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748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粧工法及应用本发明涉及打桩施工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及应用。众所周知,地面建筑建在地面上时,地面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固,必须确保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因此需要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故采用在地基上打桩的方法使得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以提高对建筑物的承受能力。现有打桩技术中的成孔灌注桩方法典型的有两种,第一种是振动沉管灌注桩,这种打桩方法是通过振动将桩打入地面预期位置,灌注混凝土后拔出。但是这种方法为完全挤土,其积土效应严重的话会使道路建筑物出现被挤裂;其次管桩的活辨桩尖下沉时被封闭,使桩端面积大、端阻力大,沉桩困难。通常情况振动沉管灌注桩的桩径较小,一般直径小于O. 5m ;另外在沉管里放钢筋笼及浇灌混凝土后通过振动上拔沉管时,有时活辨桩尖打不开或没有完全打开,影响桩的质量。第二种是钻机成孔,旋挖钻机打桩方式是目前钻机成孔灌注桩施工中最有影响力的设备,其采用的是用挖斗旋挖取土,但是由于粘性软土区域的土很难从旋挖斗里倒出,旋挖钻机无法施工,特别是在上海、温州等地区。而在有些土层,旋挖钻机成孔后又会出现塌孔或缩孔,需下钢护筒,这会使施工复杂化、增加施工成本并使施工效率降低。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的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及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包括偏心力矩可调振动锤、夹柱器、内管、外管、打柱架或起重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法步骤如下(I)、内管套在外管内,用夹柱器夹住内、外管;(2)、振动锤振动,内、外管一起下沉,土进入内管里;(3)、下沉到施工中桩的标高深度后停止振动,变化夹桩方法使夹桩器仅夹住内管,开动卷扬机使振动锤在无振动状态下上拔内管,直到完全拔出,由于内管里的土与内管的内壁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内管里的土在静拔内管时不会被倒出;(4)、移动桩架或吊车使内管移开外管口,开动振动锤振动,将内管里的土在振动状态下不断从内管里出来,直到全部土被倒出;(5)、沉入在土里的外管内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直到灌满;(6)、用夹具夹住外管,开动振动锤振动,利用振动作用使外管拔出,同时完成了桩。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管间隙为5-10_。所述的工法也可应用于拔桩和植桩领域。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I)由于开口沉管端阻力小使桩管更容易下沉;(2)可成大直径桩,如直径大于Im的桩也可做成;(3)只有部分土被取出,挤土效应不明显;(4)外管下端本来就属开口,在振动上拔外管时,被灌入的桩土不易被变型,成桩
质量好。(5)施工土的适应范围广,既使是粘性软土,照常可施工,而不会出现土被倒不出来的现象;(6)施工效率高,一般情况仅用一次上提内管,便能将外管的土完成排空,而旋挖钻斗需做许多次才能成桩孔;(7)下沉在土里的外管,起了完成护壁作用,不会出现塌孔或缩孔现象;(8)双管振动下沉时会有部分挤土,这种部分挤土效应使所成的桩的承栽力更大些。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工法步骤1、2的沉内、外管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工法步骤4的拔内管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拔桩示意图;指定图I为本发明的摘要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本发明中的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包括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打桩工法和一种沉双管拔内管完成拔桩和植桩工法。本工法主要设备系统有偏心力矩可调振动锤及夹柱器、内、外管间隙为5-10_的双筒钢管和专用打柱架或起重吊车。