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488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由上接头1、承扭接头2、承压筒3、承扭杆4、承扭传感器5、承压体6、单片机8、压盖10、下接头1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适合于石油、地质、水文、煤矿等钻井中的钻柱受力数据的测量记录,为钻柱受力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为钻柱组合方式、钻柱下部结构和钻井参数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钻柱的安全性,减少钻柱事故的发生。
【专利说明】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属石油钻井工程中井内钻柱受力状态的测量记录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井下钻柱的弯曲率是随井身曲率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井身曲率变化大时,钻柱的受力型式复杂,难以计算和推理,另一方面,由于钻柱还承载着钻井液循环、钻压、拉伸和扭矩等多重交变应力,因此,单纯的理论计算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为了修正计算中的不足,只能靠收集大量的钻柱损坏数据,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钻柱受力的理论研究,并以此推导钻柱的工作状态和钻柱的安全系数,但仅靠钻柱的受力分析难以满足钻井生产的需要,常常出现理论推导无法解释钻柱损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记录钻柱在井下受力状态,待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随钻柱起出后,直接获取相关方面的数据,以便更好的指导钻井工作中的钻柱组合,以及钻进参数的设定,减少钻柱在井下损坏的几率。
[0004]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承扭接头、承压筒、承扭杆、承扭传感器、承压体、单片机、压盖、下接头组成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上接头与承扭接头螺纹连接,承扭杆、承压筒、承压体、下接头依次螺纹连接,承扭接头与承扭杆之间为六方体套接配合;承扭接头为内六方管状体,其管壁上开有泥浆循环通孔,下部设有外台肩,承扭接头插接在承压筒的腔体内,通过螺纹与上接头连接,承扭接头外台肩卡接在承压筒上部的内台肩上;承压体上、下两端为沉孔,其承压体上沉孔与承压体下沉孔之间由承压体的中心通孔连通,承压体的侧壁上开有与下接头中心通孔连通的循环孔,承压体上沉孔与承扭杆螺纹连接,承压体下沉孔内装有单片机,由压盖封闭承压体下沉孔,让单片机不受钻井液侵蚀。
[0005]本实用新型的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适合于石油、地质、水文、煤矿等钻井中的钻柱受力数据的测量记录,为钻柱受力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为钻柱组合方式、钻柱下部结构和钻井参数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钻柱的安全性,减少钻柱事故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上接头、2-承扭接头、3-承压筒、4-承扭杆、5-承扭传感器、6_承压体、7 —外压传感器、8 —单片机、9 一井温传感器、10 —压盖、11 一内压传感器、12 —下接头、13钻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1、承扭接头2、承压筒3、承扭杆4、承扭传感器5、承压体6、单片机8、压盖10、下接头12组成,上接头I与承扭接头2螺纹连接,承扭杆4、承压筒3、承压体6、下接头12依次螺纹连接,承扭接头2与承扭杆4之间为六方体套接配合;承扭接头2为内六方管状体,其管壁上开有泥浆循环通孔2a,下部设有外台肩2b,承扭接头2插接在承压筒3的腔体内,通过螺纹与上接头I连接,承扭接头2外台肩2b卡接在承压筒3上部的内台肩上;承压体6上、下两端为沉孔6a、6c,其承压体6上沉孔6a与承压体6下沉孔6c之间由承压体6的中心通孔6b连通,承压体6的侧壁上开有与下接头12中心通孔连通的循环孔6d,承压体6上沉孔6a与承扭杆4螺纹连接,承压体6下沉孔6c内装有单片机9,由压盖10封闭承压体6下沉孔6c,让单片机8不受钻井液侵蚀。
[0009]所述的承压体6外壁上开有凹槽,其凹槽内安装有外压传感器7、井温传感器9,外压传感器7、井温传感器9分别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9连接,可接收井内液柱压力和井下钻井液温度信号,用于分析钻井液动态状态下与液柱压力的关系,同时分析井下地层的相对温度。
