强夯机支撑装置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一根 用以连接所述强夯机支撑装置和强夯机吊臂的弹性钢绳,所述弹性钢绳的长度与强夯机 支撑装置和强夯机吊臂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机支撑装置包括 用以与强夯机机身相连的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连接架相配合用以 平衡强夯机机身的可伸缩支撑顶,所述可伸缩支撑顶的外侧面沿高度方向上固定有连接 板,所述连接板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弹性钢绳一端可拆卸地与调 节孔相连,另一端竖直向上与强夯机吊臂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具有两个, 该两个连接板相互平行间隔地固定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的外侧面上,所述弹性钢绳具有 两根且每根弹性钢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以与可伸缩支撑顶和强夯机吊臂相连的U形卡 环,在所述强夯机吊臂与弹性钢绳连接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吊环,所述各弹性钢绳一端通 过位于该端的U形卡环对应卡入连接板的调节孔中,另一端对应卡入强夯机吊臂的吊环 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撑顶包括支 撑顶外壳、液压缸以及支撑顶内壳,所述支撑顶外壳与连接架相连且所述支撑顶外壳一 端开口呈中空柱形,所述液压缸固定位于支撑顶外壳内且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支撑顶内壳 相连,所述支撑顶内壳的一端插设位于支撑顶外壳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撑顶包括支 撑顶外壳、气压缸以及支撑顶内壳,所述支撑顶外壳与连接架相连且该支撑顶外壳一端 开口呈中空柱形,所述气压缸固定位于支撑顶外壳内且气压缸的伸缩杆与支撑顶内壳相 连,所述支撑顶内壳的一端插设位于支撑顶外壳内。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内壳外侧 底部位置设置有球状连接部,所述球状连接部上可转动的连接有呈圆盘形的支撑底座。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由多 根角钢焊接而形成的近锥体形的骨架以及固定在骨架四周的钢板,所述骨架包括开口大 端部和开口小端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可拆卸地与所述骨架的开口小端部相连。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 在所述可伸缩支撑顶的支撑顶外壳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夯机弹性缓冲装置,其包括与强夯机的机身相连且位于强夯机吊臂正下方的强夯机支撑装置,在强夯机支撑装置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一根用以连接所述强夯机支撑装置和强夯机吊臂的弹性钢绳,弹性钢绳的长度与强夯机支撑装置和强夯机吊臂之间的距离相适配。该装置能有效防止强夯机的吊臂在受到反力作用时产生的剧烈晃动,使强夯机吊臂的支撑杆减震弹簧受力和震动大大降低,降低了强夯机回转支承的受力损伤;提高了强夯机的安全性能和平稳性能,使强夯机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文档编号E02D3/046GK201809763SQ20102055801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1日
发明者倪己祥, 刘寅光, 周逢君, 林强有, 聂德利, 蒋笃恒, 高健康 申请人: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