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救生舱舱门的手轮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351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井下救生舱舱门的手轮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井下救生舱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井下救生舱舱门的手轮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井下救生舱舱门门锁,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锁紧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现有的井下救生舱舱门门锁,使用不方便,锁紧效果不够好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井下救生舱舱门的手轮锁。本实用新型由一对手轮、手轮轴、轮盘、一组连杆、一组挡块、一组锁舌和一组导向框架组成,手轮轴通过救生舱舱门的轴孔安装在舱门上,轮盘通过手轮轴孔套装在手轮轴上,一对手轮分别安装在手轮轴的两端,一组连杆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轮盘上,一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一组锁舌的一端,一组挡块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分别位于一组连杆的下方,一组导向框架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一组锁舌和一组连杆的活动连接处分别安装在一组导向框架内,一组连杆4为可伸缩式连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开舱门时,先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轮盘转动,轮盘带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杆的一端带动锁舌在导向框架内做收缩运动,当连杆的一侧抵在挡块前端的凸起部位时,舱门锁处于开启状态。关闭舱门时,再反转手轮,当连杆的另一侧抵在个挡块的后端凸起部位时,锁舌伸出,则舱门锁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锁紧效果好,使用方便,省力。通过调节长度调节螺杆可调节连杆的长度。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连杆在挡块上移动的动态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对手轮1、手轮轴2、轮盘3、一组连杆4、一组挡块5、 一组锁舌6和一组导向框架7组成,手轮轴2通过救生舱舱门的轴孔安装在舱门上,轮盘3 通过手轮轴孔套装在手轮轴2上,一对手轮1分别安装在手轮轴2的两端,一组连杆4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轮盘3上,一组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一组锁舌6的一端,一组挡块5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分别位于一组连杆4的下方,一组导向框架7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一组锁舌6和一组连杆4的活动连接处分别安装在一组导向框架 7内,一组连杆4为可伸缩式连杆。[0011] 工作方式开舱门时,先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轮盘转动,轮盘带动4个连杆的一端转动,4个连杆的一端分别带动锁舌在导向框架内做收缩运动,当4个连杆的一侧分别抵在 4个挡块前端的凸起部位时,舱门锁处于开启状态。关闭舱门时,再反转手轮,当4个连杆的另一侧分别抵在个4个挡块的后端凸起部位时,4个锁舌伸出,则舱门锁处于关闭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井下救生舱舱门的手轮门锁,其特征在于它由一对手轮(1)、手轮轴O)、轮盘 (3)、一组连杆0)、一组挡块(5)、一组锁舌(6)和一组导向框架(7)组成,手轮轴(2)通过救生舱舱门的轴孔安装在舱门上,轮盘C3)通过手轮轴孔套装在手轮轴( 上,一对手轮 (1)分别安装在手轮轴O)的两端,一组连杆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轮盘C3)上,一组连杆的另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一组锁舌(6)的一端,一组挡块( 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分别位于一组连杆(4)的下方,一组导向框架(7)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一组锁舌(6)和一组连杆的活动连接处分别安装在一组导向框架(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救生舱舱门的手轮门锁,其特征在于一组连杆(4) 为可伸缩式连杆。
专利摘要一种井下救生舱舱门的手轮门锁,它由一对手轮(1)、手轮轴(2)、轮盘(3)、一组连杆(4)、一组挡块(5)、一组锁舌(6)和一组导向框架(7)组成,手轮轴(2)通过救生舱舱门的轴孔安装在舱门上,轮盘(3)通过手轮轴孔套装在手轮轴(2)上,一对手轮(1)分别安装在手轮轴(2)的两端,一组连杆(4)的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轮盘(3)上,一组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活动安装在一组锁舌(6)的一端,一组挡块(5)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一组导向框架(7)分别安装在救生舱舱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2047653SQ2011201365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严时炬, 钟文汇 申请人:重庆迪普森科于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