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球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492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作用球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井、完井作业工具技术领域,是ー种双作用球座。
背景技术
尾管固井是油气井常见的固井方式,尾管固井又以尾管悬挂器悬挂尾管固井方式最为最常见。尾管悬挂器座挂的实现需要通过连接在套管下部的球座进行投球憋压,固井注水泥通道的建立也需要循环通道。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球座均为单作用球座,即由憋压球,球滑套,承压套组成的球座,该类型球座一旦球座剪钉上的剪切强度误差较大,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球座剪钉无法剪断,循环通道无法建立,就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骤的注水泥作业,易造成拔套管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双作用球座,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一旦球球座剪钉出现故障无法剪断就无法建立循环通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ー种双作用球座,包括本体、开孔套、承压套、球滑套和传压台,承压套包括球座体、内径大于球座体内径的上套筒和外径小于球座体外径的下套筒,球座体的外侧和本体的下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球座体的上端固定有上套筒,上套筒套装在本体内,在球座体的下端内侧固定有下套筒,在下套筒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ー个与本体内孔相通的内循环孔,下套筒外侧与本体内侧之间形成与内循环孔相通的循环凹腔,下套筒的上部内侧和球滑套的下部外侧通过球座剪钉固定在一起,下套筒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球座卡台,且球座卡台的中部有通孔,开孔套的下部外侧和上套筒的上部内侧通过开孔销钉固定在一起,开孔套的上部外侧固定有套装在本体内的凸台,且凸台下方、上套筒上方与本体内侧之间形成凸台滑腔,对应凸台滑腔位置的本体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ー个与凸台滑腔相通的外循环孔,引导座的下端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传压台,引导座套装在本体内侧且传压台的下端面座在开孔套上端面上。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ー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球座体的外侧和本体的下部内侧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上述凸台外壁与本体内壁之间、开孔套下部外壁与上套筒上部内壁之间、球座体外壁与本体内壁之间、球滑套外壁与球座体内壁之间均可安装有密封圏。上述引导座的上部内侧、球座体的上部内侧和球滑套的上部内侧均可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形。上述在本体内侧可有与上套筒上端面平齐的凹台。上述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有外螺纹或内螺纹。上述外循环孔可有六个,内循环孔有三个。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开孔套和开孔销钉作为球球座剪钉失效时的第二方案,为整体循环通道的建立提供了双重保险,为循环通道建立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从而降低 拔套管事故发生的概率及由此而引出的安全隐患。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I为本体,2为开孔套,3为球滑套,4为球座体,5为上套筒,6为下套筒,7为内循环孔,8为循环凹腔,9为球座剪钉,10为球座卡台,11为通孔,12为开孔销钉,13为凸台,14为凸台滑腔,15为引导座,16为外循环孔,17为憋压球,18为密封圏,19为传压台,20为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双作用球座包括本体1、开孔套2、承压套、球滑套3和引导座15,承压套包括球座体4、内径大于球座体4内径的上套筒5和外径小于球座体4外径的下套筒6,球座体4的外侧和本体I的下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球座体4的上端外侧固定有上套筒5,上套筒5套装在本体I内,在球座体4的下端内侧固定有下套筒6,在下套筒6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ー个与本体I内孔相通的内循环孔7,下套筒6外侧与本体I内侧之间形成与内循环孔7相通的循环凹腔8,下套筒6的上部内侧和球滑套3的下部外侧通过球座剪钉9固定在一起,下套筒6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球座卡台10,且球座卡台10的中部有通孔11,开孔套2的下部外侧和上套筒5的上部内侧通过开孔销钉12固定在一起,开孔套2的上部外侧固定有套装在本体I内的凸台13,且凸台13下方、上套筒5上方与本体I内侧之间形成凸台滑腔14,对应凸台滑腔14位置的本体I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ー个与凸台滑腔14相通的外循环孔16,引导座15的下端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传压台19,引导座15套装在本体I内侧且传压台19的下端面座在开孔套2上端面上。传压台19以使引导座15下端和开孔套2上端面之间形成空隙,在球座剪钉9失效时,高压流体通过空隙进入到开孔套2上端面,通过开孔套2上下端面承受的压力差剪短开孔销钉12,实现整体循环。