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378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处理工程技术,具体为ー种预应カ静压管桩施工エ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预应カ静压管桩在基础处理工程上由于其具有施工エ期短、単位承载カ及造价较低等优点,得到了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由于锤击法施工在环保等方面的缺点日益突出,故而静压法施工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许多关于静压管桩的质量安全技术问题也倍受人们的关注。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仍然具有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环境及地下管线有一定的影响,要求边桩中心到相邻建筑物的间距较大;(2)施工场地的地耐カ要求较高,在新填土、淤泥土及积水浸泡过的场地施工易陷机;(3)过大的压桩カ(夹持力)易将管桩桩身夹破夹碎,或使管桩出现纵向裂缝;(4)不宣在地下障碍物或孤石较多的场地施工。根据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新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工程质量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ー种预应カ静压管桩施工エ艺,通过静カ压桩机的压桩机构自重和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而减小了对周围建筑环境及地下管线的影响,也克服了过大的压桩カ(夹持力)易将管桩桩身夹破夹碎,或使管桩出现纵向裂缝的问题,井能在地下障碍物或孤石较多的场地施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施工エ艺如下一、桩机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工程的地质资料和设计的单桩承载カ要求,准确地选择压桩机。桩机的压桩カ应不小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カ标准值的1. 2倍。ニ、底桩的定点每个桩位的桩心,控制桩不偏离桩心,使成桩的偏位在2 5mm范围内。三、桩身的控制当桩在两个方向都已经垂直的情况下方可允许压桩,而且在压桩过程中要检查桩身垂直度,使桩身垂直度控制在±3_。四、接桩的控制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宜设置接桩导向箍)。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自然冷却约8 10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完即压),防止高温的焊缝遇水变脆而被压坏。本发明ー种预应カ静压管桩施工エ艺的有益效果在于(I)低噪声、无振动、无污染,可以24小时连续施工,缩短建设エ期,创造时间效益,从而降低工程造价;⑵施工速度很快,同时场地整洁、施工文明程度高;(3)由于送桩器与工程桩桩头的接触面吻合较好,送桩器在送桩过程中不会左右晃动和上下跳动,因而可以送桩较深,基础开挖后的截去量少;(4)施工中由于压桩引起的 应カ较小,且桩身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拉应力,桩头一般都完好无损,复压较为容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一、结合某エ地静压桩施工作具体的说明(一 )压桩前的准备工作1、桩机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工程的地质资料和设计的单桩承载カ要求,准确地选择压桩机。如果压桩机吨位过小,可能出现桩压不下的情況,因而无法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反之,如果压桩机吨位过大,易发生陷机情況。所以应该会同各有关部门合理地选择桩机,尽量采用超载施工。一般情况下,桩机的压桩カ应不小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カ标准值的1.2 倍。2、施工放线与定桩位由于放线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而桩位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结构,因此,这两个エ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对已定好的轴线位进行复核,根据建筑物与结构桩位图逐位校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3、桩尖、桩身质量检查首先必须对桩尖进行查验、測量,按照管桩有关规范对于桩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图纸要求,对所有到场的桩尖进行测量,不满足设计和管桩规范要求的,责令其更换;对所有到场的管桩进行仔细认真地查验,測量管桩的外径、壁厚、桩身、长度、桩身弯曲度等有关尺寸,并详细记录。特别是管壁厚度,由于静压法施工中的夹持カ较大,壁厚不够很容易把桩夹碎。同时应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仔细地查验,检查桩身是否粘皮麻面、内外表面是否露筋、表面是否有裂缝、是否断头脱头、桩套箍是否凹陷、表面砼是否坍落等情况,不符合管桩规范要求的,责令厂家退回。(ニ)压桩施工エ艺 1.底桩的定点虽然在放线与定桩位时已经核查过,但是经验不足或技术水平不高的施工技术人员往往在放底桩时偏离原定的桩位,从而导致成桩的偏位。建议在每个桩位处用石灰或贝灰以原定的桩心为圆心、以该桩的桩径为直径画一圆圈,压底桩时以此圆圈为准,控制桩不偏离该圆圈,使成桩的偏位控制在2 5mm范围内。2.桩身垂直度的控制由于静压管桩桩机驾驶室内一般会悬挂ー吊有重锤的绳线,由开机员以此线为准控制桩ー个方向的垂直度,因而另一方向的垂直度必须另外控制,方法就是在垂直于桩与此绳线连接的地方(即另一正交方向)另设ー吊重锤的绳线(视线要通透),以这两条绳线来控制桩的垂直度。当桩在两个方向都已经垂直的情况下方允许压桩,而且在压桩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身,垂直度控制在±3mm。3.接桩及焊缝控制接桩前,应保证上下两节桩的顺直,而且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不宣大于2mm(宜设置接桩导向箍)。管桩施工中主要采用焊接接桩法,在焊接前应该把两节桩的端头板用钢刷清刷干净,直至坡ロ露出金属光泽,而且应该保证上节桩已经垂直后方能焊接。焊接时最好两个焊エ同时进行,先在坡ロ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每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保证焊缝连续饱满,自然冷却约8 10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完即压),防止高温的焊缝遇水变脆而被压坏。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桩机的压桩力应不小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1. 2倍,成桩的偏位控制在2 5mm,桩身垂直度控制在±3mm,接桩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自然冷却约8 10分钟,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桩焊接须自然冷却,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完即压,防止高温的焊缝遇水变脆而被压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础处理工程技术,具体为一种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施工时,桩机的压桩力应不小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1.2倍,成桩的偏位控制在2~5mm,桩身垂直度控制在±3mm,接桩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自然冷却约8~10分钟,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该方法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自重和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而减小了对周围建筑环境及地下管线的影响,也克服了过大的压桩力(夹持力)易将管桩桩身夹破夹碎,或使管桩出现纵向裂缝的问题,并能在地下障碍物或孤石较多的场地施工。
文档编号E02D7/20GK103031845SQ2011103011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马静蓓 申请人:马静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