其具体的工法步骤为I.如附图I所示,内管套在外管里,用夹柱器夹住内、外管;2.振动锤振动,使土液化,内外管一起下沉,土进入内管里,由于内、外管间隙小, 土进到间隙里极少,因此可忽略不计;3.如附图2所示,下沉到施工中桩的标高深度后停止振动,变化夹桩方法使夹桩器仅夹住内管,开动卷扬机使振动锤在无振动状态下上拔内管,直到完全拔出,由于内管里的土与内管的内壁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内管里的土在静拔内管时不会被倒出;4.稍移动桩架或吊车使内管移开外管口,开动振动锤振动,将内管里的土在振动状态下不断从内管里出来,直到全部土被倒出;5.沉入在土里的外管,其里面几乎是完全没有土,将钢筋笼放入,灌注混凝土,直到灌满;6.用夹具夹住外管,开动振动锤振动,利用振动作用使外管拔出,同时完成了桩。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沉双管拔内管完成拔桩和植桩工法。拔桩具体工法步骤如下(I)将内管套入外管内,用夹柱器夹住内、外管,内管内径大于旧桩外径;(2)振动锤振动,内、外管一起下沉,土和旧桩一起进入内管里;(3)下沉到旧桩桩底后,变化夹桩方法使夹桩器仅夹住内管,开动卷扬机使振动锤在无振动状态下上拔内管,直到完全拔出,由于内管里的土与内管的内壁间的摩擦力作用, 使内管里的土和旧桩在静拔内管时不会被倒出(附图3);(4)移动桩架或吊车使内管移开外管口,开动振动锤振动,将内管里的土和旧桩在振动状态下不断从内管里出来,直到全部土被倒出,即完成了旧桩的桩拔出。植桩具体工法步骤如下(I)将内管套入外管内,用夹柱器夹住内、外管,内管内径大于旧桩外径;(2)振动锤振动,内、外管一起下沉,土进入内管里;(3)如附图2所示,下沉到施工中桩的标高深度后停止振动,变化夹桩方法使夹桩器仅夹住内管,开动卷扬机使振动锤在无振动状态下上拔内管,直到完全拔出,由于内管里的土与内管的内壁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内管里的土在静拔内管时不会被倒出;(4)稍移动桩架或吊车使内管移开外管口,开动振动锤振动,将内管里的土在振动状态下不断从内管里出来,直到全部土被倒出;(5)沉入在土里的外管,其里面几乎是完全没有土,将预制桩放入外管;(6)用夹具夹住外管,开动振动锤振动,利用振动作用使外管拔出,同时完成了桩的植入。
权利要求
1.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包括偏心力矩可调振动锤、夹柱器、内管、外管、 打柱架或起重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法步骤如下(1)、内管套在外管内,用夹柱器夹住内、外管;(2)、振动锤振动,内、外管一起下沉,土进入内管里;(3)、下沉到施工中桩的标高深度后停止振动,变化夹桩方法使夹桩器仅夹住内管,开动卷扬机使振动锤在无振动状态下上拔内管,直到完全拔出,由于内管里的土与内管的内壁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内管里的土在静拔内管时不会被倒出;(4)、移动桩架或吊车使内管移开外管口,开动振动锤振动,将内管里的土在振动状态下不断从内管里出来,直到全部土被倒出;(5)、沉入在土里的外管内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直到灌满;(6)、用夹具夹住外管,开动振动锤振动,利用振动作用使外管拔出,同时完成了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管间隙为5-10mm。
3.—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法应用于拔桩和植桩领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打桩施工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沉双管拔内管成孔灌注桩工法及应用,包括偏心力矩可调振动锤、夹柱器、内管、外管、打柱架或起重吊车,其工法步骤为先用夹柱器夹住内、外管,使振动锤振动,下沉到要求的深度后停止振动,变化夹桩方法使夹桩器仅夹住内管,开动卷扬机使振动锤在无振动状态下上拔内管直到完全拔出,由于内管里的土在摩擦力作用下使在静拔内管时不会被倒出,再移动桩架或吊车使内管移开外管口,开动振动锤振动,将内管里的土在振动状态下不断从内管里出来,直到全部土被倒出,沉入在土里的外管内放入钢筋笼,灌满混凝土,最后用夹具夹住外管,开动振动锤,利用振动作用使外管拔出,同时完成了桩。本发明结构新颖,施工效率高。
文档编号E02D5/38GK102605788SQ20121009693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曹小骥, 曹摩西, 曹荣夏 申请人:上海振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