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作用球座作进ー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球座体4的外侧和本体I的下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如附图1所示,凸台13外壁与本体I内壁之间、开孔套2下部外壁与上套筒5上部内壁之间、球座体4外壁与本体I内壁之间、球滑套3外壁与球座体4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18。各连接处的密封圈18使其相互连接形成密封,从而使打压过程能够快速高效完成。如附图1所示,引导座15的上部内侧、球座体4的上部内侧和球滑套3的上部内侧均呈有上宽下窄的锥台形。这样可以在投入憋压球17后,引导憋压球17快速到达球滑套3内孔上部。[0023]如附图1所示,在本体I内侧有与上套筒5上端面平齐的台阶20。当凸台13的下端面卡在承压套的上端面吋,台阶20能够与承压套共同承受开孔套2的压力,从而减缓承压套和本体I固定连接处的受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如附图1所示,本体I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在本体I的上端和下端的内、外螺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更方便快捷。如附图1所示,外循环孔16有六个,内循环孔7有三个。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通过本体I上端和下端的内、外螺纹,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好后,投入憋压球17,憋压球17将通过锥台形的过渡顺利滑至球滑套3处,从而封堵内循环通道进行憋压,当压カ达到球座剪钉9的剪切強度,球座剪钉9将剪断,此时球滑套3将沿下套筒6的内腔下行至球座卡台10处,将露出内循环孔7,内循环孔7与循环凹腔8相通,从而建立起内循环通道,当球座剪钉9出现故障无法剪断吋,将继续增压,高压流体从传压台19处的空隙处流入,当开孔套2的上下端面压カ差达到开孔销钉12的剪切强度,开孔销钉12将剪断,此时凸台13将沿凸台滑腔14下行至上套筒5的上端面处,从而露出外循环孔16建立外循环通道,进而实现其双作用的功能。
权利要求1.ー种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开孔套、承压套、球滑套和传压台,承压套包括球座体、内径大于球座体内径的上套筒和外径小于球座体外径的下套筒,球座体的外侧和本体的下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球座体的上端固定有上套筒,上套筒套装在本体内,在球座体的下端内侧固定有下套筒,在下套筒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ー个与本体内孔相通的内循环孔,下套筒外侧与本体内侧之间形成与内循环孔相通的循环凹腔,下套筒的上部内侧和球滑套的下部外侧通过球座剪钉固定在一起,下套筒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球座卡台,且球座卡台的中部有通孔,开孔套的下部外侧和上套筒的上部内侧通过开孔销钉固定在一起,开孔套的上部外侧固定有套装在本体内的凸台,且凸台下方、上套筒上方与本体内侧之间形成凸台滑腔,对应凸台滑腔位置的本体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ー个与凸台滑腔相通的外循环孔,引导座的下端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传压台,引导座套装在本体内侧且传压台的下端面座在开孔套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球座体的外侧和本体的下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凸台外壁与本体内壁之间、开孔套下部外壁与上套筒上部内壁之间、球座体外壁与本体内壁之间、球滑套外壁与球座体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引导座的上部内侧、球座体的上部内侧和球滑套的上部内侧均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引导座的上部内侧、球座体的上部内侧和球滑套的上部内侧均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内侧有与上套筒上端面平齐的凹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内侧有与上套筒上端面平齐的凹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外循环孔有六个,内循环孔有三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作用球座,其特征在于外循环孔有六个,内循环孔有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井、完井作业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双作用球座,包括本体、开孔套、承压套和球滑套,承压套包括球座体、内径大于球座体内径的上套筒和外径小于球座体外径的下套筒,球座体的外侧和本体的下部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球座体的上端固定有上套筒,上套筒套装在本体内,在球座体的下端内侧固定有下套筒,在下套筒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本体内孔相通的内循环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开孔套和开孔销钉作为球球座剪钉失效时的第二方案,为整体循环通道的建立提供了双重保险,为循环通道建立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从而降低拔套管事故发生的概率及由此而引出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E21B33/13GK202946104SQ20122067051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郭新超, 马宗军, 张兴龙, 柯学, 王浩, 帕尔哈提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