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智能集成装置,用于对所述井盖进行智能化处理;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井盖的相关信息;辅助服务装置,用于对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和所述信息获取装置提供应用服务。采用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可对井盖进行定位、唯一标识、报警和监测。
【专利说明】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市政领域使用的地下管线井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井盖。
【背景技术】
[0002]市政地下管线井盖,包括城市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阀门井等的井盖。由于井盖被盗、被恶意搬移、井盖检查人员工作疏忽忘记盖好等原因造成的井盖丢失,会导致行人或车辆陷入其中,危害人民群众的安全。因此,在日常的井盖维护中需要及时获取井盖的安全信息。同时,井盖是市政管线系统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目前市政井盖的功能过于单一,仅是起到覆盖保护和防坠落的功能,没有附加的定位、唯一标识、报警、监测等功能,不能动态反映井盖及所覆盖管线的运行情况,不利于市政管理部门及运行维护单位的状态监控与维护管理。
[0003]现在国内对于市政井盖的管理大多是由相应的管线运行维护单位负责。对于管线的巡查养护大多采用人工在现场将井盖掀开,进行运行状态的定性或定量监测,这样的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市政管线运行状态的长期变化规律;同时由于关键井盖没有建立资产唯一标识功能,不能有效建立市政井盖资产管理系统,不利于管理者进行市政管线的精细化管理;再次目前井盖丢失或破损事件多依赖于人工巡查和市民投诉,在发生井盖丢失后不能迅速报警和采取有力措施,大大增加了行人或车辆陷入检查井的风险。
[0004]目前对于管网运行状态数据的动态获取主要是依赖于专用监测仪器实现的,如对于雨水和污水管网,大多是采用液位计或流量计等在线监测设备获取运行数据;供水管网和燃气管网,大多采用压力计或流量计等在线监测设备获取运行数据。监测设备通常需要在现场进行专业安装,将监测主机固定在检查井井壁,通讯天线埋入附近地面下或置于井盖之外以防止信号屏蔽。在此过程中,如果现场操作人员经验不足,会导致仪器安装调试存在问题,从而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或不能进行在线传输。同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情况更换监测点位,或者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没有现场供电条件的管井还需要更换设备供电电池,如果不能在现场进行快速维护作业,而是需要将监测主机从检查井井壁卸下,进行相关维护工作后再固定安装,不仅将增大现场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量,而且会增大现场工作人员的施工风险。
[0005]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集定位、唯一标识、报警、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实现市政设施的便捷维护和相关信息的准确、快速获取。近年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二维码、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Near FieldCommunicat1n)、IC 卡、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1ning System)、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多功能智能井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井盖上采用电子化的标签可以有效的对密集的城市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进行唯一标识,从而准确、安全、快速地对设施进行定位,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日常巡查、养护和应急抢修时,通过电子化的标签可以从资产及运营数据库中快速查到设施的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监测数据等综合内容,为市政管理提供快速、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持。将GPS模块、无线网络与触发开关进行集成,在井盖位置发生变化时进行自动记录和报警,可以辅助对井盖丢失等事故隐患进行快速处理,防止坠落事件的发生。在井盖上按照设备要求规范化固定监测主机(如:液位计、压力计、流量计等),嵌入通讯天线,不仅可以保证监测设备的安装到位及运行工况,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通讯信号强度,而且便于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快速更换监测点位,避免复杂繁琐的监测主机拆卸和安装过程。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井盖,能够进行井盖位置变化的异常情况报警,降低井盖丢失后的事故风险;同时能够在日常维护中进行资产的唯一标识,辅助操作人员快速获取并更新设施的相关信息,实现设施问题的及时准确上报和处理过程跟踪;此外,实现管井监测设备与井盖的一体化,便于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减少设备现场安装维护及更换监测点的工作量。
[000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包括:
[0009]井盖;
[0010]智能集成装置,用于对所述井盖进行智能化处理;
[0011]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井盖的相关信息;
[0012]辅助服务装置,用于对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和所述信息获取装置提供服务;其中,
[0013]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包括通讯天线、标识元件、监测传感器、监测主机、GPS模块、触发开关、处理器、摄像头;
[0014]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包括无线网络、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
[0015]所述辅助服务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防护外壳;
[0016]其中,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安装于所述井盖的底面,并且
[0017]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GPS模块、触发开关、摄像头、监测主机通过连接线缆相互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井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的地下管线的检查井或阀门井: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
[0019]所述井盖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质:金属井盖、高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再生树脂井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以及
