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336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将实施“以桥代船”战略,即黄河上的所有浮桥将被黄河大桥取代。而在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黄河存在凌汛期,河漫滩面积很大,钢板桩围堰设计方案和水下清基方法可应用于黄河中上游大桥施工。现如今,对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进行施工时,通常采用先施工承台底部的钻孔桩,再在施工完成的钻孔桩桩顶完成承台和承台上部墩柱的施工步骤,并且施工过程中需搭设多个施工平台,尤其在对大体积双壁钢围堰进行下放时,存在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工序繁琐、投入人力物力较大、施工难度大、下放过程不易控制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制作及搭设方便且使用效果好,在对需下放双壁钢围堰进行平稳支撑的同时,配合吊装设备即可完成双壁钢围堰的下放过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由水平承载机构和搭设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的多道浮体承重梁组成,所述水平承载机构包括两个呈横向布设的船只浮体和两个呈平行布设的纵向连接梁,两个所述船只浮体通过两个纵向连接梁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梁的前后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均与纵向连接梁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和两个纵向连接梁组成矩形框架式承载机构且其中部留有供所施工圆柱形双壁钢围堰下放的下放通道,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纵向连接梁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外壁板的外径,且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组成用于支撑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的支撑平台;所述船只浮体为由多艘船只连接组成的漂浮式支撑平台。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四周侧的多个移位装置,且所述移位装置均通过锚索与所述水平承载机构相连。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纵向连接梁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均比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的外径大50cm 60cmo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所述船只浮体为由六艘结构和尺寸相同的船只连接组成,六艘所述船只分两排进行布设,且每一排船只均包括三艘连接为一体的船只。[0008]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所述移位装置为地锚、 抛锚或地笼,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电动锚机,所述电动锚机的数量与所述移位装置的数量相同。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所述移位装置和所述电动锚机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移位装置包括2个抛锚、2个地锚和2个地笼;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均设置有3个电动锚机。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承载机构还包括横向布设在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之间的中部浮体,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梁均与所述中部浮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浮体包括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连接为一体的三艘船只。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呈均勻布设。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所述纵向连接梁为军用梁,所述浮体承重梁为型钢。上述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是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均设置有分水节,所述分水节位于需施工水中墩承台所处河道的上游一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搭设方便,投入成本低。2、移位方便,能简单、方便且快速地将需下放的钢套箱节段移送至设计位置处进行下放。3、经济实用且使用效果好,在对需下放双壁钢围堰进行平稳支撑的同时,配合吊装设备即可完成双壁钢围堰的下放过程。同时,双壁钢围堰下放过程简单且易于控制,将浮体承重梁抽出且将中部浮体解除并移开后,便可将下放通道打开,之后利用吊装设备便可对双壁钢围堰进行下放,能大幅度加快双壁钢围堰的施工过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制作及搭设方便且移位简便、使用效果好,在对需下放双壁钢围堰进行平稳支撑的同时,配合吊装设备即可完成双壁钢围堰的下放过程,能有效解决现有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双壁钢围堰进行下放时存在的需搭设多个施工平台、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工序繁琐、投入人力物力较大、施工难度大、下放过程不易控制等多种缺陷和不足。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行移位的移位状态参考图。附图标记说明1-浮体承重梁;2-纵向连接梁;3-船只;4-地锚;5-抛锚;6-地笼;7-电动锚机; 8-底部钢套箱节段;9-分水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水平承载机构和搭设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的多道浮体承重梁1组成,所述水平承载机构包括两个呈横向布设的船只浮体和两个呈平行布设的纵向连接梁2,两个所述船只浮体通过两个纵向连接梁2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梁2的前后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1均与纵向连接梁2 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和两个纵向连接梁2组成矩形框架式承载机构且其中部留有供所施工圆柱形双壁钢围堰下放的下放通道,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纵向连接梁2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外壁板2的外径,且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1组成用于支撑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的支撑平台。所述船只浮体为由多艘船只3连接组成的漂浮式支撑平台。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四周侧的多个移位装置,且所述移位装置均通过锚索与所述水平承载机构相连。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均设置有分水节9,所述分水节9位于需施工水中墩承台所处河道的上游一侧。实际施工时,所述移位装置为地锚4、抛锚5或地笼6,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电动锚机7,所述电动锚机7的数量与所述移位装置的数量相同。所述移位装置和所述电动锚机7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移位装置包括2个抛锚5、2个地锚4和2个地笼6。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均设置有3个电动锚机7。实际加工制作时,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纵向连接梁2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均比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的外径大50cm 60cm,且所述下放通道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的外径。本实施例中,所述船只浮体为由六艘结构和尺寸相同的船只3连接组成,六艘所述船只3分两排进行布设,且每一排船只3均包括三艘连接为一体的船只3。同时,所述水平承载机构还包括横向布设在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之间的中部浮体,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梁2 均与所述中部浮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浮体包括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连接为一体的三艘船
