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补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413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补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里的补气系统,它向救生舱补气、补压。
背景技术
当矿难发生、避险人员使用救生舱避险时,若井下压风系统遭到破坏,则无法利用外部压风向舱内供氧、补压,舱内则很难保持正压状态,此状况会危及避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为了使舱内时刻保持正压,保证避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补气系统,它能迅速向舱内供氧、补压。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过渡舱和生存舱,其特征是若干个高压气瓶组成的气源、空气汇流排和过渡舱输气管放置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每个高压气瓶的出气口依次接减压器和高压软管,所有的高压软管并联到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一端接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另一端接到穿壁接头的一侧,穿壁接头设置在生存舱和过渡舱之间的间隔墙上,在该间隔墙生存舱的一侧设置补气单元,补气单元包括输气管、流量控制阀和消音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一端接在穿壁接头的另一侧,即穿壁接头将过渡舱输气管和补气单元的输气管连接起来,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的终端设置消音器。避险人员在使用救生舱避险时,首先进入过渡舱,在过渡舱打开高压空气瓶,然后进入生存舱,调节补气单元,压缩空气依次经过减压器、高压软管、空气汇流排、过渡舱输气管、穿壁接头和补气单元的管路输出,实现对舱内的供氧、补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统操作方便,带流量调节系统,能根据舱内外压差的变化调节补气量;带有消声装置,使舱内环境达到适于人员生存的有利环境,设计人性化;利用汇流排汇流,让高压空气集中管理,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图;图2是图I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若干个高压气瓶4组成的气源、空气汇流排I和过渡舱输气管(不锈钢管)5放置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10,每个高压气瓶的出气口依次接减压器3和高压软管2,所有的高压软管并联到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一端接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另一端接到穿壁接头7的一侧,穿壁接头设置在生存舱和过渡舱之间的间隔墙9上,在该间隔墙生存舱8的一侧设置补气单元6,补气单元包括输气管、流量控制阀和消音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62 —端接在穿壁接头的另一侧,即穿壁接头将过渡舱输气管和补气单元的输气管连接起来,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的终端设置消音器61。补气系统工作时,高压空气瓶处于常开状态,高压空气瓶通过高压软管与减压器,调节减压器出口压力至IMpa,从减压器出来的 压缩空气通过空气汇流排汇流,不锈钢管与汇流排连接,作为压缩空气输出的管道。压缩空气通过穿壁接头流入补气单元中,利用补气单元上的主控阀和流量计上的流量控制阀,根据舱内外压差的情况来调节补气量。压缩空气从补气单元的管路输出,管路终端安装有消声器,保证连续噪声不大于70dB (A)。以此起到对舱内补压的作用。
权利要求1. 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补气系统,它包括过渡舱和生存舱,其特征是若干个高压气瓶组成的气源、空气汇流排和过渡舱输气管放置在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每个高压气瓶的出气口依次接减压器和高压软管,所有的高压软管并联到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一端接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另一端接到穿壁接头的一侧,穿壁接头设置在生存舱和过渡舱之间的间隔墙上,在该间隔墙生存舱的一侧设置补气单元,补气单元包括输气管、流量控制阀和消音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一端接在穿壁接头的另一侧,即穿壁接头将过渡舱输气管和补气单元的输气管连接起来,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在补气单元的输气管的终端设置消音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补气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矿难发生、避险人员使用救生舱避险时,若井下压风系统遭到破坏,则无法利用外部压风向舱内供氧、补压。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每个高压气瓶的出气口依次接减压器和高压软管,所有的高压软管并联到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一端接空气汇流排的进气口,过渡舱输气管的另一端接到穿壁接头的一侧,穿壁接头设置在生存舱和过渡舱之间的间隔墙上,在该间隔墙生存舱的一侧设置补气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舱内环境达到适于人员生存的有利环境,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2441424SQ20122004952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刘肖, 吕艳玲, 张楠, 李威, 王伟, 王欣宇, 赵春雨 申请人: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