[0020]所述井盖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状:圆形、方形。
[0021]进一步地,所述标识元件用于对城市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进行唯一标识,以获取设施的重要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或监测数据综合内容,用以实现实物信息与移动终端或者主站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RFID、二维码、IC卡、NFC,其中,
[0022]所述资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井盖的材质、半径、形状、建设及竣工年代、井深、其下埋管线的管径、管材、高程、埋深、编号、建设及竣工年代信息;
[0023]所述巡查管养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记录:巡查养护人员、巡查养护时间、巡查养护现场情况文字记录、现场记录的图片、现场记录的录音、现场记录的视频、巡查养护工单的相关信息;其中,
[0024]所述巡查养护工单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派发人、派发时间、委托单位、回单时间、执行内容及情况说明、审核人。
[0025]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传感器用于直接获取监测数据,用以实现将监测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进行输出。
[0026]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主机与所述监测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监测数据,其包括但不限于流量计、液位计、压力计、水质检测仪。
[0027]进一步地,所述GPS模块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能够实现对于所述井盖的精确定位。
[0028]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开关用于根据所述井盖是否被打开移动或人为按下,来触发所述GPS模块获取定位信息,并以此来判断所述井盖的位置。
[0029]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开关记录所述井盖的经纬度,在位置发生变化时,生成报警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网络将信息上传至所述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并且通过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设置通过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在线监测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和判断传感器的工作状况。
[0030]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触发开关相连接,用于当井盖位置变化时进行自动拍照记录或者当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传感器的工作状况异常时进行自动拍照,其中,所述自动拍照的信息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来获取。
[0031]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络用于信息的传送,传送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 General Packet Rad1 Service)或者基于码分多址(CDMA, CodeDivis1n Multiple Access)技术的网络或其他的无线网络。
[0032]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PDA、平板电脑、手持终端。
[0033]所述主站系统为与GIS技术结合的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开发的应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地图管理、资产管理、在线监测功能模块,其中,
[0034]所述地图管理模块,根据获取到的管井的位置信息,展现指定范围内的电子地图并进行当前查询井的位置标注,同时也能展示任意位置的井盖的信息;
[0035]所述资产管理模块,通过将获取到的各设施的信息进行传输,达到实物信息与所述主站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最终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接收所述处理器上报的报警信息,辅助对井盖丢失、井盖异位等事故隐患进行快速处理,减少因井盖丢失、井盖异位等异常情况出现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对设施进行巡查、养护和应急抢修时,外业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准确获取设施的信息,实现资产管理与运行维护业务紧密结合和充分应用;以及
[0036]所述在线监测模块,用以实现对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监测信息的查询统计,并将查询统计的监测信息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一定阈值,实现系统自动报警,并以不同的警戒颜色显示,以提醒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异常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0037]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优点在于:
[0038](I)所述多功能智能井盖对RFID技术、NFC技术、IC卡、二维码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的采集受环境影响小,适用于恶劣环境。而且信息读取速度快,并能同时处理多个电子化标识,高效且准确;
[0039](2)所述多功能智能井盖对RFID技术、NFC技术、IC卡、二维码、GPS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对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监测数据等各类信息的唯一标识、实时追踪和整合,实现资产管理的移动化、智能化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在进行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日常巡查、养护和应急抢修时,外业作业人员可以准确获取设施各类信息,达到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及增加安全性等好处,实现资产管理与运行维护业务的紧密结合和充分应用;
[0040](3)所述多功能智能井盖能够通过监测主机在井盖上的可靠安装与固定,改变现在监测主机的现场固定安装方式,同时嵌入通讯天线,不仅可以保证监测设备的安装到位及运行与通讯工况,实现动态、准确获取信息且提高通讯信号强度,从而为管网的运行状态诊断等决策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而且便于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快速更换监测点位,避免复杂繁琐的监测主机拆卸和安装过程;