P Q
ζ、J O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1呈均勻布设。所述纵向连接梁2为军用梁,所述浮体承重梁1为型钢。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对圆柱形双壁钢围堰进行下放,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具体为圆柱形双壁钢套箱,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套箱由多个双壁钢套箱节段从下至上依次拼装组成,且对圆柱形双壁钢套箱进行下放时,采用吊装设备由下至上对多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逐个进行下放。且由下至上对多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逐个进行下放时, 其下放过程包括以下步骤301、底部钢套箱节段吊送及下放先采用吊装设备将位于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套箱底部且带有刃脚的底部钢套箱节段8吊送至本实用新型上,并使得所述底部钢套箱节段8 处于所述下放通道上方;再采用吊装设备将此时移送至围堰施工平台上的底部钢套箱节段 8吊起,并将底部钢套箱节段8吊离浮体承重梁1 ;之后,将多道浮体承重梁1自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去除以打开所述下放通道,再通过所述下放通道对底部钢套箱节段8进行下放。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中还包括中部浮体,则去除浮体承重梁1的同时,还需解除中部浮体与纵向连接梁2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将中部浮体移开。实际施工时, 由于浮体承重梁1水平放置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因而去除时只需从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抽出即可。302、下一个双壁钢套箱节段吊送及下放先采用吊装设备将需移送的下一个双壁钢套箱节段,吊送并拼接在此时已下放完成的双壁钢套箱节段上部;再采用吊装设备,将本步骤中所移送的双壁钢套箱节段连同其下部的双壁钢套箱节段一并进行下放。303、后续双壁钢套箱节段吊送及下放一次或多次重复步骤302,直至完成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套箱中所有双壁钢套箱节段的吊送及下放过程,并将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套箱下放至设计位置。步骤301中所述的通过所述下放通道对此时移送至本实用新型上的双壁钢套箱节段进行下放后,或者步骤302中将需移送的上一个双壁钢套箱节段吊送并拼接在此时已下放完成的双壁钢套箱节段上部后,还需参照步骤二中测量放样出的圆柱形双壁钢套箱的四周边线,且采用所述移位装置对当前状态下已下放完成的双壁钢套箱节段移至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套箱的设计位置处。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设备为水上浮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由水平承载机构和搭设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的多道浮体承重梁(1)组成,所述水平承载机构包括两个呈横向布设的船只浮体和两个呈平行布设的纵向连接梁O),两个所述船只浮体通过两个纵向连接梁( 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梁( 的前后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 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1)均与纵向连接梁( 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和两个纵向连接梁( 组成矩形框架式承载机构且其中部留有供所施工圆柱形双壁钢围堰下放的下放通道,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纵向连接梁O)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均大于外壁板O)的外径,且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1)组成用于支撑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的支撑平台;所述船只浮体为由多艘船只C3)连接组成的漂浮式支撑平台。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水平承载机构四周侧的多个移位装置,且所述移位装置均通过锚索与所述水平承载机构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船只浮体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纵向连接梁O)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均比所述圆柱形双壁钢围堰的外径大50cm 60c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只浮体为由六艘结构和尺寸相同的船只(3)连接组成,六艘所述船只(3)分两排进行布设,且每一排船只C3)均包括三艘连接为一体的船只(3)。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装置为地锚、抛锚( 或地笼(6),所述水平承载机构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电动锚机(7),所述电动锚机(7)的数量与所述移位装置的数量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装置和所述电动锚机(7)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移位装置包括2个抛锚(5)、 2个地锚(4)和2个地笼(6);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均设置有3个电动锚机(7)。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承载机构还包括横向布设在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之间的中部浮体,两个所述纵向连接梁( 均与所述中部浮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部浮体包括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连接为一体的三艘船只⑶。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 多道所述浮体承重梁(1)呈均勻布设。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连接梁( 为军用梁,所述浮体承重梁(1)为型钢。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船只浮体上均设置有分水节(9),所述分水节(9)位于需施工水中墩承台所处河道的上游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中墩承台双壁钢围堰施工用组装式浮体,由水平承载机构和搭设在水平承载机构上的多道浮体承重梁组成,水平承载机构包括两个呈横向布设的船只浮体和两个呈平行布设的纵向连接梁,两个所述船只浮体通过两个纵向连接梁紧固连接为一体,多道浮体承重梁均与纵向连接梁呈平行布设;两个船只浮体和两个纵向连接梁组成矩形框架式承载机构且其中部留有供双壁钢围堰下放的下放通道,多道浮体承重梁组成用于支撑双壁钢围堰的支撑平台;船只浮体为由多艘船只连接组成的漂浮式支撑平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搭设方便且移位简便、使用效果好,在对需下放围堰进行平稳支撑的同时,配合吊装设备即可完成围堰的下放过程。
文档编号E02D27/52GK201990952SQ2011201289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何永能, 冯振宁, 刘庭联, 刘永, 吕鹏涛, 张晓云, 杨金才, 梁金成, 程彬, 郭瑞, 陈新 申请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