[0010]所述的压盖10中部开有孔,其孔内装有内压传感器11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9连接,可接收钻柱内液柱压力信号,便于单片机9及时记录钻柱内的压力值。
[0011]所述的承压筒3上部设有内台肩,与承扭接头2外台肩2b台肩承座连接,下端内螺纹与承压体6连接,承压筒3上端圆周上均开有四个凹槽,分别装有四个一样的钻压传感器13、13a,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9连接,可接收来至四个方向的钻压信号,以及钻柱相应圆周上钻压交变信号,计算出钻柱在钻压下的钻柱钻压变化值、弯曲力及分析钻柱弯曲变化规律。
[0012]所述的承扭杆4为一端有一沉孔的杆件体,承扭杆4上部为外六方与承扭接头2内六方相配合传递力矩,在通过承扭杆4下部与承压体6之间的螺纹连接将力矩传递给下接头12,承扭杆4沉孔内装有承扭传感器5,承扭传感器5通过数据线把扭矩信号传给单片机8并储存单片机8内。
[0013]将组装好的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接在规定的钻柱位置中,按钻井要求下入井内,直到下至规定的井段,开启钻井泥浆泵,启动转盘旋转钻进,钻柱也随之转动起来,带动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一起转动,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上接头I带动承扭接头2转动,承扭接头2通过六方配合将力矩传递给承扭杆4,再传递给承压体6和下接头12使之转动起来,承扭杆4内装的承扭传感器5随之测量承扭杆4的扭转变形量,并通过数据线与之连结的单片机8对信号进行存储;上接头I把钻压加在承压筒3上,承压筒3上四个钻压传感器13、13a接收到不同方向的钻压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记在单片机8上;承压体6上的外压传感器7、井温传感器9通过数据线记录在单片机8上;压盖10上的内压传感器11通过数据线记录在单片机8上,完成所有相关数据的存储记录。
[0014]当需要起出钻柱时,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随钻柱被起出,卸下下接头12,单片机8与地面电脑连接,通过电脑取出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中所有存储的测量数据,作为计算与分析研究用。
[0015]当需要再次下入时,重复操作安装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即可。
【权利要求】
1.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由上接头(I)、承扭接头(2)、承压筒(3)、承扭杆(4)、承扭传感器(5 )、承压体(6 )、单片机(8 )、压盖(10 )、下接头(12 )组成,其特征是:承压筒(3 )、承压体(6)、下接头(12)依次螺纹连接,承扭接头(2)与承扭杆(4)之间为六方体套接配合;承扭接头(2)为内六方管状体,其管壁上开有泥浆循环通孔(2a),下部设有外台肩(2b),承扭接头(2)插接在承压筒(3)的腔体内,通过螺纹与上接头(I)连接,承扭接头(2)外台肩(2b)卡接在承压筒(3)上部的内台肩上;承压体(6)上、下两端为沉孔(6a)、沉孔(6c),其承压体(6)上沉孔(6a)与承压体(6)下沉孔^c)之间由承压体(6)的中心通孔^b)连通,承压体(6)的侧壁上开有与下接头(12)中心通孔连通的循环孔(6d),承压体(6)上沉孔(6a)与承扭杆⑷螺纹连接,承压体(6)下沉孔(6c)内装有单片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承压体(6)外壁上开有凹槽,其凹槽内安装有外压传感器(7)、井温传感器(9),外压传感器(7)、井温传感器(9)分别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压盖(10)中部开有孔,其孔内装有内压传感器(11)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9 )连接。
4.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井下钻柱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承压筒(3)上部设有内台肩,与承扭接头(2)外台肩(2b)台肩承座连接,下端内螺纹与承压体(6)连接,承压筒(3)上端圆周上均开有四个凹槽,分别装有四个一样的钻压传感器(13,13a),并通过数据线与单片机(9)连接。
【文档编号】E21B47/007GK203499671SQ20132031749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4日
【发明者】蔺刚, 任俊, 贾建贞, 韩霖, 胡记生, 孟显峰, 刘淑芬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管具工程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