[0041](4)所述多功能智能井盖可以固定任意类型的监测主机,并且仅需变更井盖的电子标识信息,就可实现研究范围内数据的全面获取,从而降低设备的购买成本,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0042](5)所述多功能智能井盖通过各种信息传输设备,如RFID装置、监测传感器等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通信网络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构建了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的物联网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系统概念图。
[0044]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总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0045]图3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各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0046]图4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总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但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8]图1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系统概念图。图2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总体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各元件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总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0049]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进行介绍。
[0050]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包括井盖;用于对所述井盖进行智能化处理的智能集成装置;用于获取所述井盖的相关信息的信息获取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和所述信息获取装置提供服务的辅助服务装置;其中:
[0051]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包括通讯天线、标识元件、监测传感器、监测主机、GPS模块、触发开关、处理器、摄像头;
[0052]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包括无线网络、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
[0053]所述辅助服务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防护外壳;
[0054]其中,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安装于所述井盖的底面,并且
[0055]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GPS模块、触发开关、摄像头、监测主机通过连接线缆相互连接。
[0056]所述井盖可包括各种类型、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井盖,其中各种类型井盖可包括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阀门井等的井盖;不同材质井盖可包括铸铁、球墨铸铁、青铜井盖等金属井盖、高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再生树脂井盖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等;不同形状井盖包括圆形、方形等。
[0057]所述通讯天线用于发射或者接收无线电波,紧贴井盖固定在其背面或嵌入井盖中,以及通过线缆连接监测主机用于增强通讯信号强度。
[0058]所述标识元件包括RFID、IC卡、NFC和二维码等,不同的井盖的标识元件将对应不同的唯一编码,从而实现对安装点的城市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的唯一标识。标识元件支持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读卡器读取等方式获取唯一编码,并利用该唯一编码进行设施信息的查询,获取设施相关的重要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监测数据等综合内容,实现实物信息与移动终端或者主站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其中,RFID、IC卡可以固定在井盖正面、背面或嵌入井盖中,NFC、二维码需要固定在井盖正面。下面以RFID为例来对标识元件进行详细说明。
[0059]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对指定井盖配上一个RFID电子标签,同时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监测数据等综合内容写入RFID电子标签,并将其他关联的文字、图片、录像与视频等信息通过相应的软件存入主站系统数据库。在进行井盖巡查养护或者资产管理时,只需手持移动终端就可读取到井盖上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如果发现扫描的数据与主站系统数据库中现存的数据有冲突时,则产生报警。在巡查养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扫描RFID电子标签直接进行城市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的定位,调出相关信息辅助现场人员进行设施运行情况的判断,并通过手持终端采集和记录现场情况,并将相关信息更新到主站系统数据库,保证了对现场设施的精确识别和安全管理,实现了资产管理与运行维护业务紧密结合和充分应用,将带来管网巡查养护模式的重大变革。当井盖发生异位、损坏或者被盗等异常情况时,井盖上安装的触发开关会自动开启,处理器将记录信息并生成报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快速传输给主站系统,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真正意义上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0060]其中,所述资产信息包括井盖的材质、半径、形状、建设及竣工年代、井深、其下埋管线的管径、管材、高程、埋深、编号、建设及竣工年代等信息。所述巡查管养记录包括巡查养护人员、巡查养护时间、巡查养护现场情况文字记录、现场记录的图片、现场记录的录音、现场记录的视频、巡查养护工单的相关信息(包括:派发人、派发时间、委托单位、回单时间、执行内容及情况说明、审核人等)。
