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686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混凝土预制共同沟,简称方涵,在城市地下市政工程,包括电カ电缆工程等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ー些高度集约、科学性强的市政基础工程来说,建造混凝土地下共同沟时,要采用多个方涵串联连起来的方式进行施工。现有的方涵上没有专用用于紧接的装置,对于方涵之间的紧接,一般采用紧固装置禁锢住方涵,卷扬机连接紧固装置,通过卷扬机提供动カ给方涵,实现方涵的运动,将方 涵与方涵之间实现紧接。但是,这样的方式操作复杂,降低了工作效率,同吋,由于方涵体积的原因,紧固装置的禁锢效果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ー种结构简单、禁锢效果好并且能够降低安全隐患的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包括涵体,涵体的一端设置有插ロ,另一端设置有承ロ,其特征在于所述涵体外壁上设置有外紧接孔,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紧接孔;所述外紧接孔和内紧接孔均不贯穿涵体。进一步地说所述外紧接孔设置在涵体外壁的下端,内紧接孔设置在涵体内壁下端。所述涵体外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外紧接孔;所述涵体内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別设置有一个内紧接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涵体的外壁两侧分别设ー个非通透紧接孔,同时在方涵内壁的两侧也分别设置ー个非通透紧接孔。方涵之间需要紧接时,将牵引装置的固定牵引夹具插进涵体外壁两侧下端的紧接孔拧紧,牵引装置工作收紧绳索,使方涵与方涵之间串串联牵连拉紧。如果预制共同沟的方涵连接距离较长,根据施工需要,将牵引装置设置于涵体之中,由内壁两侧的紧接孔插入紧接夹具,从内壁将需要牵引的下一节方涵牵拉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牵拉时无需再使用其他的紧固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紧接孔;2-插ロ ;3_承ロ ;4-涵体;5_外紧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包括涵体4,涵体4的一端设置有插ロ 2,另一端设置有承ロ 3。方涵4之间通过承ロ 3和插ロ 2的相互配合,相互连接。所述涵体4外壁上设置有外紧接孔5,涵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紧接孔I。考虑到实际情况,外紧接孔和内紧接孔均不贯穿涵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涵体4外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ー个外紧接孔5。所述涵体4内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ー个内紧接孔I。 施工时,将牵引装置的固定牵引夹具插进涵体外壁两侧下端的外紧接孔拧紧后,牵引装置工作收紧绳索,使方涵与方涵之间串牵连拉紫。如果预制共同沟的方涵连接距离较长,根据施工需要,将牵引装置设置于涵体之中,由内壁两侧的内紧接孔插入紧接夹具,从内壁将需要牵引的下一节方涵牵拉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需再使用其他的紧固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包括涵体(4),涵体(4)的一端设置有插口(3),另一端设置有承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涵体(4)外壁上设置有外紧接孔(5),涵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紧接孔(I);所述外紧接孔(5)和内紧接孔(I)均不贯穿涵体(4)。
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紧接孔(5)设置在涵体(4)外壁的下端,内紧接孔(I)设置在涵体(4)的内壁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中所述的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涵体(4)外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外紧接孔(5);所述涵体(4)内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内紧接孔(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紧接孔的混凝土预制共同沟,包括涵体,涵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口,另一端设置有承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涵体外壁上设置有外紧接孔,涵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紧接孔;所述外紧接孔和内紧接孔均不贯穿涵体。进一步地说所述外紧接孔设置在涵体外壁的下端,内紧接孔设置在涵体内壁下端。所述涵体外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外紧接孔;所述涵体内壁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内紧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牵拉时无需再使用其他的紧固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E02D29/045GK202519701SQ201220177268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改清 申请人:王改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