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388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中的钻井废液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
背景技术
钻井废液成分复杂,包括粘土、有机聚合物、油类、无机盐、钻屑、钻井液添加剂等, 其中悬浮物含量高,这些悬浮物呈胶体状,加上钻井液的护胶作用,使得钻井废液极其稳定,需要在其中加入脱稳剂对钻井废液进行脱稳处理。为使破胶反应顺利进行,常需要在脱稳过程中辅之以搅拌。现有的搅拌装置中,搅拌桨的设计多为平板式,即在搅拌柱上平行焊接三块或六块钢板作为搅拌叶片,或在搅拌柱上焊接锥状或V形叶片。这些搅拌方式对罐内同一高度的钻井废液可均勻搅拌,但要将整个搅拌罐内的钻井废液充分搅拌,需要搅拌的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难点,破坏钻井废液的稳定性,使得能结合固液分离等操作达到对钻井废液的高效环保治理,特提出一种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该装置简单可靠,拆卸方便,对钻井废液的脱稳搅拌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是由电机、螺栓、扶正座、槽钢架、肋、罐体、搅拌柱、内螺旋叶片、外螺旋叶片、支座与排液管组成,其特征是搅拌罐靠三个支座放置于地面,罐体内壁上端设有两个肋,每个肋上设有两个螺栓孔,槽钢架通过螺栓与肋连接从而固定于罐体,扶正座通过螺栓固连于槽钢架,电机通过螺栓固连于扶正座,扶正座用于扶正转动的搅拌柱,在罐体下端设有一排液管。所述的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其特征是搅拌柱上分别焊接有内螺旋叶片与外螺旋叶片,内外螺旋叶片绕搅拌柱盘绕,内螺旋叶片安装于外螺旋叶片内部。 由上往下看,内螺旋叶片逆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20° 30°,外螺旋叶片顺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40° 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搅拌柱上焊接有内螺旋叶片与外螺旋叶片,内螺旋叶片逆时针螺旋下降,外螺旋叶片顺时针螺旋下降,内外螺旋叶片结合使用,可在短时间内将罐内进行脱稳反应的钻井废液充分搅拌;(2)设备结构简单,其中电机、扶正座、槽钢架及搅拌罐罐体间通过螺栓连接,拆卸及运载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中的内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中的外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中的槽钢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向示意图。图6是图4的B向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中的扶正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螺栓,3.扶正座,4.槽钢架,5.肋,6.罐体,7.搅拌柱,8.内螺旋叶片,9.外螺旋叶片,10.支座,11.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是由电机1、螺栓2、扶正座3、 槽钢架4、肋5、罐体6、搅拌柱7、内螺旋叶片8、外螺旋叶片9、支座10与排液管11组成,其特征是搅拌罐靠三个支座10放置于地面,罐体6内壁上端设有两个肋5,每个肋5上设有两个螺栓孔,槽钢架4通过螺栓2与肋5连接从而固定于罐体6,扶正座3通过螺栓2固连于槽钢架4,电机1通过螺栓2固连于扶正座3,扶正座3用于扶正转动的搅拌柱7,在罐体 6的下端设有一排液管11。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的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搅拌柱7上分别焊接有内螺旋叶片8与外螺旋叶片9,内螺旋叶片8安装于外螺旋叶片9内部,两种叶片绕搅拌柱7盘绕。由上往下看,内螺旋叶片8逆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20° 30°,外螺旋叶片9顺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40° 60°。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槽钢架4由四片槽钢焊接而成,槽钢架4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设有四个螺栓孔,螺栓2通过槽钢架4上端的四个螺栓孔将槽钢架4与扶正座3连接,螺栓2通过槽钢架4下端的四个螺栓孔将槽钢架4与罐体6内部的肋5连接。如图7所示,扶正座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四个螺栓孔,螺栓2通过扶正座3上端的四个螺栓孔与电机1连接,螺栓2通过扶正座3下端的四个螺栓孔与槽钢架4连接,扶正座3将搅拌柱7扶正,使搅拌柱7带动内螺旋叶片8与外螺旋叶片9于搅拌罐内同心转动。搅拌罐通过支座10放置于地面,搅拌罐与槽钢架4、槽钢架4与扶正座3以及扶正座3与电机1间都是通过螺栓2连接来固定。开动电机1,电机1带动搅拌柱7转动,带动焊接于搅拌柱7上的叶片转动,从而搅拌罐内的钻井废液。
权利要求1.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是由电机(1)、螺栓(2)、扶正座(3)、槽钢架(4)、肋(5)、罐体(6)、搅拌柱(7)、内螺旋叶片(8)、外螺旋叶片(9)、支座(10)与排液管 (11)组成,其技术特征是搅拌罐靠支座(10)放置于地面,罐体(6)内壁上端设有两个肋(5),每个肋(5)上设有两个螺栓孔,槽钢架(4)通过螺栓(2)与肋(5)连接从而固定于罐体(6),扶正座(3)通过螺栓(2)固连于槽钢架(4),电机(1)通过螺栓(2)固连于扶正座(3), 扶正座(3 )用于扶正转动的搅拌柱(7 ),在罐体(6 )下端设有一排液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其特征是搅拌柱(7) 上分别焊接有内螺旋叶片(8)与外螺旋叶片(9),内螺旋叶片(8)和外螺旋叶片(9)绕搅拌柱(7)盘绕,内螺旋叶片(8)安装于外螺旋叶片(9)内部;由上往下看,内螺旋叶片(8)逆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20° 30°,外螺旋叶片(9)顺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 40° 60° 。
专利摘要用于钻井废液随钻处理的脱稳搅拌罐,主要由电机、螺栓、扶正座、槽钢架、肋、罐体、搅拌柱、内螺旋叶片、外螺旋叶片、支座与排液管组成,所述搅拌罐靠支座放置于地面,罐体内壁上端设有两个肋,每个肋上设有两个螺栓孔,槽钢架通过螺栓与肋连接从而固定于罐体,扶正座通过螺栓固连于槽钢架,电机通过螺栓固连于扶正座,扶正座用于扶正转动的搅拌柱,在罐体下端设有一排液管,所述搅拌柱上分别焊接有内螺旋叶片与外螺旋叶片,由上往下看,内螺旋叶片逆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20°~30°,外螺旋叶片顺时针螺旋下降,其螺旋升角为40°~6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可靠且拆卸方便,对钻井废液的脱稳搅拌效果好。
文档编号E21B21/06GK202047766SQ2011201504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
发明者何龙, 刘宇程, 杜国勇, 汤历平, 祝效华, 陈明燕 申请人:西南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