[0061 ] 所述监测传感器用于直接获取包括液位、流速、流量等在内的监测数据,实现将监测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0062]所述监测主机用于接收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监测数据。所述井盖背面可以固定多个所述监测主机,且所述监测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位置信息进行监测。下面以液位监测主机为例来对监测主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0063]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将液位监测主机固定在井盖的背面,液位传感器与液位监测主机通过线缆连接,直接自由悬挂在检查井中,液位传感器通过传感元件的感应来获取相关液位信息,液位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会传送给液位监测主机,液位监测主机将获取的信息通过所述通讯天线经无线网络传送到主站系统,在主站系统中,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为决策支持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将液位监测主机固定在井盖背面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在多功能智能井盖出厂前,可以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监测主机的固定安装和配置调试,从而简化现场安装工作,保证设备安装的正确性,而如果在现场直接安装监测主机,由于受到场地、设备、用电、现场安装人员技术能力等客观限制,会导致监测设备安装效果不佳、运行工况不良、监测数据准确性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当需要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或更换监测点位时,只需更换或移动多功能智能井盖即可满足需求,避免了采用现场直接安装模式导致的复杂繁琐的监测主机拆卸和安装过程,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传统的液位计主机是固定在井壁上的,通讯天线埋入附近地面下或置于井盖之外以防止信号屏蔽。在此过程中,如果现场操作人员经验不足,会导致仪器安装调试存在问题,从而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或不能进行在线传输。同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情况更换监测点位,或者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没有现场供电条件的管井还需要更换设备供电电池,如果不能在现场进行快速维护作业,而是需要将监测主机从检查井井壁卸下,进行相关维护工作后再固定安装,不仅将增大现场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量,而且会增大现场工作人员的施工风险。
[0064]所述无线网络主要用于信息的传送,与处理器集成在密闭盒子内,固定在井盖背面,并通过外部接口与通讯天线连接,传送介质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GeneralPacket Rad1 Service)或者基于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1n Multiple Access)技术的网络或其他的无线网络。
[0065]所述GPS模块是GPS信号的接收装置,紧贴井盖固定在其背面或嵌入井盖中,通过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能够实现对于井盖的精确定位。
[0066]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井盖背面的边缘处,当井盖位置发生变化自动触发或人为操作触发时,处理器将接收到触发信号,通过GPS模块获取定位信息,利用摄像头获取现场照片,并进行自动记录和无线发送。以井盖位置变化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井盖未被移动的情况下,触发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但是当有人挪动井盖时触发开关将自动开启,同时向处理器发出触发信号,处理器启动GPS模块,获取并记录定位信息,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将位置信息发送到主站系统。
[0067]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网络集成在密闭盒子内,固定在井盖背面,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开关记录位置信息或现场图片,还可以设置通过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在线监测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判断传感器的工作状况,并通过所述无线网络将上述信息上传至移动终端或王站系统。
[0068]所述摄像头,固定在井盖背面,用于当井盖位置变化时进行自动拍照记录或者当所述处理器判断传感器工作状况异常时进行自动拍照记录。自动拍照记录的信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以井盖位置变化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井盖未被移动的情况下,触发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与触发开关相连的摄像头也处于闭合的状态,当井盖被移动时触发开关自动开启,同时与其相连的摄像头也自动打开,并进行自动拍照,实现现场状况的实时记录。
[0069]所述移动终端主要包括PDA、平板电脑、手持终端。
[0070]所述主站系统为与GIS技术结合的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开发的应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地图管理、资产管理、在线监测等功能模块。其中:
[0071]所述地图管理模块根据获取到的管井的位置信息,展现指定范围内的电子地图并进行当前查询井的位置标注,同时也能展示任意位置的井的信息。
[0072]所述资产管理模块通过将获取到的各设施的重要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监测数据等的传输,达到实物信息与主站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最终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接收上报的报警信息,辅助对井盖丢失、井盖异位等事故隐患进行快速处理,减少因井盖丢失、井盖异位等异常情况出现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对设施进行巡查、养护和应急抢修时,外业作业人员可以准确获取设施的重要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监测数据等综合内容,实现资产管理与运行维护业务紧密结合和充分应用。
[0073]所述在线监测模块实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监测信息的查询统计,并以曲线、表格等多种形式展示。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一定阈值,实现系统自动报警,并以不同的警戒颜色显示,以提醒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异常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007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IC卡的卡槽、NFC芯片的卡槽、RFID卡的卡槽、固定监测主机的固定板、支架、固定轴等。
[0075]所述防护外壳为用于保护所述监测主机、GPS模块等的外壳,包括符合各种外壳防护等级标准的外壳。
[0076]接下来,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的总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包括井盖、通讯天线、GPS模块、标识元件、无线网络、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以及包括相应的固定装置和防护外壳。标识元件包括二维码、数字标识、NFC等。由于在上述已对这些元件进行了介绍,为方便起见,此处就不再论述。
[007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二维码只需进行编译后印制在相应的井盖上,易制作、保密性、防伪性好,且成本低,持久耐用。
