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687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属于油田开采压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作业开关技术主要以压力窗口、水力换向开关、压电开关、投球滑套等技术为主,但是,这些技术中主要用于分层段压裂的投球滑套式开关,井下工作成功率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油田分层段改造的需求,不利于降低油田措施作业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其能有效地解决油田多级分压措施作业过程中滑套打开成功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上接头下部螺纹连接外套,上接头底部与外套间设有密封圈,并由剪钉与外套固定连接。外套筒身上设有纵向通槽和剪钉孔,筒身内表面上、下端分别设有密封圈。滑套芯子通过剪钉连接于外套内孔,其内孔顶端设有倒角,其上端面与外套和上接头间的配合点处设有密封圈,其筒身底部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和与外套下端面配合点处的密封圈。倒锥头式球杆设在滑套芯子的内孔倒角处,其倒锥头头颈处设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随措施作业管柱下入井筒待作业层位,在下一层组措施作业完成后,投入相应规格的球杆打开上一层组作业通道,压裂液通过打开的通道被压入地层完成措施改造。投入不同规格的球杆打开不同层段的通道,达到一趟管柱实现多层段压裂的目的,可以减少作业周期,大幅度降低维护作业成本,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低渗透油气藏改造和上产的理想工具。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套芯子上、下端的“O”型圈密封,能防止石英砂进入滑套芯子与外套之间形成“砂桥”,保证滑套进入承接筒时仍能保持密封。球杆的锥型硬密封面及其颈部密封圈能大幅提高本体密封性。接头与分压开关集成一体,能提高安全性,解决多级分压开关无法有效打开的问题,保证成功率。

图I为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中的滑套芯子、外套和上接头配合点处的密封状态示意图。图3为滑套芯子与外套下端面配合点处的密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I至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0013]上接头I下部螺纹连接外套6,上接头I底部与外套6间设有两道密封圈7,并由剪钉8与外套6固定连接。外套6筒身上设有四个纵向通槽和 4个剪钉孔,筒身内表面上、下端分别设有两道密封圈5和11。滑套芯子10通过剪钉9连接于外套6内孔,其内孔顶端设有倒角,其上端面与外套6和上接头I间的配合点处设有密封圈3,其筒身底部外表面设有“O”型密封圈13和与外套6下端面配合点处的密封圈12。倒锥头式球杆2设在滑套芯子10的内孔倒角处,其倒锥头头颈处设有安装“O”型密封圈4的密封槽。
权利要求1. 一种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接头(I)下部螺纹连接外套¢),上接头(I)底部与外套(6)间设有两道密封圈(7),并由剪钉(8)与外套¢)固定连接;外套(6)筒身上设有纵向通槽和剪钉孔,筒身内表面上、下端分别设有密封圈(5)和(11);滑套芯子(10)通过剪钉(9)连接于外套(6)内孔,其内孔顶端设有倒角,其上端面与外套(6)和上接头⑴间的配合点处设有密封圈(3),其筒身底部外表面设有“O”型密封圈(13)和与外套(6)下端面配合点处的密封圈(12);倒锥头式球杆(2)设在滑套芯子(10)的内孔倒角处,其倒锥头头颈处设有安装“O”型密封圈(4)的密封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多级分压开关装置,是为解决油田多级分压措施作业过程中滑套打开成功率低的问题而设计的,即包括与上接头密封连接的外套、与滑套芯子密封连接的外套和球杆、滑套芯子上端面与外套和上接头间的配合点处的密封圈、滑套芯子与外套下端面配合点处的密封圈以及锥头式球杆头颈处密封槽内的密封圈等。本装置能防止石英砂进入滑套芯子与外套之间形成“砂桥”,保证滑套进入承接筒时仍能保持密封,提高开关打开成功率和安全性,是油气田开发低渗透油气藏改造和上产的理想工具。
文档编号E21B43/26GK202596698SQ2012201774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贾锁刚, 马国兴, 张启汉, 刘彦平, 胡昌德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