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562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在设计地震或罕遇地震作用下桥墩相对于基础将发生摇摆,地震结束后墩身自行复位,既能保护桥墩又能保护基础的抗震目标。
背景技术
考虑大地震发生的间歇性及不确定性,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弹性设计是不经济的。延性抗震理论设计的桥梁,地震过后墩柱的塑性铰区也将造成永久残余变形。残余变形所造成的损坏,轻微者或许可以修复,但修复后的承载力很难预测,而严重者则需重建,既费时又使交通中断。现有的支座减、隔震装置的变形能力有限,适用频率范围较窄,有严格的使用条件,且不能适应软土场地基础的较大变形。软土场地上的桥梁隔震后有与场地共振 的可能,因而不能适用于软土场地上的桥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该装置在不影响桥梁正常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桥墩结构的抗震性能,避免桥墩在强震作用下产生严重损伤,从而为抵御地震的破坏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是由防倾覆钢绞线或钢筋、墩身、扩大基础、橡胶、分离面和基础构成。墩身与扩大基础连接,且墩身垂直于扩大基础,并嵌入基础中,扩大基础的四周用橡胶填充,防倾覆钢绞线或钢筋植入墩身中,一端锚固于墩顶,另一端锚固于基础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I、震后桥墩与基础能达到基本无损伤,完整性较好,且可通过墩身自重及上部恒载重力进行自复位;摇摆隔震对现有常规桥墩的设计改动较小,容易实现,适用范围广。2、震前不会由于抗震设计增加较多投资;震后桥墩不发生或发生轻微破坏,可以不用修复或轻微修复便可使用,避免了昂贵的震后修复费用,减少了震后的修复工作量和经济成本。保证了交通畅通,为震后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具有很大的社会综合效益。3、本实用新型根据相关规范设计使墩身与基础分离,并在设计地震或罕遇地震中桥墩通过摇摆过滤地震能量,以此保证桥墩在正常使用荷载及多遇地震下的使用功能要求,并在设计地震或罕遇地震中使墩身与基础分离,达到既能保护桥墩又能保护基础的抗震目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粘着阶段示意图。[0011]图2为图I摇摆阶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包括防倾覆钢绞线I、墩身2、扩大基础3、橡胶4、分离面5和基础6。墩身2与扩大基础3连接,且墩身2垂直于扩大基础3,并嵌入基础6中,扩大基础3的四周用橡胶4填充,防倾覆钢绞线I植入墩身2中,一端锚固与墩顶,另一端锚固于基础6中。在正常使用及多遇地震作用下,墩身2不发生摇摆,保证了桥梁结构的抗倾覆稳定和行车的安全。在设计地震或罕遇地震中,桥墩相对于基础将发生摇摆,通过摇摆过滤地震能量,钢绞线I可以防止墩身倾覆。地震结束后桥墩自行复位,以此达到在地震中既能保护桥墩又能保护基础的抗震目标。
权利要求1.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是由防倾覆钢绞线或钢筋(I)、墩身(2)、扩大基础(3)、橡胶(4)、分离面(5)和基础(6)构成,其特征是墩身(2)与扩大基础(3)连接,且墩身(2)垂直于扩大基础(3),并嵌入基础(6)中,扩大基础(3)的四周用橡胶(4)填充,防倾覆钢绞线或钢筋(I)植入墩身(2)中,一端锚固于墩顶,另一端锚固于基础(6)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桩基础桥墩的基底摇摆隔震装置,其结构特征是由防倾覆钢绞线或钢筋、墩身、扩大基础、橡胶、分离面和基础构成。墩身与扩大基础连接,且墩身垂直于扩大基础,并嵌入基础中,扩大基础的四周用橡胶填充,防倾覆钢绞线或钢筋植入墩身中,一端锚固于墩顶,另一端锚固于基础中。本实用新型根据相关规范设计使墩身与基础分离,并在设计地震或罕遇地震中桥墩通过摇摆过滤地震能量,以此保证桥墩在正常使用荷载及多遇地震下的使用功能要求,并在设计地震或罕遇地震中使墩身与基础分离,达到既能保护桥墩又能保护基础的抗震目标。
文档编号E02D31/08GK202530485SQ20122012254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夏修身, 曹梦强, 陈兴冲 申请人:夏修身, 曹梦强, 陈兴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