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384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使用的支护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锚杆在井下的用量逐渐增大。现有的锚杆与岩体之间的粘结主要是在锚杆表面制造一些螺纹,依靠螺纹来增大锚杆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种锚杆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对岩体的锚固力不足,难以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高效锚固岩体的锚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锚杆,包括杆体、弧形钩头、出浆孔、托盘、螺母和螺纹,杆体为中空杆,杆体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弧形钩头和出浆孔,弧形钩头和出浆孔交叉的布置在杆体上,杆体外端部设置有螺纹,螺纹上安装有螺母,螺母的右侧安装有托盘。所述的弧形钩头和出浆孔在杆体上为等间距布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该锚杆可以增大锚杆杆体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锚杆对岩体的锚固力,以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杆体,2、弧形钩头,3、出浆孔,4、托盘,5、螺母,6、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如下一种锚杆,包括杆体1、弧形钩头2、出浆孔3、托盘4、螺母5和螺纹6,杆体I为中空杆,杆体I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弧形钩头2和出浆孔3,弧形钩头2和出浆孔3交叉的布置在杆体I上,杆体I外端部设置有螺纹6,螺纹6上安装有螺母5,螺母5的右侧安装有托盘4。设置在杆体I上方和下方的弧形钩头2的特殊的弧形形状使杆体I进入钻孔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但当杆体I被拉拔时,弧形钩头2会卡住钻孔周围的岩体,增加了杆体I和岩体之间的摩擦力。注浆浆液通过设置在杆体I上方和下方的出浆孔3流出,浆液充满钻孔和杆体I之间,增大了杆体I与钻孔周围岩体的粘结。锚杆注浆完成后,通过设置在杆体I端部的螺母5和托盘4可以把杆体I紧固在钻孔内,以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锚杆,包括杆体(I)、弧形钩头(2)、出浆孔(3)、托盘(4)、螺母(5)和螺纹(6),其特征在于杆体(I)为中空杆,杆体(I)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弧形钩头(2)和出浆孔(3),弧形钩头⑵和出浆孔⑶交叉的布置在杆体⑴上,杆体⑴外端部设置有螺纹(6),螺纹(6)上安装有螺母(5),螺母(5)的右侧安装有托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其特征在于弧形钩头(2)和出浆孔(3)在杆体(I)上为等间距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包括杆体、弧形钩头、出浆孔、托盘、螺母和螺纹,其特点是杆体为中空杆,杆体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弧形钩头和出浆孔,弧形钩头和出浆孔交叉的布置在杆体上,杆体外端部设置有螺纹,螺纹上安装有螺母,螺母的右侧安装有托盘。其优点在于该锚杆可以增大锚杆杆体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锚杆对岩体的锚固力,以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
文档编号E21D21/00GK202900298SQ20122061275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8日
发明者赵斌, 敖芃, 马奔, 毛冰, 周檀君 申请人:赵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