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815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该平台包括水上浮台(1)、定位桩(2)、连接框架(3)和井架(4),平行的两只水上浮台(1)内侧之间安装连接框架(3),水上浮台(1)外侧对称安装定位桩(2),所述的连接框架(3)由若干纵梁(5)和横梁(6)连接组成,纵梁(5)形成两个轨道(7),两轨道之间为虚拟桩位(8),井架(4)的底部通过支腿(9)坐落在轨道(7)上,整体构成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本实用新型的平台辅助对堤坝迎水坡进行粉喷桩施工,平台结构合理,移动方便,操作稳定,解决抗滑稳定性问题,无环境污染,加固费用低,适应水利工程施工需要。
【专利说明】水下粉喷粧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台,具体涉及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

【背景技术】
[0002]堤防(大坝)工程是防洪、防潮的重要工程设施,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堤防工程战线长、保护范围广,堤防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土质情况、建成年代、社会条件等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堤防加固工程任务日益繁重。
[0003]抗滑稳定不足是土质堤坝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堤坝下的软弱地基所致,存在安全隐患。一般加固方法是增加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在滑动侧增做一级或多级抗滑平台,使之满足抗滑要求。上述方案适用于背水坡加固,对于堤坝迎水坡,因其限制条件多,不能减少河道断面,因此不适用于堤坝迎水坡加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在平台的辅助下对堤坝迎水坡加固,解决抗滑稳定性问题,无环境污染,加固费用低,适应水利工程施工需要。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平台包括水上浮台、定位桩、连接框架和井架,平行的两只水上浮台内侧之间安装连接框架,水上浮台的外侧对称安装定位桩,所述的连接框架由若干纵梁和横梁连接组成,纵梁形成两个轨道,两轨道之间为虚拟桩位,井架的底部通过支腿坐落在连接框架的轨道上,整体构成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
[0006]施工时,将水上浮台拖拉到施工区域,连接框架安装在两只水上浮台内侧之间,放下定位桩定位水上浮台,钻机安装在井架上,钻机连接相关设备就可以进行水下粉喷桩作业。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该平台,将粉喷桩施工由陆上拓展到水上,粉喷桩不仅提高基础承载力,而且扩展用于抗滑稳定;
[0008]2、水上浮台的外侧对称安装定位桩,增加平台稳定性,保证虚拟桩位的准确性,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0009]3、平台结构合理,移动方便,操作稳定,适用于加固各种成因的饱和软粘土均质地基,加固深度一般在14m左右,水深约4m。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0012]图3为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示意图。
[0013]图中:1水上浮台,2定位桩,3连接框架,4井架,5纵梁,6横梁,7轨道,8虚拟桩位,9支腿,10钻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2所示,该平台包括水上浮台1、定位桩2、连接框架3和井架4,平行的两只水上浮台I内侧之间安装连接框架3,水上浮台I外侧对称安装定位桩2,所述的连接框架3由若干纵梁5和横梁6连接组成,纵梁5形成两个轨道7,两轨道之间为虚拟桩位8,井架4的底部通过支腿9坐落在轨道7上,整体构成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
[0015]施工时,将水上浮台I拖拉到施工区域,连接框架3安装在两只水上浮台I内侧之间,放下定位桩2定位水上浮台I,钻机10安装在井架4上,钻机10连接相关设备就可以进行水下粉喷桩作业。
【权利要求】
1.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其特征是:该平台包括水上浮台(I)、定位桩(2)、连接框架(3)和井架(4),平行的两只水上浮台(I)内侧之间安装连接框架(3),水上浮台(I)外侧对称安装定位桩(2),所述的连接框架(3)由若干纵梁(5)和横梁(6)连接组成,纵梁(5)形成两个轨道(7),两轨道之间为虚拟桩位(8),井架(4)的底部通过支腿(9)坐落在轨道(7)上,整体构成水下粉喷桩加固软弱坝基的平台。
【文档编号】E02D5/46GK204059337SQ20142038839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王道虎, 吴昌新, 皇甫全欢, 谢亚军, 石炜, 吴兵, 许成, 包钢, 王秀苹, 黄苏宁, 刘传洲 申请人:淮安市水利规划办公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