[0078]综上可知,本发明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具有全面感知、可靠、智能等特征,将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监测数据等各类信息进行唯一标识,使得实物信息与移动终端或者主站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最终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与运行维护业务紧密结合和充分应用。运用监测传感器实现运行信息的动态采集,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统一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应用,实现相关管网系统的运行监管、科学预警和统一调度,最终实现管网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盖; 智能集成装置,用于对所述井盖进行智能化处理; 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井盖的管理信息; 辅助服务装置,用于对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和所述信息获取装置提供服务;其中, 所述井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的地下管线的检查井或阀门井: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 所述井盖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质:金属井盖、高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再生树脂井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以及 所述井盖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状:圆形、方形; 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包括通讯天线、标识元件、监测传感器、监测主机、GPS模块、触发开关、处理器、摄像头; 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包括无线网络、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 所述辅助服务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防护外壳; 其中,所述智能集成装置安装于所述井盖的底面,并且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GPS模块、触发开关、摄像头、监测主机通过连接线缆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元件用于对城市市政管线和重要设施进行唯一标识,以获取设施的管理信息,包括资产信息、巡查管养记录或监测数据综合内容,用以实现实物信息与移动终端或者主站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RFID、二维码、IC卡、NFC,其中, 所述资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井盖的材质、半径、形状、建设及竣工年代、井深、其下埋管线的管径、管材、高程、埋深、编号、建设及竣工年代信息; 所述巡查管养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记录:巡查养护人员、巡查养护时间、巡查养护现场情况文字记录、现场记录的图片、现场记录的录音、现场记录的视频、巡查养护工单的相关信息;其中, 所述巡查养护工单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派发人、派发时间、委托单位、回单时间、执行内容及情况说明、审核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用于直接获取监测数据,用以实现将监测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进行输出; 所述监测主机与所述监测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监测数据,其包括但不限于流量计、液位计、压力计、水质检测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PS模块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能够实现对于所述井盖的精确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用于根据所述井盖是否被打开移动或人为按下,来触发所述GPS模块获取定位信息,并以此来判断所述井盖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开关记录所述井盖的经纬度,在位置发生变化时,生成报警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网络将信息上传至所述移动终端或主站系统,并且通过所述处理器还可以设置通过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在线监测数据的传输时间间隔和判断传感器的工作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触发开关相连接,用于当井盖位置变化时进行自动拍照记录或者当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传感器的工作状况异常时进行自动拍照,其中,所述自动拍照的信息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来获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用于信息的传送,传送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 General Packet Rad1Service)或者基于码分多址(CDMA, Code Divis1n Multiple Access)技术的网络或其他的无线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PDA、平板电脑、手持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站系统为与GIS技术结合的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开发的应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地图管理、资产管理、在线监测功能模块,其中, 所述地图管理模块,根据获取到的管井的位置信息,展现指定范围内的电子地图并进行当前查询井盖的位置标注,同时也能展示任意位置的井盖的信息; 所述资产管理模块,通过将获取到的各设施的信息进行传输,达到实物信息与所述主站系统信息的实时同步一致,最终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接收所述处理器上报的报警信息,辅助对井盖丢失、井盖异位等事故隐患进行快速处理,减少因井盖丢失、井盖异位等异常情况出现的安全隐患;此外,在对设施进行巡查、养护和应急抢修时,外业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准确获取设施的信息,实现资产管理与运行维护业务紧密结合和充分应用;以及 所述在线监测模块,用以实现对所述监测传感器获取的监测信息的查询统计,并将查询统计的监测信息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一定阈值,实现系统自动报警,并以不同的警戒颜色显示,以提醒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异常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文档编号】E02D29/14GK104420482SQ20131036879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赵冬泉, 刘小梅, 唐兰贵, 刘佳 申请人: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